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已不是新聞。但《50+》研究發現一個驚人的數字:這20年來,台灣百歲人瑞竟成長了8倍!以前的百歲人瑞,生活是什麼樣貌?新一代的百歲人瑞,又有什麼不同?
你是否曾想像,自己活到百歲,會是什麼模樣?
縱使許多人說:「我並不想活那麼久。」但百歲人瑞快速增加,已是台灣的現實。
根據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統計,截至2024年9月,全台百歲以上人瑞共5,542人。對比10年前,2014年時全台人瑞為2,525人,人數僅為一半;再往前至2004年,僅有713人。20年來,百歲人瑞數量提升近8倍。
根據最新統計,台灣百歲人瑞數量是20年前的近8倍,達歷史新高。
近百歲人瑞的樣貌,也與過去的老病形象不同,愈來愈健康、甚至強大。
2025年雙北世壯運賽場上,104歲選手林友茂步伐穩健、思緒清晰,曾獲金氏世界紀錄全球最年長羽球選手;97歲選手唐成瑤奪得游泳、田徑等5項比賽冠軍,興奮的笑容比金牌還閃亮。而同一時間,95歲選手陳彥地拿下100公尺、50公尺仰式金牌,而且他是直到3年前,才第一次參加全國分齡游泳錦標賽。
104歲羽球選手林友茂說起話來中氣十足,還每週打羽球,是許多人嚮往的健康長壽代表。(圖片來源:葉琳喬攝)
97歲唐成瑤在世壯運相當搶眼,一舉拿下5面金牌。(圖片來源:Rebca Wang攝)
此外,百歲仍持續學習進修,也成為新趨勢。
例如,99歲的針灸專家、包青天的後代包英敏曾在美國開業,近年回台灣居住。今年報名了康寧大學AI健康管理師,不僅上課全勤,還順利取得證照。醫學院畢業的她,在百歲後仍持續進修,專業更上一層樓。
99歲的針灸專家包英敏,在今(2025)年取得康寧大學AI健康管理師證照。(圖片來源:影巷26號攝)
長壽是福還是孤獨?攝影師記錄全台人瑞
活躍老化,其實是這十幾年來的新現象。
2010年,攝影師張國耀曾以3年多時間走訪全台百歲人瑞,忠實記錄下他們的生活樣貌,完成《百歲》系列作品。15年前,當時作為少數走訪全台人瑞的人,他的感觸是悲傷的。
拍攝約150位長者後,他的結論是:長命百歲是一種祝福,活到百歲卻是一種孤獨。
「孤獨的長輩大概佔一半。」他觀察,特別是另一半或子女已離世者,孤獨感特別重。
他曾遇過一對人瑞姊妹,因姊姊自殺離世而來不及拍攝。「很諷刺的是,我是在妹妹家裡看到一則新聞剪報。裡面說,姊姊剛動完一個重大醫療突破的手術。」
後來,家人才告訴他,這位姊姊原本就不想活了。「因為她覺得已經活夠了,所以她是透過絕食,讓自己餓死。」他感慨:「所以這很矛盾啊,搞不好動手術時,她就不想活了,但是醫生覺得可以試試看,家人也希望她再活久一點。醫學上的突破,對她來說可能是一種精神折磨。」(相關閱讀:與你有關的服務|不想插管延命,現在就要簽!50歲後必知的預立醫療決定是什麼?諮商費用多少?和DNR有什麼差異?)
另一方面,他也觀察到,長者是否快樂,跟是否擁有高品質的人際互動有關。「有些長輩給我的感覺是已經很久沒人去看他們。」就算同住在一個屋簷下,不代表長輩和下一代之間有情感聯繫。「因為阿公、阿嬤講台語,年輕人可能都聽不懂。只會覺得家裡有個老人,但是沒有太多互動。」
15年前(2010年),攝影師張國耀走訪全台人瑞拍攝《百歲》系列作品。當時,他觀察到的人瑞以孤獨者居多。(圖片來源:《百歲》系列作品,張國耀提供)
張國耀觀察,對一些長輩來說,「長命百歲」不見得是美好祝福,也可能是在病榻上無奈過完餘生。(圖片來源:《百歲》系列作品,張國耀提供)
張國耀拍攝的人瑞夫妻,與心愛的伴侶相守到老,是當時難得見到的畫面。(圖片來源:《百歲》系列作品,張國耀提供)
張國耀拍下的103歲陳爺爺(拍攝時年齡),陳爺爺是陸軍退休將軍,牆上懸掛的照片是已過世的另一半。(圖片來源:《百歲》系列作品,張國耀提供)
健康又快樂的新一代長者 如何「超越老化」?
20年的時間,為何台灣的人瑞從孤獨走向活躍,老病走向健康?
醫療的進步,功不可沒。以對健康威脅最大的癌症來說,根據台灣癌症登記中心數據,台灣罹癌病人5年存活率已從2004~2008年的49.64%上升為2018~2022年的62.9%,顯示治療水準逐漸提高。
政策的影響,也促進活躍老化。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詹鼎正指出,除了個人健康意識抬頭,從國家層級推動的國民健康篩檢、慢性病管理、長照政策,以及公共衛生和社會福利的進步都有幫助。
以國健署推動的ICOPE(長者整合性照護指引)為例;可透過評估長者的認知功能、行動能力、營養狀況、視力、聽力、憂鬱情況等6大指標,及早發現潛在問題並適度介入,提升長者的生活品質。
展望未來,「健康台灣」政策裡,為了慢性病管理的「888計畫」,預計將以8年時間,將8成罹患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病患加入照護網,讓8成加入照護網的民眾都接受生活習慣諮商,並讓三高控制率達到8成,也將預期減少因三高造成失能、死亡的機率。(相關閱讀:與你有關的政策|台灣人不健康餘命長達8年!如何減少生病,快樂增加?「健康台灣」怎麼做?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副召集人陳志鴻專訪)
而科技發展、樂活意識興起,手機、網路的普及為長者也帶來改變,生命豐富了、與人的連結增加了,生活也更有意義。80歲的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笑說,自己每天看YouTube影片學歷史詩詞、與親友傳LINE,儘管退休還是忙得不亦樂乎。他的生活風格,已是許多現代長者的縮影。
國衛院台灣百歲老人研究:成功老化的人, 有哪些共通特質?
到底,健康快樂到百歲的人有哪些共同的特質?
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助研究員嚴嘉明從2022年開始「台灣地區百歲老人成功老化模式」研究,邀請長輩自述生命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