嫺人專欄|當FIRE族很逍遙,為什麼要回職場上班?2個故事,看清提早退休的好處與缺點

嫺人專欄|當FIRE族很逍遙,為什麼要回職場上班?2個故事,看清提早退休的好處與缺點
2023.08.19
75,536
作者|嫺人

作者|嫺人 2023.08.19

75,536

文章用聽的
00:00 13:25 1

文/嫺人 攝影/日常散步.李盈靜

編按:適合提早退休嗎?近來FIRE風潮盛行,有些人累積一定資產或投資賺了一些錢後,開始思考自己是否可以提早退休。嫺人分享她追蹤的提早退休部落客,有人過得好,也有人把網站給關了。由此檢視,提早退休的生活,可能會遇到哪些挑戰呢? 

提早退休當FIRE族好不好?2022年我出了一本該如何準備和評估是否能提早退休的書,那時候正好遇上股市的熊市和嚴重的通貨膨脹,那時候很多人說,想提早退休的人是瘋了,還記得那時有幾位本來規劃要提早退休的朋友跟我說,還好還沒採取行動,他們得要延後退休了;而到了2023年8月、才過了半年多,我又接到幾位40+的朋友的來訊跟我說,家人、或是自己,正在考慮提早退休。

2023年股市因為AI飆股,讓不少人對靠投資退休感到信心倍增,2022年股災的愁雲慘霧,已經像是上個世紀的事。

有位40+的讀者來訊問我怎麼辦,她很擔心,先生最近因爲投資到AI飆股,賺了100多萬元,這是他一年多才能賺到的薪水,現在幾個月就入袋了,先生因此想提早退休專心做投資,但其實她覺得以目前她們家庭的退休金準備是還不夠的。

也有朋友是投資了本來應該是慢牛、慢慢領股息的高股息ETF,卻因為AI股變飆股,帳上獲利不錯,因此猶豫是不是該提早退休。

我是過來人,因為沒有事先規劃好就退休,退休初期感到很大的衝擊,朋友找我出國,我會說,我退休了,花這個錢感覺有壓力;朋友找我聚餐,我會說,不要吃太貴的。之前我寫過提早退休要三思的文章,看到這些朋友思考有些衝動,我想到,的確有人退休順利,比我已經退休更久還過得充實美好的提早退休族;但是,我在追蹤的美國和日本提早退休部落客,這幾年來,也的確有2位把網站關了

終結看似美好的提早退休生活,原因是什麼呢?

1. 輕忽中高齡的醫療費用

我退休6年了,3、4年前就關站的一位是美國50+退休的華人,我連結她的部落格時,她還給我寫過友好的留言,從最後的幾篇文章看起來,她又回去上班了。

雖然她貸款還清了,孩子也大了,也有可能是因為生活需要重心。不過據我對美國提早退休問題的了解,醫療成本會是一個讓人不敢提早退休的重要原因。美國一般上班族是要65歲以上才可以享有政府提供的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在這之前繼續工作,至少有雇主提供的保險。畢竟在看一個感冒幾千元,一個急診幾10萬元的美國,沒有保險是會讓人根本就不敢看醫生的。

在健保制度像天堂一般的台灣,我自己在退休後都花了20萬元在處理牙齒,有朋友跟我說長輩膝蓋微創全置換手術就要20幾萬,還好長輩有保險,而我家長輩前陣子腳痛、膝蓋痛,接連打幾針花了幾萬元。並不是所有費用都會有健保給付。這些醫療費用也是40+身體還健康時不容易預警到的事。

2. 全職照顧家人長輩,失去自我

今年稍早關站的另一位,是和我一樣49歲退休的日本人,他比我年輕一歲,算起來是退休5年的時候關站了。他的最後一篇文章寫到關站的原因是因為在煩心一些事,無心再寫文章。

關站前的1年多,他的80+媽媽、太太和娘家長輩,都進入需要密集照顧的階段,所以變成兩頭燒,雖然日本除了年金還有政府強制的長照保險未來可以支付看護費用,可是照顧長輩就醫等的來回奔波,感覺逐漸失去對自己時間的掌控。

我去演講時,總是會勸中年人盡可能留在職場,或至少找件事做能夠持續自我實現,照顧的問題另外想辦法,因為長壽化的關係,全職照顧之路遙遙無期,像這位版主一樣感覺身心失衡,不是不孝,而是可以理解的事。

3. 退休金算得剛剛好,通膨很難熬

這位版主退休後計畫是每個月家庭開銷在15萬日幣,一直這樣撐到70歲可以領年金的時候,也每個月記帳控制。

可是我的其他日本朋友跟我分享,兩夫妻比較合理的開銷是20幾萬日幣,因此這位版主這樣算是比較嚴格的預算。更別說最近全球性的通貨膨脹很嚴重,超級縮衣節食能省得了幾個月,對比上班時期的生活品質,長期下來也難免不滿

