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得.德布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吳丹華
編按:熱愛旅行,那就別讓年齡與體力成為阻礙冒險的理由!物理治療師艾得·德布(Ed Deboo)設計「旅人專屬健身計畫」,每個練習僅需10分鐘,可每天挑一種來練,或是組合起來一起練,提升骨密度、耐力、關節健康,讓旅程中的負重、行走或爬階,不再是影響旅行順暢的障礙。
如果你熱愛探索世界,不論遠近,這套訓練計畫專為不讓年齡限制旅遊夢想的人所設計,也就是你。旅行需要足夠的力氣提行李、耐力應付長時間步行,以及下半身的力量與靈活性來爬上古蹟階梯。這套訓練結合了全身強化與骨骼健康鍛鍊,並著重提升關節的健康。
環球旅人(Jet-Setter)訓練計畫
目標效益:骨密度、耐力、關節健康
1. 靠牆深蹲:8~12次,2~3組,組間休息30~60秒
2. 登階:8~10次,2~3組,組間休息30 ~60 秒
3. 椅上三頭肌撐體:8~12次,2~3組,組間休息30~60秒
4. 農夫走路:每組15~20 步,2~3組,組間休息30~60秒
*每種運動各約10分鐘
動作解析一、靠牆深蹲Wall Sits
鍛鍊肌群:臀肌、腿後肌群、股四頭肌
靠牆深蹲幫助增強下半身肌力,諸如越野跑、健行、足球等運動都會用到這部分肌肉。此外,提升腿部肌力的重要性在於,它能幫助你從地板上站起身、爬樓梯,以及從椅子裡起身。靠牆深蹲對於提升肌耐力與力量而言是非常棒的運動,還有助於減少膝蓋與髖部疼痛。
如果在此動作中感到膝蓋疼痛,把雙腳移離開牆壁一點,這樣當你下蹲時,膝蓋仍在腳尖後方。讓身體的重量平均分攤在兩腳上,避免只靠向一側。
動作說明
1. 站姿準備:背部靠牆站立,雙腳距離牆面約30公分。緩緩沿著牆面往下滑,直到大腿與地面平行。整個動作過程中,保持背部緊貼牆面,雙手可以在腰部前方交握。接著往上推回到站立姿勢。
2. 訓練次數:完成8~12次為1組,總共進行2~3組,組間休息30~60秒。
降低難度:膝蓋微彎,做「迷你」深蹲即可,等到肌力增強再逐漸降低下滑高度。如果平衡感不太好,雙腳的距離再打開一些。也可以將雙手放在身體兩側,作為支撐。
提高難度:停在坐姿5~10秒再回到站姿。也可以雙手各持小型負重,增加更多阻力。
動作解析二、登階Step-Ups
鍛鍊肌群:小腿肌、臀肌、腿後肌群、股四頭肌
登階是非常實用的下肢鍛鍊運動,對日常生活有實際幫助。即使你在家不需要使用樓梯,維持上下階梯的能力仍能使你保有健壯與獨立性,並去到那些沒有電梯的地方。
登階時,應該靠腿部肌肉將身體抬起,而非用腳趾推動或靠慣性前進。如果發現某條腿上樓比較困難,請在較弱的那側額外增加幾次練習,以增進肌力。
動作說明
1. 準備姿勢與踏步動作:面向樓梯站立,扶住欄杆以確保平衡。右腳踏上階梯,接著是左腳。然後,右腳先往下踏回地面,左腳再跟著下來。
2. 訓練順序:右腳先踏8~10次,然後換邊,從左腳先踏。
3. 訓練次數:每條腿進行2~3 組,組間休息30~60秒。
降低難度:尋找梯級高度較矮的階梯,或減少每組的次數。如果家中沒有階梯,你可能需要去附近的公園或公共場所,找有欄杆的樓梯練習。原地踏步也是很好的替代動作。
提高難度:手持小型負重,或增加每組次數。如果平衡感良好,可於雙手增加負重。
動作解析三、椅上三頭肌撐體Chair Tricep Dips
鍛鍊肌群:三角肌、胸肌、肱三頭肌
準備好緊實你的上手臂並變得強壯嗎?這些椅上三頭肌撐體動作對強化肩膀、胸部和手臂是項絕佳的訓練。它們帶來的好處不僅僅限於外觀上,強壯的肱三頭肌對日常生活很有幫助,諸如提起重物、從座椅上起身,以及推開那些沉重的門。
在整個運動過程中,保持雙手手肘靠近身側,以有效啟動肱三頭肌並保護你的肩膀。背部要打直,但如果你需要前傾才能起身,記得做髖關節鉸鏈動作。
動作說明
1. 坐姿準備:坐在穩固的椅子前端。兩隻手緊握扶手。
2. 撐體動作:用手臂的力量將身體慢慢撐起,離開椅子。停留1~2秒,再慢慢降低身體,回到椅子上。
3. 訓練次數:完成8~12次為1 組。總共進行2~3組,組間休息30~60秒。
降低難度:不用停留在撐起的位置,而是短暫停頓後便回到椅子上。在椅子上放一個軟墊,也有助於更輕鬆地撐起上半身,並控制你起身的高度。
提高難度:在大腿上放一個小型負重,或增加每組動作的次數,停留時間也延長至3~5秒,再坐回椅子上。欲挑戰核心肌群,在你撐起身體時,讓一隻腳懸空。
動作解析四、農夫走路Farmer’s Walk
鍛鍊肌群:小腿肌、核心肌群、臀肌、握力、腿後肌群、闊背肌、脊椎豎直肌、斜方肌
農夫走路是我最喜歡的運動之一,也可以作為熱身。它能夠啟動超過200條肌肉,同時鍛鍊多個肌群,增強整體力量與穩定性,並提升你的負重能力。透過負重搭配走路,它模擬了日常生活情境,像是提沉重的購物袋、行李箱,或推獨輪車等。(相關閱讀:買菜提重物不吃力、拿高處物品好輕鬆!物理治療師:每週一次功能性訓練,提升神經調控肌肉的效率)
做農夫走路時,請專注於保持手部握力穩定,並逐步增加負重,創造挑戰性。你甚至可以用行李箱作為負重道具!
動作說明
1. 站姿準備與步行動作:站直並收緊核心,雙臂自然垂放身體兩側,兩手各握一個負重。慢慢向前走,保持穩定步伐,行走15~20步。轉身回走起點,然後將負重放下。
2. 訓練次數:組間休息30~60秒,總共進行2~3組。
降低難度:先從雙手持更輕的負重開始,並減少步數。
提高難度:兩手使用較重的負重,並增加每組的步數。如果平衡感良好,可加入登階。
(本文摘自艾得.德布著,《樂齡人生的10分鐘肌力訓練法》,出色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