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粉圓妹
編按:粉圓妹49歲就退休,過著居無定所、說走就走的自由生活。但她坦言,會在29歲就規劃老後藍圖,是受到單身歧視「嫁不出去、沒人要、剩女」等鄙視言語的刺激。事實上,就算有結婚生子的人,「一個人的老後該怎麼辦」一樣是個重要課題,來看粉圓妹老後安心的8個規劃。
粉圓妹退休藍圖的起心動念,源自於「嫁不出去的人生關卡」,因為意識到我會晚婚或不婚,在29歲時就開始思考老年誰來照顧我的議題,著手進行退休金的規劃,逐年將基金獲利放到養老險去穩穩地鎖住,所以老後我有基金配息和養老險2個水庫,可以按月或按年支付我生活費。
單身受到的歧視,沒經歷過的人不會明瞭,說單身很可憐、沒人愛、是社會的負擔,甚至被路人批「浪費健保資源」!這種可怕的言論,時不時會竄入耳裡,侵蝕人心。
有些人看到我「居無定所實驗計劃」充滿了自由,就會有人酸溜溜地說:「因為妳沒結婚,沒有負擔!」、「因為妳一人吃全家飽,所以可以提早退休!」我要不客氣的說:「你結婚、被困住,不是我的錯!別算到我頭上。」
無論單身或已婚 每個人都可能面臨一個人的老後
我用獨立、勇敢、超前部署、嚴格執行10年存薪50%計劃,來掙脫無數嫁不出去、沒人要、剩女等鄙視言語,換來的自由都是我辛苦努力得來的,沒有一點一滴是靠別人,現在,我只是在享受成果,這是我應得的!
俗諺「夫妻是上輩子相欠債,這輩子來還」,現在我會說,還好我上輩子沒欠債,這輩子不用還,下輩子也不用還,大概有8輩子都不用還債,哈哈哈!
我一直把「老後生活」的規劃看得特別重要,我深知唯有把自己安排好、對自己負責,才不會被人看輕,跟結婚與否沒有任何關係,我單身,我驕傲!也奉勸已婚婦女,不要把自己的怨恨情緒,往單身者身上灑潑,妳的婚姻是妳自己選擇的,好壞也是妳自己的功德與業障,唯有真心愛自己的選擇,人生才會真自由。
事實上,現在「婚後單身」的人非常多,婚姻並不是安全網,有時候反而是避免別人異樣眼光的保護色,在外人看來相敬如賓,實際上是相敬如冰─各自有生活習慣,不互相影響與干涉。這樣的夫妻關係退休後只會更明顯,老公退休後就像家庭的大型垃圾,不會主動幫忙,只會下指導棋,把職場的權威帶回家,促使女性想掙脫束縛積極投入社交活動,所以在外參加講座或活動時,我發現女性參與者總是比男性多。
我認為,不管是因為未婚、失婚、喪夫而單身,甚至卒婚而走上「一個人的老後」,女人都要愛自己,學會勇敢、獨立,放手大膽去飛翔、體驗人生,走出象牙塔,活出自己的新人生。
退休金首重安全 才不會被騙光、借光、花光、虧光、索光
有時財富不是這一刻擁有幾千萬元,就能宣稱財務自由、可以退休了,財富追求的不在於多或曾經擁有,而是能夠擁有(花用)到最後。
粉圓妹的「退休金藍圖」最重要主軸就是保全資產,退休金規劃著重在:安穩有保證、能持續領到上天堂、節稅、不會被「五光」(騙光、借光、花光、虧光、索光)。
父母留的房子,我讓給比較需要安全感的兄姊居住,當時我只有提出一個條件:「退休金我都準備好了,我可以不需要靠父母的房子,但絕對別想拖累我!」親情的牽累很難拒絕,事先表明、劃好界限是最明智的做法,很多人老後出現財務問題都是敗在親戚關係,不懂得拒絕、沒有守住最後防線,連帶把自己的老本都拖下水。
我認為每個人都會走向「一個人的老後」,只是時間來得早晚的差別而已,所以單身族跟已婚族的退休規劃沒有太多不同,即使有子嗣最好都先當成沒有,不要有依賴子女的想法,老後子女願意多盡心力就當賺到了。
