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走10分鐘,就有睡飽的休息效果!歐美流行的「無聲散步」是什麼?4步驟開始

這樣走10分鐘,就有睡飽的休息效果!歐美流行的「無聲散步」是什麼?4步驟開始
2024.03.11
261,902

2024.03.11

261,902

文章用聽的
00:00 12:13 1

編譯/涂曉蝶 圖/Shutterstock 資料來源/Today、The Healthy、The New York Times、Fox News 責任編輯/吳丹華、王美珍

編按:無聲散步(silent walk)是什麼?仔細回想,你有多久沒有好好專注在散步這件事了。從TikTok掀起的無聲散步,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專家甚至認為只要短短10分鐘就能感受到不同,該怎麼開始?

前陣子一位TikTok創作者梅奧(Mady Maio)在網路上分享一段影片,掀起一股「無聲散步」(silent walk)的運動熱潮。營養師建議她每天走路30分鐘,而她的男朋友則立基於這個建議再添一項挑戰——在走路過程中不聽音樂、不聽podcast,不做任何過去她所做的事,即無聲的散步

「我很焦慮我無法做到。」一開始,梅奧非常抗拒男朋友的建議,不過這麼做的結果卻意外的好。她發現自己的大腦只有在無聲散步的前2分鐘感到混亂,而後便完全沉浸在當下的活動,進入到一種極度專注、積極的心理狀態,即心流狀態(flow state)。

此外,讓她的思考、專注力與理解力大幅下降的腦霧(brain fog)也消散了,接著,一些想法開始跳進她的腦海。她認為,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她騰出了讓這些想法進入大腦的空間。

無聲散步屏蔽外界雜訊  重新與自己連結 

梅奧這部分享她無聲散步的影片累積了近50萬的觀看次數。而後,許多人開始紛紛在社群媒體上分享他們在日常散步中屏蔽干擾,即無聲散步的各種經驗。

整合醫學醫師哈肯米勒(Suzanne Hackenmiller)在接受《今日報》(Today)採訪時表示,無聲散步之所以忽然流行起來,是因為有越來越多人試著重新與自己進行連結。

紐約臨床心理學家格雷拉(Juanita Guerra)則告訴《今日報》,「無聲散步能夠簡單的讓我們與繁忙世界中的嘈雜和混亂斷開,是一種與核心自我連結很好的方式。」如同梅奧所形容的,「只有我和我自己。」(Just me, myself and I.)

另一位臨床心理學家達恩利(Amanda Darnley)更進一步表示,「透過排除干擾,無聲散步可以讓參與者覺察自己的內在,以及外在的環境。」

無聲散步可謂正念散步  邊走路邊清空大腦

梅奧的影片為無聲散步拉開了流行的序幕,但其實,這並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無聲散步其實近似於正念(或稱為覺察)裡的一種古老傳統,幫助人們專注在當下的生理感受、想法和情緒,並且不帶任何判斷。

《今日報》報導指出,事實上,禪宗僧侶已實踐無聲散步很長一段時間,他們將一個人散步、清空大腦、排除干擾結合在一起,於運動過程中進行個人冥想的練習,並將此稱之為「正念散步」、「動中正念」或「動中禪」(walking meditation)。

不同於盤坐冥想,這一種冥想在散步中進行,因此非常適合那些難以靜下來的人。(相關閱讀:每天快走半小時,降低心臟病中風發生率!6種愉悅走路法,餐後一個小時最棒

10分鐘無聲散步  至少有4大好處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指出,無聲散步這一種結合冥想的運動,可以改善心理健康。精神科醫師吉爾吉斯(Raafat W. Girgis)也向《福斯新聞》頻道(Fox News)表示,他認為短短10分鐘的無聲散步便可帶來許多好處。

根據《今日報》報導,無聲散步可減輕壓力、增加能量、強化心理韌性、與自己有更深的連結等。而正念練習在臨床上也已被證實可降低血壓、心率,改善血糖水平並增強免疫系統。除了以上好處,無聲散步(或正念散步)還有以下4種益處:

1. 真正的休息

無聲散步可讓大腦切換成另一種休息和專注的模式。《Vibrate Higher Daily》一書作者迪莉婭(Lalah Delia)表示,睡眠不是唯一的休息方式,無聲散步和正念散步也是休息的一種形式。

2. 頭腦變清晰、心情變好

《福斯新聞》頻道指出,無聲散步可讓頭腦變得更清晰,想法更有組織、更正面。此外,安靜的大腦還可降低焦慮。

根據美國心理學教授韋斯特蓋特(Erin C. Westgate)研究發現,散步是人們最常有愉快想法的其中一個時刻,原因在於散步不是很需要用腦的活動,於是可以釋放出大量的心理頻寬。(相關閱讀:如何維持長期精神平靜?李小龍女兒分享父親秘訣:散步跑步時練習像「水」

