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芳如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王美珍
編按:一走路就膝蓋痛,問題的源頭,可能出自走路的姿勢。具備運動醫學背景的健身教練Eric指出,膝蓋磨損、腰痠背痛等中高齡群體常見的問題,可能和臀肌失能有關,這不僅會使得走路的姿勢錯誤,還會引起一連串身體病痛。他提出4個改善之道,不妨嘗試。(本文出自《50+週刊》:如何練出有力的腳?從大腿、小腿到足底的不跌倒訓練手冊)
從一個人的走路姿勢,可以看出身體某些部位出了問題。
健身教練、運動訓練讀書會創辦人Eric畢業自中國醫藥大學運動醫學系,他說,步行能力比較差的人,臀部通常特別扁。
「正面不一定看得出來,但是轉到側面就很明顯。」Eric說,臀部正面看起來有肉,未必是臀肌,也可能是脂肪,所以要從側面看比較準。
走路姿勢錯誤 可能是引起下背痛、膝關節磨損
當負責把身體打直的臀大肌變弱了,負責把大腿外展、擁有張力的臀中肌也變弱了,就會形成臀肌失能,不僅影響走路姿勢和速度,也可能引起下背痛、膝關節磨損等問題。Eric歸納出3種中高齡群體常見的錯誤步態和影響:
1. 身體前傾像釣魚竿
有些人走路時,頭部和上半身會往前、往下彎,當頭一直往下掉,脊椎背後的肌肉會呈彎曲狀態,就像被拉得很緊繃的釣魚竿。
這類人的下背肌普遍強壯,但因過度使用,常感腰痠。相對地,由於臀大肌無力,他們走路比較不會靠後側屁股推進,並且經常駝背。
改善的方法,就是把身體挺回來。Eric說:「臀肌掌管上半身跟下半身,只要把身體站正,釣魚竿(脊椎)就不會一直受到牽制。」
2. 過度使用前側肌肉
第2種常見的錯誤姿勢,是過度使用前側肌肉。
人體的腰椎,有一塊負責保持身體上下連結的肌肉,稱為髂腰肌。當我們坐著的時候,髂腰肌呈縮短狀態(L狀)。
經常久坐的人,即使從椅子上起身,髂腰肌往往仍處於縮短狀態,這會抑制臀部用力。由於後側無力,走路時只好用大腿前側帶動身體。結果,小腿一直往前踢,腿向上抬的高度也不夠,鞋子常常拖在地上。
這樣的走路方式,膝蓋使用頻率會比髖關節、骨盆多,膝蓋的耗損跟著變高,容易導致膝關節退化、積水等問題。Eric說:「請他們膝蓋打直,摸膝關節周圍,常常會有點軟軟、泡泡的,可能是膝關節內部開始有一點積水、慢性發炎。」 (相關閱讀:突然膝蓋痛、膝蓋腫、蹲不下去?膝蓋積水的4個症狀,如何治療趕快好?)
一走路膝蓋就不舒服,讓人更不想走路,因為他們每走一步,都覺得是膝蓋的問題,但其實真正的問題出在臀部肌肉。
臀肌的弱化作用,導致其前後側不平衡,前側強壯,後側衰弱。改善方式,就是恢復後側肌肉的參與。
3. 走路左右搖晃
走路左右搖晃,和臀中肌失能有關。
臀中肌在臀部側面,臀中肌衰弱,骨盆易歪斜。從背後看,會明顯看到這個人走路時左搖右晃。Eric說:「腰本來在中間,被左右拉,容易導致下背受損,椎間盤有一些狀況。」
4個建議 改善走路姿勢
步態錯誤,如何改善?Eric提供4個建議:
1. 多做單腳訓練
想改善步態,可多做單腳訓練。Eric說:「走路是單腳輪流移動,所以單腳訓練可以幫助訓練走路姿勢,例如金雞獨立的姿勢,一隻腳抬起來屈髖,一隻腳伸直,這是比較初階的訓練。」
此外,弓箭步、分腿蹲、側蹲等單腳訓練,也有幫助。
2. 多走路和爬樓梯
有步態障礙的人,通常很少走路,愈不常走,就愈不擅長,也愈無法建立強壯且平衡的肌肉。
因此,Eric建議多走路,也可以走樓梯練習讓臀部發力。他說:「剛開始可能會有點痛,但沒有肌肉是獨立存在的,走樓梯會整合到大腿後方的肌肉,久了之後,屁股也會變強壯。」
3. 善用腳後跟的力量
腳跟,是力量傳動的源頭。人體腳底板有3個點,支撐的時候一定要踩住,分別是大蹠球部、小蹠球部、足跟。這3點形成支柱,再加上足底筋膜,成為足弓的結構。
Eric指出,腳跟是所有力量傳動的源頭,所以走路的時候,腳跟應該先出力;爬樓梯的時候,每一步都應該是腳跟先發力,往前傳遞到大蹠球部、小蹠球部,腳掌踩穩之後,小腿發力,大腿傳動,臀肌發力。
雖然這樣移動會比較慢,但是每一步都很穩,也能正確運用後側,臀部輸出的效率就會變好。
4. 穿正確的鞋子
穿對鞋子,也會影響走路姿勢。Eric指出,選鞋有4大重點:
首先是鞋跟,它就像是大樓的地基,鞋跟若不正,接下來往上排列都是歪的;鞋跟偏弱,如高跟鞋、滑板鞋,支撐度不足;鞋跟包覆性不足,鞋子開口比較淺,也會影響步態。
其次,楦頭要夠寬,前腳掌才能舒緩、張開,分散衝擊力。因此,不建議穿楦頭太窄、太尖的鞋子。
另外,鞋子的支撐性要好。試著扭轉鞋子,如果很容易變形,沒辦法抗扭轉,表示這雙鞋子支撐性比較弱。
Eric補充,有人會穿跑鞋走路,但其實正規跑鞋不適合日常穿搭,因為跑鞋著重於向前移動,鞋頭通常做得很翹,前半部很軟,不適合走路。
最後,看鞋底。鞋底太高,太厚,太硬,都會影響腳底和地面接觸,讓腳底板的骨頭沒辦法運動,肌肉的用力也會變少。不能活動,就會僵硬,久了容易拇趾外翻、足底筋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