雙腳穴道最多,動動腳可放鬆、晚上好睡!10個活絡腿部動作,每天挑一個來練

雙腳穴道最多,動動腳可放鬆、晚上好睡!10個活絡腿部動作,每天挑一個來練
2024.05.14
134,985

2024.05.14

134,985

文章用聽的
00:00 09:05 1

文/黃木村 圖/Shutterstock 內文圖片/蘋果屋出版提供 責任編輯/吳丹華、陳莞欣

編按:「哪裡氣血不通,哪裡就痠痛生病。要啟動身體的自癒力,要先動通氣血,不是吃補吃藥。」這是《驚人的人體自癒療法》作者黃木村對保健的看法。光是活動腳趾、腳板、腳踝到抬大腿,就能促進血液循環,變得耐久站,減少手腳冰冷、腿痠腿麻、抽筋,改善失眠與頭痛。10個活絡腿部的動作,一次選一個動作、每次3分鐘、每天做5回,試試看自己身體的感覺如何。

雙腳距離「生命幫浦」心臟最遠,當血液循環不良,腳會最早出狀況,冷、痠、麻正是警訊。

多刺激腳部末梢神經,能促進氣血循環,將「手指比一四」改做「腳趾比一四」,可促進下肢氣血循環,擺脫腳趾冰冷、小腿痠痛、腳板水腫等煩惱;孕婦做則能減輕害喜。常覺得小腿痠麻或腳趾發麻的人,請練習「抖腳跟」,坐穩後踮起腳尖,然後抖動懸空的腳跟3分鐘,腳部肌肉充分放鬆後,痠麻就會改善。

腳的穴點最多  牽動生殖、排泄系統

中醫認為「腎臟」主宰著生殖和發育,而腳底板前段中間的「湧泉穴」是腎經的重要穴道,常刺激此穴生殖和排泄系統的問題就少,無怪乎「湧泉穴」又叫「長壽穴」。

擔心攝護腺增生導致排尿困難的男性,請左右輪流「抬大腿」,大腿抬和身體呈90度,小腿和身體平行;這個動作會牽動鼠蹊部,強化攝護腺;有習慣性腹瀉的人,多練習也能有效改善。

習慣性便秘者,就要改做「大腿往後踢」,同樣站直,但左右小腿輪流往後朝臀部踢,能牽動膝下「足三里穴」,忍受便秘、痔瘡之苦的人也能改善。

懂得「動腳醫頭」反射區  快樂享受更年期

雙腳的穴道多,不少婦女病也能藉由腳部運動來克服。例如坐在椅子上,雙腳離地,腳板輕壓向下,「腳踝左右擺」以牽動腳後跟,可以刺激子宮和卵巢反射區,強化其機能;更年期生理不調、頭痛、失眠等症候群也都能有效減輕。

所謂「頭的問題,由腳解決」,藉由「腳板轉圈」拉動腳踝,讓堆積在下肢的病氣順暢往下走,然後從腳底「湧泉穴」排掉,頭痛也能逐漸消失;睡前反覆做「腳掌上下」壓腳3分鐘,拉動腳底「失眠穴」等要穴,然後放鬆,今晚就能睡個好覺了!

