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50+編輯部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陳莞欣
編按:不管你對於退休之後的生活想像為何,進入50後,免不了需要思考退休相關問題。自請退休和強制退休的差異在哪裡?當勞工滿足法定退休條件時,可以領到哪幾筆退休金?本文帶你一次看懂。
勞工退休的種類:自請退休、強制退休
根據勞基法規定,勞工退休分為「自請退休」和「強制退休」。兩者之間的差別在於,自請退休是由勞工發起,強制退休則是由雇主發動。假如雇主所訂之勞工退休金標準優於該規定時,可以從其規定。
自請退休的年齡、退休條件
根據勞基法第53條,當勞工有以下情形之一時,可以自請退休。
1. 工作15年以上,年滿55歲者。
2. 工作25年以上者。
3. 工作10年以上,年滿60歲者。
凡是符合自請退休要件的勞工,有權利隨時請求退休。如果雇主依勞基法第11條規定預告勞工終止勞動契約,也應依照勞基法第55條及84條之2規定發給退休金。(相關閱讀:勞保年金可以提前領?一篇看懂法定退休年齡、老年金請領條件)
強制退休的年齡、退休條件
根據勞基法第54條,除非勞工有下列情況,否則雇主不得強制勞工退休:
1. 年滿65歲者。
2. 身心障礙不堪勝任工作者。
此外,依照勞基法第54條第2項規定,假如勞工擔任具有危險性、堅強體力等特殊性質之工作,得由事業單位報請中央主管機關予以調整前項第一款之年齡,但不得少於55歲。
勞退新制、舊制的退休條件、退休金請領差別
1. 勞退新制
勞工退休金是雇主應提供給員工的退休保障,屬於雇主的法定責任之一。勞退新制從民國94年7月1日起實施,相對於舊制,新制的工作年資採計不限於同一事業單位。
雇主必須為適用勞基法的勞工,按月提撥不低於每月薪資的6%到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勞工也可以依照個人意願,另外提撥最高6%薪資作為退休金。(相關閱讀:退休前,如何查詢勞保勞退新制專戶有多少錢?勞退何時領最好、一次領和分月領差在哪?)
退休條件:
當勞工年滿60歲,就可以向勞保局請領退休金。提繳年資滿15年者,可以選擇請領「月退休金」或是「一次退休金」,未滿15年者,只能請領「一次退休金」。
請領資格:
年滿60歲時,勞工無論是否還在工作,只要填「勞工退休金申請書及收據」,並寄送勞保局,就可以自行請領勞退新制退休金。另外,勞工也可以使用自然人憑證,到勞保局e化服務系統點選「退休/勞工退休金申辦」網路申請。
2. 勞退舊制
根據勞動基準法,勞退舊制是由雇主依照勞工每月薪資總額2~15%,按月提撥到勞工退休準備金專戶中。此帳戶專款專用,所有權屬於雇主,由台灣銀行辦理該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當勞工符合退休條件,向雇主請領退休金時,雇主可以由專戶中支付。
退休條件:
勞退舊制的工作年資採計以「同一事業單位為限」。符合「工作10年以上,年滿60歲」、「工作15年以上,年滿55歲」、「工作25年以上」等情形者,可以自請退休。
請領資格:
當勞工的工作年資符合勞動基準法第53、54條退休條件時,可發給退休金。勞工退休金給付標準如下:
(1)依照勞工之工作年資,工作每滿1年給2個基數,超過15年之工作年資,每滿1年給1個基數,最高總數以45個基數為限。未滿半年者以半年計,滿半年者以1年計。
(2)強制退休之勞工,若是其身心障礙是因執行職務導致被強制退休,退休金依前款規定加給20%。
滿足法定退休條件,有哪些退休金可以請領?
為了保障勞工退休後的生活,政府為勞工提供了勞工保險老年給付(勞保)、勞工退休金(勞退)和國民年金老年年金等3大退休保障。(相關閱讀:勞保、勞退、國保老年金是什麼?勞工退休金請領金額與申請方式一次看)
1. 勞工保險老年給付(勞保)
勞保屬於社會保險之一,保障勞工的生、老、病、死。勞工在職時,只要依照規定繳交保險費,離職退保且符合請領條件時,就可提出申請。
2. 勞工退休金(勞退)
勞工退休金是雇主應給予員工的退休保障,民國94年7月1日起實行的勞退新制,工作年資採計不限於同一事業單位。
3. 國民年金保險老年年金(國民年金)
屬於社會保險制度,年滿25歲、未滿65歲、在國內設有戶籍,而且沒有參加勞保、農保、公教保、軍保的國民都是納保對象。(相關閱讀:退休金怎麼算?勞保老年年金、勞工退休金試算方式、查詢與注意事項)
讓自己提早退休的3大條件
根據勞基法第53條,當勞工「工作15年以上年滿55歲」「工作25年以上」或是「工作10年以上年滿60歲」,可以自請退休。不少人希望能提早離開職場,可以擁有更多時間,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不過,如果經濟狀況不允許,也只能繼續在職場打拼。想要提早退休,最好擁有以下條件:
1. 檢視日常花費,做好財務規劃
退休以後少了薪水,必須更精準掌握自己的財務狀況。雖然每個人追求的生活品質不同,但建議讀者可以透過記帳,了解自己每個月的固定花費,檢視是否有不必要的開支。(相關閱讀:日常生活如何省錢?7習慣讓存款不知不覺變多,立刻選一個試試)
2. 提早投資,讓生活更有餘裕
日常支出中,除了基本生活開銷,還要準備醫療、長照費用,以及娛樂、退休後進修的活動費用。及早開始投資,準備好除了勞保、勞退以外的現金流來源,可以讓生活可以過得更充裕。(相關閱讀:前半生要繳房貸、養小孩,50歲才開始存退休金來得及嗎?林奇芬:15年存5百萬到1千萬的資產配置)
3.適度透過保險,保障退休後生活
退休以後,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也無法享受悠閒的生活。趁早留意自己的體況,適當投保醫療險、防癌險或長照險,可以避免退休後身體出狀況,卻因為財務準備不足而對家庭經濟造成嚴重負擔。
趁早做好規畫 讓退休生活更愉快
退休以前,先充分了解相關退休規定,更能保障自己的權益。除了勞保、勞退、國民年金等政府提供的退休金,建議也可透過理財投資等方式,讓自己的現金流持續細水長流,退休生活過得更輕鬆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