3. 修復多工造成的耗損

在重視多工處理(multitask),即被期待要能夠同時、一口氣做好幾件事情的今日,我們必須一直將注意力從一個任務切換到另一個任務,這使人精疲力竭。而無聲散步可為我們補充、儲存更多心理能量,以修復多工處理的耗損。此外,無聲散步也讓我們有機會練習一次只做一件事。

「一次只專注在一件事情上,可幫助我們變得更有效率和生產力。」達恩利博士提醒。

4. 數位排毒

數位時代為生活迎來更多便利與進步,卻也使我們一直處於開機狀態。無時無刻都能工作,時時刻刻都在社交狀態,各種娛樂像是音樂、影劇、遊戲填滿所有生活縫隙,以致我們失去了安靜的片刻,以及與自己獨處的時間。

無聲散步則可幫助我們暫時從電子設備和數位世界中登出,離線好好休息,擺脫干擾,重新回到並專注於當下。此外,暫離數位休息片刻後,也能讓我們有更好的表現。

如何開始正念散步?4個執行重點起步走

這一種不受干擾的無聲散步聽來很有吸引力,不過格雷拉博士提醒,在這個有過多、過度刺激的世界裡,使得無聲散步實踐起來特別挑戰。《紐約時報》也指出,對一些人而言,無聲散步這個想法甚至像是一種折磨。

一項2014年的研究發現,人們寧願電擊自己,也不願與他們的想法單獨坐在那,「大部分的人似乎更喜歡做些什麼,而不是什麼都不做,就算那是一件負面的事。」研究者說。

為了讓無聲散步或正念散步進行起來更容易一些,以下整理出4個原則與建議,以幫助大家跨出無聲散步或正念散步的第一步:

1. 專注去感受、留意呼吸、不帶判斷

根據《Health Promotion Perspectives》2018年的報告,一個簡單的10分鐘正念散步只需要開始散步、觀察身體,同時融入周圍的世界,這樣就好。

獲家庭醫學認證的醫師兼冥想教師施拉姆(Rashmi Schramm)博士表示,正念散步就是在散步的過程中專注在身體的感覺、感受上,注意天空、樹木等附近景致,打開所有感官、對所有事物保持好奇,同時不帶任何判斷

達恩利博士建議,可以注意每一個呼吸、每一個腳步,聆聽圍繞在你四周來自大自然的聲音,並利用這段時間反思。

如果想進行更正式的正念散步,像是觀察你的呼吸,也可以嘗試透過鼻子緩緩吸氣來進行。

若是行動不便,Suzanne Hackenmiller博士建議也可以在室外找個地方坐下,靜靜待在大自然中至少20分鐘,在這段時間裡注意你所注意到的事物、進行反思,這麼做一樣可以感受無聲散步的益處。(相關閱讀:不爬山也能森林浴!掌握8方法,都市公園也能做的自然療癒

2. 在戶外、大自然中效果更佳

至於什麼樣的環境比較適合無聲散步或正念散步?格雷拉博士的建議是,選一處寧靜、人少、沒什麼活動的地方進行,以避免分心,其中又以大自然或戶外為佳

吉爾吉斯醫生也指出,結合身體運動和接觸大自然的無聲散步,可以使大腦自然釋放腦內啡,「身體、心靈和靈魂是相連的,在大自然中消除壓力來源,以安靜、沒有干擾的思緒取而代之,你的情緒自然就會改善。」他說。

不過,達恩利博士則主張不需要在特定空間,任何地方都可以進行,「環境不一定需要寧靜,但你需要保持安靜。」他說。

3. 沒有手機、不結伴同行

正念散步是一段呼吸、移動、注意呼吸、注意呼吸時感覺的時間。因此,理想的正念散步應該在不需要照顧任何事物的情況下進行,干擾要越少越好。如果同時要照顧小孩、或不能將手機放下,正念散步會變得很困難。

進行無聲散步或正念散步時,應確保過程中只有你和你的思緒,沒有手機、不結伴散步,也不是在蹓狗。

4. 避免散步時口渴、肚子餓

最後一項提醒是,在散步開始之前請記得先照顧好基本生理需求,避免散步過程中因為口渴或肚子餓分散了注意力。

不只是散步,而是無聲的散步。不說話、不聽Podcast、沒有音樂,只有你和你自己,一段與你的想法獨處的時間。你準備好接受挑戰了嗎?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