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骨質疏鬆怎麼吃?醫師、營養師、90歲高齡登山家的3個建議

根據研究,腸道健康與預防骨質疏鬆息息相關,而想維持腸道健康,不妨來點優格。
根據研究,腸道健康與預防骨質疏鬆息息相關,而想維持腸道健康,不妨來點優格。
2025.02.27
23,526
作者|林芳如
責任編輯|王美珍

根據研究,腸道健康與預防骨質疏鬆息息相關,而想維持腸道健康,不妨來點優格。

作者|林芳如 2025.02.27

責任編輯|王美珍23,526

文章用聽的
00:00 07:50 1

文/《50+》編輯部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王美珍

編按:中年後怎麼吃,才能有效預防骨質疏鬆?日本登山家三浦雄一郎在80歲時依然擁有20歲年輕人的骨質密度,90歲高齡更成功登頂富士山,他的飲食秘訣與家傳的營養飲品密切相關。而營養學專家吳映蓉、翁德志、李芷薇指出,研究顯示腸道菌與骨質健康有著重要的關聯,可以多吃優酪乳。此外,補充鈣質更是預防骨質疏鬆的關鍵,但該如何攝取才足夠?婦產科醫師周輝政也提供了具體建議與指引。

隨著年齡增長,骨質疏鬆成為高齡者健康的一大挑戰。如何透過飲食預防骨質流失,維持骨骼健康,是許多人關心的課題。本文整理醫師、營養師、日本高齡登山家的見解,傳授高齡者如何透過合理的飲食安排與營養補充,預防骨質疏鬆。

1. 以家傳飲品補充鈣和蛋白質、早餐吃牛排

在70歲、75歲和80歲三度挑戰聖母峰並成功登頂的三浦雄一郎,不僅是日本登山界的傳奇,更展現了同齡人難以企及的健康與體能。然而,他並非從年輕到老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年輕時,他曾是滑雪選手,但退役後因暴飲暴食,體重飆升至90公斤,因此罹患多種慢性病,甚至被醫師警告可能需要依賴洗腎維生。(相關閱讀:如何在76歲擁有和20歲年輕人一樣的骨質密度?日本登山家三浦雄一郎的養骨秘訣和走路法

65歲時,三浦決心在5年內挑戰聖母峰,並成功實現目標。更令人驚訝的是,80歲的他竟然擁有接近20歲年輕人的骨質密度,甚至在90歲高齡時仍能成功登上富士山。這一切都得歸功於他從父親身上學到的飲食與生活秘訣。

三浦的父親同樣是知名登山家,90歲後仍持續挑戰極限。他每日早餐後飲用自製飲料,將牛奶、優格、芝麻粉、黃豆粉、蜂蜜及醋醃蛋混合,用以補充蛋白質、鈣質、礦物質和益生菌。三浦效仿父親,每天飲用此飲料。此外,他經常攝取納豆、優格、泡菜等發酵食品,並在早餐時吃牛排補充蛋白質與元氣。他相信肉類對於蛋白質的攝取不可或缺,同時帶來滿足感。在主食方面,他則選擇糙米和全穀麵包,以增加膳食纖維與維生素的攝取。

75歲時,三浦因滑雪摔倒導致大腿與骨盆骨折,甚至被警告可能癱瘓或需以輪椅代步。然而,他回想起父親的飲食習慣,將雞肉、鮭魚、生薑、大蒜與蔬菜放入壓力鍋中燉煮,直到骨頭柔軟可食,每天三餐當主食。一段時間後,他不僅康復,骨密度更達到年輕人的水準。

2. 常吃優格與優酪乳

吳映蓉、翁德志、李芷薇於《腸道菌對了身心就健康!營養學專家的護腸飲食全指南》一書中提到,穩定腸道菌可以促進骨骼健康。

在人體研究中,科學家發現益生菌能改善骨密度,降低骨折風險;動物實驗則顯示,調節腸道菌群可提升骨質含量。因此,學者推測,未來或許能透過腸道菌群的調整來預防或治療骨質疏鬆症。

雖然腸道與骨骼看似無關,但腸道菌能透過多種機制影響骨骼健康。腸道菌不僅能調節營養素的吸收與代謝,還可透過影響荷爾蒙、免疫系統及抑制發炎反應來維護骨骼強度。因此,維持穩定的腸道菌相對於骨骼健康至關重要。

想同時穩定腸道菌與促進骨骼健康,優格與優酪乳是不可錯過的好選擇。這些發酵乳品富含鈣、鎂、蛋白質,能促進骨質合成;同時含有益生菌與益生質,能協助平衡腸道菌群。研究顯示,經常食用優格與優酪乳的人,骨密度較高,骨折風險也明顯降低。

營養師建議,將無糖優格或優酪乳納入日常飲食,例如當成點心、飲品或沙拉醬替代品。透過這些簡單的飲食調整,不僅能增強骨骼健康,也能輕鬆維護腸道菌群的穩定性,達到雙重保健效果。

3. 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

婦產科醫師周輝政指出,透過食物或營養補充品攝取足夠的鈣和維生素D,有助於減緩骨質流失。根據WHO(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停經後婦女每天應攝取1,300毫克的鈣,最好由乳製品、蔬菜等食物中獲取。

此外,50~60歲婦女每日需要400 IU維生素D,超過65歲需600 IU,若已有骨質疏鬆,則需增加至800 IU。維生素D的來源包括陽光、富含維生素D的乳製品、穀類、蛋黃、肝臟及海魚。

雖然看似容易,但國內調查顯示,國人平均每日鈣質攝取量僅約500毫克,遠低於建議值,因此需注意選擇高鈣食材或補充鈣片。補鈣時若有便秘問題,可多喝水或同時補充鎂,因為鎂不僅是造骨的重要元素,還能改善便秘。

維生素D攝取也常被忽略,許多人以為曬太陽即可補充,但因日常生活多數時間在室內,加上防曬措施,導致體內維生素D不足。因此,建議停經前後婦女應檢測血液中的維生素D濃度,或直接補充營養品。由於法規限制,國內維生素D補充劑劑量多為400 IU,需視需求徵詢醫師意見適量補充,以維持骨骼健康。

Info

【健康台灣:超高齡社會的全新解方論壇】

如何成為「一直健康的人」?

2025,是台灣超高齡社會元年。國人平均壽命約80歲,但「不健康餘命」卻高達8年。 從你開始,可以做出改變!

《50+》響應政府健康台灣願景,舉辦 「健康台灣:超高齡社會的全新解方論壇」,從五大最重要面向: 醫療、政策、慢性病、免疫力、心靈,最重磅權威專家齊聚,提供新解方。 讓你活出健康底氣,心裡更有盼望!

點此報名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