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你有關的政策|長輩住院沒人顧?照護司長蔡淑鳳:「住院整合照護服務」共聘看護幫你省六成費用、家屬不用在醫院陪病,如何申請?

與你有關的政策|長輩住院沒人顧?照護司長蔡淑鳳:「住院整合照護服務」共聘看護幫你省六成費用、家屬不用在醫院陪病,如何申請?
2024.08.21
1,199,440

2024.08.21

1,199,440

文章用聽的
00:00 12:43 1

採訪/王美珍、顏理謙 文/顏理謙 攝影/影巷26號 責任編輯/王美珍

編按:長輩生病住院時,就是家人最頭痛的時刻。誰請假去醫院照顧?若聘看護,一天費用動輒2,500~3,000元,更別說有時根本找不到人力。「全民健康保險住院整合照護服務試辦計畫」,正是要幫家屬解決這個問題。此計畫如何運作,又該如何申請?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司長蔡淑鳳為《50+》讀者詳細說明。

談起家裡長輩的住院歷程,《50+》讀者王小姐忍不住對我們大吐苦水:「要請到適合的看護,真的很難!」

作為經驗豐富的照顧者,她分享,自己手機裡有多個找看護的群組,每當長輩緊急住院,就是她動用各種管道找尋幫手的時刻。

然而,看護費用近年不斷調整,最近一次她請的行情已經是一天2,700元,若長輩住院2周,加上耗材等就將近5萬元,對一般家庭是沉重的負荷。要是運氣不好,遇到品質不佳的看護,在市場供需不平衡的狀況下,家屬也無法要求太多。「但最近這次送長輩住院,我們參加了『住院整合照護服務』,不但照顧品質提升很多,而且照顧項目都會記錄在表格上,真的讓人放心很多!」

此計畫如何運作?照顧人力從哪裡來,能提供哪些服務?家屬又該如何申請?照護司司長蔡淑鳳接受《50+》專訪,逐一回答。

Q1:住院整合照護服務是什麼?

住院整合照護服務是針對入住急性一般病床的病人,由醫院依照病房特性和疾病嚴重程度,安排適當的照護輔佐人力(護佐),以「一對多」的方式,提供住院時的照護。因此,住院期間,家屬不用自己聘請看護,也不需要全天待在病房照顧,可以做到「探病不陪病」。

相較於過往自行聘請24小時看護,每天大約需要2,500~3,000元不等的費用,住院整合照護服務由健保支付醫院每日750點照護輔佐人力費用,所以,家屬只需負擔最高為1,050元的服務費,實際金額依照各醫院規範,整體來說減少大約6成的費用,大大減輕家屬的負擔。

「『住院整合照護服務』其實是為了回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家庭結構縮小的社會趨勢。」蔡淑鳳引用統計數據指出,2023年底,台灣平均每戶人口數僅2.53人,更有不少是老老相伴,家庭照顧人力明顯不足。「一個家人住院,整個家庭都快倒了。」

若聘請看護幫忙,高昂費用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再加上看護必須全天待在病房裡照顧病人,照顧品質和勞動權益也難以把關。

蔡淑鳳引用健保統計數據指出,台灣平均每年住院人次超過300萬,平均住院天數高達9天。「怎麼可能有人可以24小時照顧病人,不用睡覺,拿著一只皮箱在醫院住9~10天?這種狀況,其實就是在創造下一個『被照顧者』。」

為了解決此問題,照護司提出住院整合照護服務模式,以住院病人照護需求為核心,將照護專業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做到分工和整合(Skill-Mixed Model),希望達到病人、家屬、照顧者、醫院、護理師等關係人的「五好」境界。

試辦計畫從2022年10月開始實施,剛開始,全台僅有40家醫院、共2,847床加入。到今(2024)年10月為止,合計參與醫院已達109家、病床數共5,287床。(相關閱讀:生病住院,看護找不到、請不起,家屬又顧不來,住院整合照護服務如何提升照顧品質、降低人力負擔?

Q2:住院整合照護服務可以幫我什麼忙?