1. 抬大腿  改善腹瀉、男士強化攝護腺

主要作用:拉動鼠蹊窩淋巴腺、攝護腺。

效用:強化攝護腺、改善腹瀉。

1. 身體站直後,提高單腳膝蓋,使大腿與身體呈90度,可拉動鼠蹊部。

2. 左右腿交替做,至少3分鐘。

雙腳穴道最多,動動腳可放鬆、晚上好睡!10個活絡腿部動作,每天挑一個來練_img_1

2. 大腿往後踢  改善便秘、痔瘡

主要作用:拉動鼠蹊窩淋巴腺、足三里穴。

效用:改善便秘、痔瘡。

1. 身體站直後,單腳腳跟往臀部方向踢,可拉動膝下「足三里穴」、大腿、鼠蹊部位等脈穴。

2. 左右腿交替做,至少3分鐘。

雙腳穴道最多,動動腳可放鬆、晚上好睡!10個活絡腿部動作,每天挑一個來練_img_2

3. 動腳跟  讓自己變得久站不累

主要作用:運動胯部、拉動鼠蹊窩

效用:運動胯部,有助於耐久站,而不易疲累

1. 雙腳站立與肩同寬。

2. 腳尖不動,兩腳跟往內外微微拉動,可拉動胯部與臀部。

雙腳穴道最多,動動腳可放鬆、晚上好睡!10個活絡腿部動作,每天挑一個來練_img_3

*此運動也可以躺著做。

4. 腳趾比一四  改善腳部冰冷

主要作用:運動腳趾末梢神經。

效用:運動腳部末梢神經、促進下半身氣血循環,可改善腳冰冷、懷孕害喜。

1. 坐在椅子上或平躺,腳離地。

2. 單腳或雙腳同時做皆可,先翹高腳姆趾、四趾壓低。

3. 換翹高四趾、腳姆指壓低。交互伸縮,以拉動腳趾末梢神經。

雙腳穴道最多,動動腳可放鬆、晚上好睡!10個活絡腿部動作,每天挑一個來練_img_4

*若初學覺得動作困難,可簡化為五趾同時上抬、下壓。

5. 腳掌上下  睡得好、避免腳抽筋

主要作用:拉動踝關節、腳部要穴。

效用:促進胃部運動,有助於睡眠安穩、改善低血壓、腳抽筋、懷孕害喜。

1. 坐在椅子上或平躺,雙腳離地。兩腳掌先往上翹。

2. 腳掌再輕鬆向下壓,致腳尖朝下。

3. 腳掌反覆上下,可拉動踝關節,運動到膝下「足三里穴」,和腳底「失眠穴」、「湧泉穴」。

雙腳穴道最多,動動腳可放鬆、晚上好睡!10個活絡腿部動作,每天挑一個來練_img_5

(相關閱讀:避免抽筋,別再只會吃香蕉!常吃這10種好食物預防,助修復肌肉

6. 腳踝左右擺  改善卵巢疾病

主要作用:拉動後腳跟、子宮卵巢反射區。

效用:紓緩腳跟疼痛、足底筋膜炎、改善卵巢疾病。

1. 坐在椅子上或平躺,腳離地。

2. 單腳或雙腳同時做皆可,腳板先向外擺。

3. 腳板換向內擺。

4. 交互擺動,以拉動腳後跟,刺激子宮卵巢反射區。

雙腳穴道最多,動動腳可放鬆、晚上好睡!10個活絡腿部動作,每天挑一個來練_img_6

7. 腳板轉圈  改善頭痛

主要作用:腳踝運動。

效用:促使氣下降至腳,有助於改善頭痛。

1. 坐在椅子上或平躺,腳離地。

2. 單腳或雙腳同時做皆可,以腳趾帶動腳板向內或向外轉圈,可拉動腳踝。

雙腳穴道最多,動動腳可放鬆、晚上好睡!10個活絡腿部動作,每天挑一個來練_img_7

(相關閱讀:頭痛靠喝咖啡緩解,久了不喝就痛!台灣頭痛學會:改善偏頭痛的每週運動菜單,有效又不會成癮

8. 腳跟上下  減緩頭部不適、消除疲勞

主要作用:腳部鬆筋、刺激腳部要穴。

效用:促進雙腳氣血循環,改善腳麻痺、放鬆腳部肌肉,減緩頭部不適、消除疲勞。

1. 坐姿,踮兩腳尖、腳跟離地。

2. 上下微微抖動腳跟,動作放輕鬆即可。可刺激雙腳「湧泉穴」、「足三里穴」,以及下半身神經系統。

雙腳穴道最多,動動腳可放鬆、晚上好睡!10個活絡腿部動作,每天挑一個來練_img_8

9. 抓腳趾  防骨鈣流失

主要作用:運動腳趾末稍神經。

效用:促進腳部末梢神經運動、預防骨頭鈣質流失和骨質疏鬆症。

1. 站立或坐著皆可,腳掌貼地,下鋪毛巾。

2. 腳趾五趾反覆向下抓地,可拉動腳趾末梢神經。

雙腳穴道最多,動動腳可放鬆、晚上好睡!10個活絡腿部動作,每天挑一個來練_img_9

10. 膝蓋運動  

主要作用:腳尖擺動拉動膝蓋。

效用:幫助膝蓋、韌帶運動,防治膝關節問題。

1. 坐姿,雙腳腳跟點地。

2. 腳尖翹起、向左右擺移,可拉動膝蓋。

雙腳穴道最多,動動腳可放鬆、晚上好睡!10個活絡腿部動作,每天挑一個來練_img_10

(本文摘自黃木村著,《驚人的人體自癒療法【作者親授QRCODE】:3分鐘動出免疫力!99%醫生解決不了的病痛,1個動作通通搞定!》,蘋果屋出版)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