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蘿絲.坎尼 圖/midjourney 責任編輯/蔣德誼、陳莞欣
編按:想要晚上睡得好,起床精神好?了解自己的生理時鐘,才能安排最適合的生活作息。都柏林三一學院高齡醫學系主任、愛爾蘭老年醫學學會主席蘿絲.坎尼的研究指出,除了過去常聽到的晨型人(雲雀型)和夜型人(貓頭鷹型),睡眠類型可再細分為海豚、獅子、熊和狼四種。對照下表的特質,你屬於哪一種?(本文出自《50+週刊》)
四種不同的睡眠類型,不妨可看看自己符合哪些特質,屬於哪一類?(天下文化提供)
如果再進一步研究睡眠類型所代表的不同個性與特徵,雲雀型與貓頭鷹型還能再區分成四種亞型:海豚型、獅子型、熊型、狼型。整體而言,人有10%是海豚型,20%是獅子型,50%是熊型,20%是狼型。
你是晚上才有精神的狼型人嗎?須留意疲勞與健康風險
海豚型和獅子型起得很早,狼型則是起得比較晚,不喜歡清晨。至於熊型的睡眠行為介於早起的海豚型與獅子型和晚起的狼型之間。大多數人都屬於熊型。這前三種類型(海豚型、獅子型、熊型)頗能適應社會強加於我們的學校時間表或工作時間表。
但如果屬於狼型,由於他們的晝夜節律(也就是所有細胞的生理時鐘)與天亮天黑並不同步,因此這群人要等到天亮好一陣子,才會慢慢醒過來,也喜歡熬夜、喜歡晚一點再開始工作。
狼型的人相對並不多,而且社會既定的時間表常常並不適合可憐的狼型人。於是,這些習慣在夜間活動的狼型人就很吃虧,常常會長期感到疲勞或「與社會有時差」,因此思考比較緩慢,整天感到飢餓、疲憊,或是明顯覺得懶。(相關閱讀:如何讓自己不容易累?史丹佛大學運動醫學部:頂尖選手的睡眠守則,掌握身體的節奏)
不同的睡眠類型亞型,各種重要生理參數(如血壓、皮質醇、心率、腎上腺素、褪黑激素、體溫)的24小時晝夜節律就會有所不同。而相較於其他亞型,狼型人的晝夜節律不但會有所延遲,甚至可能剛好是日夜顛倒。
生理時鐘可漸進式微調 但須先釐清自己的睡眠型態
由於狼型人的飢餓與食慾時鐘並不同步,也就更容易出現暴飲暴食與肥胖的問題。因此,狼型人罹患糖尿病、心臟病、中風、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風險也更高。而且狼型人也比較容易出現成癮現象,包括暴飲暴食、吸菸、飲酒過量。
但不管你屬於哪一種睡眠類型,隨著年紀漸長,都會變得愈來愈像海豚型或獅子型。(相關閱讀:為何起床後要曬曬太陽?睡眠專家:培養睡眠5力,達到入眠、深眠、飽眠)
雖然社會上通常是獅型人的成就較高、為眾人制定目標、領導團隊,但狼型人往往更有創意。如果你是狼型人,但希望能夠改變自己、適應社會的時間表,也不是絕無希望。如果想讓自己更像早起的鳥兒,可以試著每天將睡眠與吃飯時間微調個15分鐘,直到符合自己理想的入睡時間與起床時間。
但或許更重要的是:應當瞭解自己所屬的睡眠類型,小心不要出現各種非理性的強迫行為與不良生活方式,也要特別注意自己的飲食、身體活動等習慣。
(本文摘自蘿絲.坎尼著,《拒絕變老:讓人更長壽、更健康的新科學》,天下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