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調走路姿勢,改善腰痛、膝蓋痛!自我檢視:走路應避免的3大錯誤動作

別浪費力氣對抗地面反作用力,要利用它。
別浪費力氣對抗地面反作用力,要利用它。
2024.03.11
25,020
作者|50+選讀
責任編輯|吳丹華

別浪費力氣對抗地面反作用力,要利用它。

作者|50+選讀 2024.03.11

責任編輯|吳丹華25,020

文章用聽的
00:00 05:41 1

文/木寺英史 圖/Shutterstock 內文圖片/今周刊出版提供 責任編輯/吳丹華

編按:怎麼走路才輕鬆不易累?動作學研究家木寺英史發現,許多人習慣直挺挺的走路方式,其實很需要大量肌力且易造成關節負擔。木寺英史認為,改變走路的方式就像複利,只要稍微調整步態,就能改善腰痛、膝蓋痛、拇趾外翻的疼痛,且久走不累。

到底什麼樣的走路方式會對身體造成負擔呢?換句話說,究竟哪些動作不可以做呢?

答案就是伸直、蹬腳、扭轉這3種動作。如果走路時不斷重複上述這些動作,就有可能會覺得關節疼痛或是疲勞

現在有很多人在走路時,會將腳踝與膝蓋的關節打直,而這種步行方式與踮腳走路一樣,都是憑藉肌力走路的方法。蹬腳與扭轉身體的動作,也會對身體造成負擔。

在此特別將這些對身體造成負擔的走路方式,命名為「直立步行」。我的方法並非需要依賴肌力走路的「直立步行」,而是不需依賴肌力走路的「彎曲步行」。事實上步行時,除了使用肌力,我們還會藉由重力與來自地面的反作用力(我將這些力量稱為「外力」),也因此只要彎曲關節就能巧妙應用「外力」實踐合理的步行方式。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下面2種步行方式吧!

走路留心3錯誤動作  以免壓力大增傷關節

動作1. 伸直

走路時伸直腳踝、膝蓋與髖關節,就像踮腳走路,這種違反重力的走路方式非常仰賴肌力,也會對關節造成莫大負擔。

動作2. 蹬腳

腳尖往前踢的走路方式,此時腳踝會伸直,等於提起腳跟走路。一旦腳踝伸直,膝蓋也會跟著打直,連帶髖關節也會跟著打直,就會讓雙腳承受更大的壓力。

微調走路姿勢,改善腰痛、膝蓋痛!自我檢視:走路應避免的3大錯誤動作_img_1

動作3. 扭轉

走路時左腳往前用力踏出、右手跟著往前甩動,或是右腳用力往前跨出,左手跟著往前甩動的走路方式。簡單來說,就是一邊扭轉身體、一邊走路,一旦扭轉幅度變大,就會對腰部造成極大負擔。

微調走路姿勢,改善腰痛、膝蓋痛!自我檢視:走路應避免的3大錯誤動作_img_2

自我檢查!是否誤用對身體造成負擔的直立走路法?

「直立步行」是指當腳著地時,用力往地面踩蹬的方式。往地面用力蹬使身體前進的「直立步行」,是一種利用肌力與重力對抗的動作。

先雙腳站立,接著其中一隻腳用力蹬向地面,就像往上跳躍般讓身體前進。要使身體違抗重力往上跳,就必須使用到肌力。往前行走時,膝蓋是打直的姿勢,就是用力蹬向地面的步態。一旦養成這種壞習慣,就會愈來愈覺得身體是在腳往地面蹬之後才往前移動。

微調走路姿勢,改善腰痛、膝蓋痛!自我檢視:走路應避免的3大錯誤動作_img_3

・著地那隻腳的阻力變大

・小腿(腳踝到膝蓋)不會往前傾

・地面的反作用力較小

腳尖往前蹬,腳踝就會伸直,著地那隻腳的膝蓋與髖關節就會打直,身體也會跟著上抬。當膝蓋伸直,小腿(腳踝到膝蓋)就無法往前傾,身體也很難往前移動。(相關閱讀:健走很好,但還不夠鍛鍊雙腳!在家多做一動作,每天15分鐘臀肌大腿都練得到

不想對身體造成負擔?試著彎曲走路

動作1. 挺胸站直

微調走路姿勢,改善腰痛、膝蓋痛!自我檢視:走路應避免的3大錯誤動作_img_4

縮小腹、屁股微往後推,記得挺胸。膝蓋不要完全伸直,左右步幅稍微打開,腳尖與膝蓋微朝外。

動作2. 上半身微前傾

微調走路姿勢,改善腰痛、膝蓋痛!自我檢視:走路應避免的3大錯誤動作_img_5

視線直視前方,膝蓋放鬆並將體重平均分派至雙腳腳跟,讓身體微幅往前傾。

動作3. 膝蓋彎曲往前移動

微調走路姿勢,改善腰痛、膝蓋痛!自我檢視:走路應避免的3大錯誤動作_img_6

單腳往前、膝蓋微彎往前移動,讓這隻腳落在心臟正下方,並使腳掌完全貼合地面。

腳尖與膝蓋朝同一方向,如此一來膝蓋較易彎曲,走路就會變得順暢,而且身體不易扭轉,自然減少負擔

學會「彎曲步行」後,行走時手臂就會自然往前擺動,呈現「腳先行、手後擺」的移動步驟。

(本文摘自木寺英史著,《複利走路法:登山、慢跑不費力,改善體態、提升工作效能的步行提案》,今周刊出版)

Info

【健康台灣:超高齡社會的全新解方論壇】

如何成為「一直健康的人」?

2025,是台灣超高齡社會元年。國人平均壽命約80歲,但「不健康餘命」卻高達8年。 從你開始,可以做出改變!

《50+》響應政府健康台灣願景,舉辦 「健康台灣:超高齡社會的全新解方論壇」,從五大最重要面向: 醫療、政策、慢性病、免疫力、心靈,最重磅權威專家齊聚,提供新解方。 讓你活出健康底氣,心裡更有盼望!

點此報名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