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失眠?精神科醫師陳嬿伊:給中年後的4個好眠建議,養出減壓又好睡體質

如何不失眠?精神科醫師陳嬿伊:給中年後的4個好眠建議,養出減壓又好睡體質
如何不失眠?精神科醫師陳嬿伊:給中年後的4個好眠建議,養出減壓又好睡體質
2025.05.29
20,267
作者|50+整合企劃
責任編輯|50+整合企劃

如何不失眠?精神科醫師陳嬿伊:給中年後的4個好眠建議,養出減壓又好睡體質

作者|50+整合企劃 2025.05.29

責任編輯|50+整合企劃20,267

文章用聽的
00:00 07:05 1

文/50+整合企劃

隨著年紀漸長,睡不好似乎成了許多人的共同困擾。尤其40歲後面對生理功能開始衰退與三明治族的壓力,容易導致壓力、失眠,精神科醫師陳嬿伊分享四招,從生活習慣到飲食營養有感改善睡眠困擾。

年過40後,白天總覺得疲憊不堪,但晚上躺在床上卻輾轉難眠;好不容易睡著了,半夜又總是會醒來,之後就再也無法安穩入睡、一覺到天亮。對於許多50+的人來說,能夠睡好覺已經是羨慕又奢侈的事。

但許多人還是會認為,睡不好不是大問題,白天精神不好吃個B群或是喝咖啡就好了,但微煦心靈診所院長陳嬿伊醫師表示,若是長期忽視睡眠問題,容易免疫力下降、記憶力衰退,甚至引發憂鬱、焦慮、恐慌等身心健康問題。

壓力是睡不好主因,睡眠困擾自我評估

精神科醫師陳嬿伊表示,睡眠問題成因複雜,排除生理及疾病因素,壓力是最主要的原因。精神科醫師陳嬿伊表示,睡眠問題成因複雜,排除生理及疾病因素,壓力是最主要的原因。

她表示,在身心科門診中最常見的就是睡眠困擾,大家常在問失眠怎麼辦?其實影響睡眠品質的因素十分複雜,但除了生理或精神疾病因素,大致上都是外在的壓力導致。尤其是年齡40歲以上的中年人,許多人正處於所謂的「三明治族群」階段,上有長輩需要照顧,下有子女需要管教,同時還面臨工作轉職或退休規劃等壓力。除此之外,此一階段也會面臨更年期荷爾蒙的變化,都會影響情緒,甚至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等,導致睡眠品質變差。

那麼要如何評估是否已有睡眠困擾問題?陳嬿伊表示,可以從以下幾點觀察:

一、一個晚上醒來次數超過兩次以上

二、睡眠長度少於6小時

三、中間醒來後要等半個小時以上才能入睡

四、一週有三天以上都在做夢,且是有壓力的惡夢

以上1~3項發生的頻率一週超過三天以上或有第四項的情況,就是代表已經有了睡眠問題。陳嬿伊也進一步說明,「此外有些人一定要睡到12個小時以上才覺得有休息到,或是回籠覺會睡超過一小時,也會讓睡眠品質出問題,身體並沒有得到真正的休息和修復。」

建立改善睡眠的四個好習慣

如何改善睡眠,養出良好睡眠習慣?陳嬿伊提供幾招建議,幫助達成一夜好眠。

1. 建立良好的睡眠結構:要有規律作息且確保每天有6到8小時的睡眠時間

2. 培養規律的運動習慣:一週至少三次,但要避免睡前劇烈運動。

3. 規劃給自己紓壓放鬆的時間:例如睡前30分鐘留給自己做一些冥想、放鬆等練習,同時也要培養自己的興趣及嗜好,嘗試紓解壓力。

4. 補充助眠食物:中午後避免攝取咖啡因的飲料,多吃新鮮蔬果、全穀雜糧等健康飲食,培養腸道好菌,讓腸道菌相平衡,就能夠促使新陳代謝、神經與免疫功能更健康。

壓力大、睡不好,其實和消化道菌叢大有關係

近年許多研究發現,腸道細菌與睡眠品質息息相關,「菌-腸-腦軸」觀念提及腸道與大腦之間,透過迷走神經,使腸道神經系統與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得以相連接,而腸道中的細菌在此通訊途徑發揮關鍵作用。

陳嬿伊解釋,腸道製造的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對於情緒和睡眠調節至關重要,「當腸道不健康時,製造血清素、多巴胺的原料不足,如此一來,情緒容易失調,自然就會影響睡眠。而睡眠品質差也會造成大腦神經失調導致消化道菌叢失調,兩者是相互影響。」

腸道和腦部之間有「菌腸腦軸」,睡眠品質差會造成大腦神經失調,導致消化道菌叢失衡。腸道和腦部之間有「菌腸腦軸」,睡眠品質差會造成大腦神經失調,導致消化道菌叢失衡。

也因此,維持消化道菌叢平衡,有助於消化道保健,也能幫助身體養成輕鬆好眠的體質。陳嬿伊分享,現在有特定針對睡眠的益生菌PS150睏寶菌株,可以改善難入睡、淺眠、睡醒精神不濟等困擾,幫助身體養成輕鬆好眠的體質。另外,PS128快樂益生菌能幫助調節血清素、多巴胺,進而改善情緒,幫助放鬆入睡。

PS150睏寶菌株經科學實證,能有效縮短入睡時間、增加睡眠長度,以及減少睡眠期間醒來的次數。PS150睏寶菌株經科學實證,能有效縮短入睡時間、增加睡眠長度,以及減少睡眠期間醒來的次數。

陳嬿伊醫師也提醒,選擇益生菌保健品時,應特別留意菌株是否具備專利保障,以及是否為經科學實證、具體數據支持的機能菌株,才能真正從體內調節、有效打造良好的睡眠品質。例如剛提到的PS150睏寶菌株 與PS128快樂菌株,為專為睡眠調節設計的雙舒眠菌株,不僅通過28國國際專利認證、發表於35篇國際期刊,更累積超過50項臨床與科學實驗數據支持,好菌株經得起時間與實證的考驗,是提升保健效果的重要關鍵。

40歲以上族群的睡眠問題複雜且多元,需要從生活作息、壓力管理、飲食調整並且適當補充益生菌等多方面著手。陳嬿伊強調,最重要的還是要學會好好照顧自己,才能循序漸進改善睡眠,讓身心真正放鬆。

 

《info》

更多PS150睏寶菌株介紹: https://pse.is/7lzw150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