他的部落格是匿名,太太應該不知道他內心的OS,他常提到對於太太的消費感到不理解,為什麼要常常上美容院?為什麼只是小毛病也常常跑醫院?又因為娘家長輩住得遠,省親一次就是幾萬日幣的開銷。

為什麼提早退休建議退休金準備須比剛好還要多一點,而不是少一點也沒關係。

4. 夫妻相處變長,關係陷僵局

這位版主有提到過退休後和太太並不是特別有話說,他還提過太太的脾氣愈來愈上火,和之前溫柔的太太判若兩人。家,雖然是溫暖的所在,但長時間近距離相處,也可能是短兵相接的牢籠。

5. 孩子就業問題,成為退休父母的壓力

美國近年有個名詞「boomerang kids(迴力鏢小孩)」,年輕人就業問題,這在美國、台灣、大陸和日本,都是有的現象。

版主在關站前不久很煩心的一件事,就是他已經畢業的孩子,本來去東京工作,中間有段時間不知道為什麼辭職跑回福岡宅在家裡,孩子話不多,很難溝通。後來雖然終於又回去上班,但有次上演失蹤記,房租幾個月沒有繳,也沒跟家人聯絡,被租屋管理的公司找上門來討錢。

當退休後沒有收入的情況下,對成年子女出狀況的耐受度就更會是問題。

6. 提早退休的心理健康問題

版主關站前最後一篇文章提到,回想以前的工作,內心還是傷痕累累,老是被長官找麻煩,他總覺得是不是因為自己是個不行的人,所以才不斷被交辦困難磨人的工作,以致到了後來身心無法負荷,最後自願去接受優退、乾脆就退休了。5年了,他心裡還掛著這個傷痕。

我後來在其他美國人提早退休的分享中看到,即便是自己有準備而提早退休,內心也可能在意別人隱約的眼光,不知道旁人是不是會覺得自己因為沒有辦法成為職場的主流,無法社會化得很好,所以才被排擠,如果工作如魚得水,又何必提早退休?看似自我的美國人,也還是有提到這樣的心理障礙。

不管是自願或是非自願,提早退休的心理健康,都需要相當的心理強度。

7. 每個人條件不同,別只看表面風光

的確有些案例,你會看到年紀輕輕就提早退休當奶爸,或是強調提早退休省省的也能到處玩,聽起來似乎很不錯,但是要注意故事背後還有沒有故事

有些人可能跟我一樣另一半還在上班,雖說是財務各自獨立,心理面還是感覺萬一如何是有備胎的。(雖然也可能是互相的負債。)

有些人可能是未來有遺產可繼承,現在少份收入影響不大。以台北市來說,房價漲成這樣,出生就不必工作的人多得是。

有些人看起來到處玩,但是斜槓收入已可補貼大半、甚至全部的生活費。這樣的故事誠然激勵人心,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本事?

並不是每個人都會老實說出來故事背後的故事,常常我們只會看到搏版面、吸睛的那一面。

退休金不夠,提早退休靠投資賺生活費可行嗎?

回到退休金沒存夠,想退休專心投資這件事。

首先,因為最近AI飆股賺100多萬以上的人,網路查一查就知道,比比皆是,真的是因為自己操作股票很厲害的機率很低。

再來,就算覺得登出職場後可以專心研究,功力會大增,也要理智想想,對手是誰?股票長期投資是支持好公司經營,但是短期操作其實和賭博沒有兩樣,要賺錢表示要有不少比你不聰明的人輸錢給你,你才有機會把錢賺到手上。以台股來說,除了和我們一樣的散戶之外,要面對的更大的勢力是三大法人,外資、自營商、投信,真心相信自己土法煉鋼就能和這些高手對槓?

這也是為什麼不少人筆記做很多,卻總是賺小賠大的原因,據我聽聞,有教授級的老手,操作股票破產好幾次了,到最後妻離子散。

就算覺得自己野心不大,只是想領股息退休,也務必別算得很剛好,最常聽到的想法是每月有5萬元配息就可以退休,但是,就算通貨膨脹率只有2%,20年後的5萬元,也會變薄成只是相當於現在的33,649元。還要想到,提早退休可領的勞保、勞退、公保金額也會比較少

我為什麼不建議貿然提早退休?大部分來問我關於提早退休意見的朋友,都沒有經過仔細評估,只是憑感覺,和大家分享真實的故事,要提早退休需要經過仔細的計畫,建議用4%法則計算清楚,而退休後的生活重心、長輩照顧、退休金預算控制、家人相處、心理面罣礙的事,這些事都要管理安排好,才能有順暢的退休人生。

*提醒!本文僅為個人投資見解與心得,不得作爲任何交易之依據及獲利之保證,是否合用請自行評估。

50+及專欄作者皆無成立報明牌、存股、飆股等投資Line群組和社團,請小心遠離詐騙!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