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後該如何吃才能加速骨頭修復、避開什麼才不會影響復原?醫師重點提醒

骨折後該如何吃才能加速骨頭修復、避開什麼才不會影響復原?醫師重點提醒
2024.10.11
25,840

2024.10.11

25,840

文章用聽的
00:00 05:51 1

文/優活健康網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吳丹華

編按:骨折後如何快速康復?醫師提醒骨折治療的4大關鍵原則。飲食注意特定營養的補充、加上適時復健能加速骨頭癒合,避免關節僵硬與疼痛。同時要避免抽菸、過量咖啡因和脹氣食物,以利康復。

22歲李先生騎機車分神與對向汽車對撞,導致雙手腕遠端橈骨骨折,及左大腿外踝粉碎性骨折,骨科醫師立即為其進行開放性復位固定手術,手術後患肢即開始接受不同階段之復健,在受傷後5個月完全恢復原本的工作能力。醫師提醒,骨折應進行骨頭復位固定、護具輔助、營養保健及復健運動等治療原則,更警告3點飲食禁忌千萬別碰。

郭綜合醫院骨科醫師洪柏聖表示,台灣城市道路擁擠、車禍層出不窮,用路人常見創傷中又以骨折為大宗;加上超高齡化社會即將到來,長者不小心跌倒也易致骨折的發生,因此骨折的治療及復健需求越來越被重視。(相關閱讀:髖部骨折死亡率不輸重症!詹鼎正:做對日常5件小事,預防骨質疏鬆

骨折治療4大原則

洪柏聖指出,若民眾遭受到外傷骨折,送到醫院接受治療,在治療階段上需把握以下原則:

1. 適當的復位與固定

骨折的治療大致分為閉鎖式復位固定和開放性復位固定。除了少數狀況如小孩骨折、位移不嚴重或年長無法手術患者之骨折,會使用閉鎖式復位固定外;大部分都會打開傷口進行骨折的復位固定,並使用骨板或骨釘固定患處,使用互鎖式骨板通常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另外也可使用填充物幫助骨折癒合,如:合成人工骨、去礦化骨基質(DBM)等。

2. 護具保護患部

骨折患者在手術後,必須遵照醫師指示,使用護具或輔具保護患肢並用以日常移動,不可大意提早除去護具或下肢負重,否則容易使患處二度受傷,須謹慎小心。

3. 攝取幫助骨頭修復的營養素

在營養補充方面,鈣質及蛋白質,為骨頭生成及傷口癒合需要的重要成分,建議適度補充:

(1)蛋白質

蛋白質可以幫助骨骼肌肉生長,可從肉類及蛋類中適度攝取優質蛋白質,或飲用高蛋白營養補充品。

(2)鈣質

鈣質是骨頭生成的主要元素,可攝取奶類、起司、乳酪或芝麻等富含鈣質的食物。

(3)礦物質及維生素

磷、鉀、維生素C及維生素K等,皆為骨骼生成必須之物質,可從五穀雜糧及各類蔬果中攝取

4. 開始適度復健,回復骨頭功能

骨折患者在患肢接受手術或護具保護等初步治療後,應立即接受復健治療,可以減少患處水腫、關節沾黏及降低疼痛,待骨痂初步生成之後,就能開始進行被動性運動及「等長收縮運動」 (isometric exercise),可幫助關節保持靈活、避免攣縮,再來可進一步開始主動性運動及「等張收縮運動」(isotonic exercise)以訓練肌肉力量,從而漸漸回復往日功能。(相關閱讀:脊椎壓迫性骨折易被忽略,10人中有6位不自知!醫師:每天練腳跟與縮肚臍,可防骨質疏鬆

骨折術後飲食禁忌

此外,洪柏聖特別提醒,骨折術後飲食禁忌如下,建議能不碰就不碰:

× 抽菸或二手菸

香菸中的尼古丁物質,會影響骨骼及傷口癒合。

× 過量的咖啡因攝取

建議一天勿攝取超過300毫克的咖啡因,會影響鈣質吸收,進而影響骨頭癒合。

× 易引發脹氣食物

一開始不方便行動,腸胃蠕動不良,如吃了易脹氣食物,可能更顯不適。

而許多民眾認為骨折手術後應好好休養,能不動就別動。但根據衛福部南投醫院的骨折術後建議,其實骨折術後的復健相當重要,能夠減少患肢疼痛及復原的時間,也能避免組織沾黏的機率,適當進行復健運動可有效加速康復。

(本文轉載自《優活健康網》,作者為馮逸華,原文標題為〈骨折吃什麼才能加速骨頭修復?醫:除了補鈣、蛋白質⋯別忽略「它」〉)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