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能安心花錢嗎?若無法比工作時更捨得,至少別變窮!退休金、投資報酬率、理財工具怎麼準備?

最基本的退休生活,該如何規畫?
最基本的退休生活,該如何規畫?
2025.03.16
32,069
作者|50+選讀
責任編輯|吳丹華

最基本的退休生活,該如何規畫?

作者|50+選讀 2025.03.16

責任編輯|吳丹華32,069

文章用聽的
00:00 07:36 1

文/施昇輝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吳丹華

編按:想幾歲退休?退休金該準備多少錢?退休後每月花費為何?施昇輝針對台灣民眾對退休金準備的調查,提出了4個提醒。從退休金額、投資報酬率分別該設定多少,又該選擇什麼理財工具,以及關於退休後用錢的觀念,分享他的看法。

2021年1月底,我受邀在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所主辦的「壯世代經濟安頓大調查記者會」上,負責10分鐘的理財分享。我就這份調查的4大結果,提出了我的看法:

調查1. 大家希望57.4歲退休,但實際的平均退休年齡是64.8歲。

我認為大家希望的年齡「太不切實際」。很多人都把「年齡」作為退休的目標,但我認為應該要以「財務條件」來規畫才合理。或許到了希望退休的年齡,但根本沒有可依賴的財務條件,你敢退休嗎?反之,你年紀輕輕就符合這些條件,你什麼時候都可以退休。

調查2. 願意為退休人生開始準備的年齡在42.8~45.9歲。

我認為「太晚了」。現在大家都可能很長壽,但能工作的時間卻因為AI人工智慧的發達而可能變得很短,說不定你45~50歲就失業了,所以在40歲之後才開始準備,真的很可能完全來不及了。我唯一的建議是:年輕人一定「理財要趁早」、中年人「永不嫌遲」,換句話說,就是「事不宜遲,現在就做」。(相關閱讀:嫺人專欄|如果你像陳嘉玲,40多歲仍只有百萬存款……50歲前的理財黃金期,7件事增加退休金水位

調查3. 退休花費每月3.3萬元。

我認為「太少了」。我和另一位理財專家夏韻芬都認為,退休後應該要比退休前更捨得花錢。以往節衣縮食養育全家是不得已,退休後如果還過得更清苦,就枉來人世走一遭了。任何退休準備,都該是為了未來更好的生活品質

調查4. 需要的退休金約為967萬~1,298萬元。

我認為是「差不多的」。或許你認為餘命如果有50年,這一點錢只夠每年花20萬元左右,不就跟我對於調查三的看法有所矛盾嗎?其實不然,如果你透過安全穩當的投資,一年確定有5%報酬率,這個金額能讓你安心退休。

退休後如何做到「不窮」?4個關鍵建議

接下來,我則是針對4大調查主題提供了些建議。

1. 退休金額:沒出國的話,一年至少需要50萬

在不必負擔子女教養費用的前提下,至少需要準備「未來每年生活費」的22。以我和太太為例,在沒有出國旅遊的情形下,一年至少需要50萬元,才能擁有基本的生活水準,所以需要準備到1,100萬元。拿1,000萬元來投資年報酬率5%的金融商品,就能賺到50萬元的生活費,另外的100萬元則作為生活緊急預備金。

如果每年都想出國玩,退休金額當然就不止這些。如果保險買不夠、房貸尚未付清,甚至還在租房子,都必須把這些支出估計進去

2. 理財工具:千萬別選定存,會越存越窮

除了生活緊急預備金之外,有錢的話絕對不該拿去銀行定存,因為現在的定存利率太低了,低到無法對抗通貨膨脹率,存定存只會讓你越存越窮。

找到可以給你「確定收入」的金融商品,例如每年都有穩定配息,股息殖利率又至少能打敗通貨膨脹率,且該公司大到不會倒的股票。許多結合儲蓄或投資的保險或許也有這種功能,但會造成嚴重的資金排擠效果,這對退休生活品質是非常不利的。

任何希望透過賺價差來取得「期望收入」的金融商品都不適合,因為退休之後是絕對不可以賠錢的

3. 年報酬率:5%為目標,非常合理

承上所述,既然要是「確定收入」,所以對年報酬率的期望當然不可能很高。因為高報酬必然伴隨著高風險,反之要追求低風險,只能接受低報酬。

我認為年報酬率目標5%是非常合理,也一定可以做到的。例如目前台股中,很多金融股和標榜高股息的ETF(指數型基金),都能讓你得到至少5%以上的股息殖利率。(相關閱讀:50歲投資來得及!政大商學院副院長周冠男:奉行「躺平理財法」,少做事反而錢變多

4. 金融素養:一知半解,不如不要懂

關於這一點,我和許多專家持完全相反的看法。我認為根本不需要太專業的金融素養,因為「無知不可怕,一知半解最可怕」。退休之後努力吸收金融知識,圖的多半是多賺一點「期望收入」。但這種一分耕耘,不一定會得到一分收獲,甚至還有可能誤以為自己什麼都懂,其實都只是懂皮毛,這樣風險反而更大。

此時,也不該追求「長期」複利效果,因為此時要開心花錢,而不是努力賺錢。更重要的,是千萬不要落得「人在天堂,錢在銀行」的下場,也要記得「花掉的是財產,花不掉的是遺產」

退休之後,只要做到「不窮」就夠了,再加上「不病」、「不無聊」,就一定能夠擁有樂活的第三人生。

(本文摘自施昇輝著,《樂活大叔的幸福本事:施昇輝的第三人生進階提案》,今周刊出版)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