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50+》編輯部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王美珍
編按:為了維持健康與良好體態,許多人認為應該減少油脂攝取,甚至盡量不吃油。然而,《50+》Podcast節目《50+TALK》曾訪問營養學博士吳映蓉,她指出,油脂不僅是身體能量的來源,還能幫助脂溶性維生素A、D、E、K的吸收,缺乏適量的好油脂反而會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哪些油該避免?哪些油對健康有益?以下整理出3種應該遠離的油品,以及3種她推薦的健康好油。
這3種油 少吃為妙
1. 冷藏後會凝固的油
吳映蓉指出,常見的牛油、豬油、奶油及椰子油等,屬於飽和脂肪酸,其結構呈直線、不具彈性,因此在低溫下容易凝固。這類油品通常不易變質且耐高溫,但若攝取過多,可能導致壞膽固醇升高,引起血管阻塞。(相關閱讀:吃對可清除血管斑塊,防止堵塞!5個飲食重點,降低壞膽固醇、保持血管暢通)
2. 反式脂肪含量高的油
反式脂肪主要來自部分氫化植物油,例如人造奶油、酥油等,這類油品經過加工處理以提高穩定性,常見於速食、烘焙食品及加工食品中。反式脂肪已被證實會增加壞膽固醇(LDL),降低好膽固醇(HDL)。
3. 重複煎炸過的油
許多小吃攤、炸物店會反覆使用同一鍋油,但油脂在高溫下長時間受熱,容易產生有害身體健康的氧化物與自由基,增加罹患癌症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應避免食用回鍋油。
這3種油 有益健康
1. 苦茶油
苦茶油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9),結構穩定,烹飪時不易產生氧化物,發菸點滴,因此是烹調時的理想選擇。它能有效抗發炎及降低壞膽固醇,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適合炒、煎、炸等各種料理方式。
2. 橄欖油
橄欖油依加工方式可分為3類:
首先,初榨橄欖油未經化學加工,保留豐富的抗氧化物質與天然香氣,最適合用於涼拌或料理後淋上提升風味,不建議高溫烹調。
其次,精製橄欖油經過化學與物理過濾處理,發煙點較高但營養價值較低,適合高溫烹調,建議與初榨橄欖油搭配使用。
最後,市面上常見的橄欖油(Olive Oil)則是初榨與精製橄欖油的混合品,適用於一般炒菜。
3. 芥花油
芥花油同樣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且其飽和脂肪含量較低,能幫助降低壞膽固醇,維持心血管健康。其發煙點適中,適合日常的煎炒料理。
吳映蓉補充,選擇油品時,應優先考慮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油類。此外,油品應存放於陰涼處,避免長時間曝露於光線或高溫環境,以確保其品質不變質。選擇適當的食用油,不僅能提升料理風味,也能為健康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