對於照顧者來說,住院整合照護服務帶來的幫助就是:省時間、省金錢,家屬更安心。

1. 省時間

蔡淑鳳表示,推動此服務前,照護司曾針對住院病人與家屬做了調查。調查顯示,約有20~30%住院民眾聘用24小時看護,其餘則是由家屬或家中外籍看護照顧。

「如果家屬自己顧,很多人要放下工作請假,更多是老老照顧。曾經有急診護理師說,他們不只是照顧一個人,而是兩個。因為照顧者年紀也大了,顧病人心情緊張又睡不好,最後,兩個人都病了。」(相關閱讀:獨力照顧80多歲失智老伴多年,如何從沮喪到釋然?寶蓮阿嬤:人生無不散的宴席,但求歡喜過每一天

在住院整合照護服務模式之下,護理師和護佐會組合為團隊,重新分配和規劃照顧流程,醫院則以病房為單位管理。由於照顧工作可以交給專業團隊,因此,家屬不需要留在現場照顧,有空時再到病房探病即可。不影響工作,也不會累壞身體。

2. 省金錢

費用部分,除了由健保支付各醫療院所每日750點費用,依照不同醫院的補助比例,家屬自行負擔的費用不高不超過1,050元。比起自請看護費一日2,500元起跳減少了許多,統計上費用至少降低了6成。

3. 由醫院監督看護,家屬更安心

試辦計畫推出後,照護司透過病人和家屬訪談了解使用經驗,目前民眾滿意度超過85%曾有家屬回饋,由於以前自請看護品質難以把關,以前和看護會「諜對諜」,擔心家屬人不在時,有些看護會跑回家、疏忽照顧。

但住院整合照護計畫是由醫院訓練看護、協助監督,醫院也會在病房提供工作項目時刻表讓家屬參考,讓人放心。

Q3:幫我照顧家人的「護佐」,和一般24小時看護有何不同?

蔡淑鳳解釋,護佐的工作範圍是「因疾病住院而衍生的照顧需求」。

比方說,開刀之後,病人無法自行穿衣服、進食和上廁所等,必須靠他人協助,這些就是因為疾病住院造成的照顧需求。

現行試辦計畫已明確訂出護佐工作範圍,而醫院會依照病人的照護需求與人力現況評估,再由護理師和護佐組隊分配工作。

照護服務內容主要為:

1. 身體清潔與舒適照護

盥洗、沐浴、擦澡、洗頭、衣物穿脫及更換、更換尿布、床單、衣物更換等。

2. 排泄照護

協助如廁及大小便相關照護。

3. 膳食與給藥

協助飲水、用餐、餵食或灌食,協助病人服藥。

4. 舒適與活動

協助臥床病人翻身拍背、協助上下床移位及維持病人正確與舒適姿勢。

5. 安全維護

床欄或安全輔具使用,協助注意病人安全,防止病人跌倒受傷害。

相較於過往的一對一看護必須24小時待在醫院工作,護佐多採2~3班制,每天工時為8或12小時,符合勞基法規範。此外,看護多半是自己接案或靠行,但護佐隸屬於醫院,薪資、福利和工作內容透明,勞動權益有保障也更有歸屬感。而對醫院來說,照顧人力穩定,不僅可以降低感控風險,也可提升病人對醫院的滿度度。

蔡淑鳳表示,目前,護佐的人力來源包含醫院簽約合作的一對一看護;參加過照服員培訓者;通過勞動部考試,擁有照服員證照者;已完成基本培訓的護理系學生;護理系畢業尚未拿到證照者;長照科系畢業生等。接下來,也會開放醫院自訓自用人才。「目前人力來源開放,但加入之後,都要先參加職前訓練,後續也會透過品質指標監控。」

Q4:使用此服務時,家屬如何調整心態,讓過程更順利?

蔡淑鳳強調,住院整合照護服務中的護佐,絕對不是一對一看護的替代方案,家屬不能有自行點菜、客製化的想法。

「服務內容是依照病人的實際需求,不是由家屬指定。這是『需要』和『想要』的差別。」

她比喻,同樣是吃一餐飯,你可以花費5,000元享用一頓高級料理,但也可以吃得平價又營養均衡。「希望大家可以信賴醫院的評估,並了解住院整合照護服務是提供因疾病而產生的照顧需求,不是想要什麼都有。」

Q5:我也想讓家人使用住院整合照護服務,該怎麼做?

1. 先到衛福部照護司網頁查詢參與住院整合照護服務試辦計畫的醫院名單,從中挑選符合需求的醫院。目前全台共有109家醫院參與試辦。

2. 住院時,醫院會告知民眾此項服務,民眾也可主動詢問醫院是否能加入,每間醫院提供的病床數都不同。

照顧長輩的過程並不輕鬆,若能交給專業人員協助,家屬也可以放心工作、安頓家庭,而非整天待在醫院。

蔡淑鳳分享,推動此計畫的過程中,聽到不少人反映,家屬之所以抗拒將長輩交給他人照顧,是受到傳統孝道文化壓力影響。「很多媳婦或兒子不得不陪病,是因為擔心被說不孝。」她語重心長說道:「但在這個時代,孝道應該可以有新的定義。」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