從中年起就要培養「獨立老」的能力,及早思考、長遠安排,老後就會怡然自得了,29歲開始思考60歲時的生活,41歲時布局85歲時的人生,50歲就完美安排100歲時的晚年,對自己人生各階段的安排思考要非常長遠,我歸納出「一個人老後的8大規劃」,在這裡和大家分享。
1. 老後有錢有尊嚴
不需要追求家財萬貫的總資產,應該著重在有源源不絕的現金流,財富再多不會管理,也可能一夕消失,有安穩的財務計劃,才能安心從事有興趣的事。
2. 用保險規避人身意外風險
壯年期與退休期需要的保障不同,重新檢視保險規劃是否足夠。我意識到退休後,戶外活動時間比上班工作時期還要多,就加強意外險、意外醫療險。此外,老後疾病發生率變高,住院醫療額度也一併調高,利用保險規避人身風險,避免疾病拖垮財務。
3. 持續存體力、存健康
不想把退休金花用在病床上,就要降低臥床的機率或延後臥床年齡,把運動當成每天的重要功課,持續不斷地存體力、存健康、存活力。(相關閱讀:身體強壯,心智才能強韌!吳若權50後考健身教練證照:一樣花錢,與其老後去復健,不如現在去健身)
4. 獨立自主一路玩到掛
不買房、住旅店,「居無定所」走到哪、玩到哪、住到哪,飽覽世界各地風土民情,旅居全世界。
5. 老後入住養生村
玩累了、玩不動了就入住養生村,環境好氣氛佳,擁有自由,不怕無人照顧孤獨終老,養生村內有許多學習課程,終身學習不無聊,若有專長亦可成為講師發揮價值。
6. 財產自益信託、自書遺囑
保證老年生活費能專款專用,不怕錢被騙光,即便失智無法自理,亦可按時付費給安養機構,不怕變人球。(相關閱讀:老後不靠子女照顧,如何安排?倘若失能無法領錢、理賠,怎麼避免變人球)
7. 事先安排遺產分配
不需要留太多財富給後輩,避免後輩們爭產,我在退休後(2012年)即把保單受益人做了調整,將2/3身故保險金捐給12個社福團體。這個做法很簡單,只要先查好想要捐獻社福團體的資料,填妥保單變更申請書遞交保險公司即可,保險公司就會在身後按約定去執行。
另外,可利用「自書遺囑」把財產做好分配,只要具備以下3要件,即可有法律效力:
(1) 拿一張紙(不能是衛生紙),標題寫明「遺囑」。
(2) 全文一定要自己親手寫(不能用印刷或電腦打字),最後立遺囑人要記得簽名。
(3)立書日期不要忘記寫年月日,民國或西元寫法都可以,但千萬別寫成民國2023年。
自己書寫並不一定要請律師,但是寫完遺囑之後,要交給信得過的朋友保存,或放在保險箱,告知信任的朋友有遺囑存在,並委託一位遺囑執行人,以免突然過世,若沒有人來執行遺囑、或沒人知道遺囑的存在,就等於沒寫一樣。遺囑寫完之後隨時可以重寫,若有多張遺囑,其效力以最後日期為準。
若以上存放方法都覺得不夠安心,亦可花一點小錢交給律師存放,或至法院公證,將會永遠存檔在法院內。(相關閱讀:有法律效力的遺囑怎麼寫?5個遺囑寫法、重點原則、公證費用一次看)
8. 身後花葬樹葬
生前熱愛大自然、生後歸於大自然,後代免操煩。聽過很多家族會為了親人後事要豪華辦或簡單辦而爭吵,其實大家不需要避諱,提早把自己的意願告訴家人,可以減少許多紛爭與猜測。像我母親過世時,我提議植葬,起初家人不太能接受沒有具體碑牌的殯葬方式,我解說大致狀況,並與家人實地探訪,了解環境及流程。
結果一到陽明山臻善園,望著眼前的青山、清新的空氣、開闊的空間,感到非常滿意,不但達成共識,家人們紛紛表態希望自己以後也要安葬於此,立刻達成共識,決定讓母親在這好山好景的地方長眠。
(本文摘自粉圓妹著,《29歲開始做 43歲提早退休:用窮酸皮夾不追求表面富有,拿到退休入場券!》,金尉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