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氣容易罹癌!洛桑加參醫師:別用他人之惡懲罰自己,愛自己的每日15分鐘練習

生氣容易罹癌!洛桑加參醫師:別用他人之惡懲罰自己,愛自己的每日15分鐘練習
2024.04.09
22,798

2024.04.09

22,798

文章用聽的
00:00 10:17 1

採訪/王美珍 文字整理/蔣德誼 攝影/影巷26號 責任編輯/王美珍

編按:生氣不僅影響情緒,更可能造成健康危機,導致癌症、慢性病等易生病的體質?預防醫學醫師洛桑加參認為,憤怒就像毒藥會傷身,如何避免憤怒侵蝕身心?

談到負面情緒,常見的課題大致可以分為「憤怒」和「悲傷」。在一般情況下,悲傷可能會隨著時間慢慢平撫消退,但憤怒卻經常會在日常生活中出現。每個人或許都有過這樣的經驗:當無法控制心中的怒氣時,可能感覺心跳加速、神經緊繃,整個人就像是隨時要爆炸一樣。

專長預防醫學的洛桑加參醫師認為,情緒對身體健康有著非常直接的影響,「從癌症、中風、心血管疾病到免疫系統,這些疾病都和情緒有關連。也就是說,生活型態,十之八九會決定我們的健康狀態。而生氣就像毒藥,我常說:心毒,比什麼都還要毒,甚至比菸酒都還毒。」

生氣對身體的危害  宛如一種慢性自殺

為什麼憤怒會對健康有害?洛桑加參分析,「生氣時血壓會飆高、體內會大量產生加速老化的自由基。長久累積下來,除了會降低身體免疫力、導致細胞癌化或病變,甚至有人會在生氣的時候直接導致心肌梗塞、腦血管破裂等心血管疾病。

「生氣,就是一種慢性自殺。」他說。

洛桑加參強調,除了損害身體健康,我們也無法從生氣當中得到任何好處。「它不會讓我們獲得財富、也不會因此獲得成就感,只會帶來傷害。」

「人生很苦,我們一輩子要賺錢,或是為了事業、家庭而努力。但如果能夠學會不生氣,人生就會變得輕鬆、快樂一點;一旦心情變得比較自在,健康也會慢慢隨著改善。」洛桑加參說。

此外,在生氣的時候,人的判斷能力也會變差,而無法正確、冷靜地思考和決定。當我們的情緒穩定、容易正面看待周遭的事物,對世界的看法有所改變的時候,身心自然就會平和健康。

雖然大家都知道生氣傷心又傷身,也沒有人會想生氣,但生活中難免遇到各種讓人不由得想發脾氣的情境,當情緒出現的時候,我們該如何應對?

生氣是本能,但不生氣可以從起床開始練!

洛桑加參認為,面對情緒的時候,首先要練習做到「覺知」(Awakening):如果處在缺乏覺知的狀態,一旦產生情緒,人就會無意識、本能的反應。「例如別人罵我、我就要罵回去,或是別人反對我的時候,我就要更用力地反擊對方。」但如果能夠有意識地感受情緒,大腦就不會反射性地表現出憤怒的行為。

「很多人會說『活在當下』,但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說所有過去、未來的事情都不用思考。而是說對自己此刻的每一個想法、行為,都更輕楚意識自己在做什麼。」

要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覺」的練習?洛桑加參舉例:早上起床、盥洗,準備出門上班,這些過程,大多數人可能都是無意識、機械性的完成。「但我們可以練習對每件事情更有感,更樂觀。例如早上起床時,我們可以想:感恩我還能活著,期待今天又是新的、美好的一天。」

如果實在忍不住對別人發脾氣的時候,也不妨多反思自己:「剛才我不應該這樣講話,我沒有耐心、自以為是的傲慢又出來了。不是對方犯錯,而是我也有問題。」

洛桑加參說,這樣的思考模式和過程不是天生就能做到,而是需要靠練習。「如果不練習的話,情緒容易像雪球越滾越大。我們也可以自我期許:每天都比前一天少生一點氣,這樣我們的身心就會愈來愈健康。」

不生氣不表示要忍耐  從感謝開始說起

雖然我們可以透過自我練習盡可能控制、減少生氣,但或許有人會認為:明明自己就是生氣卻忍著不發作,不也同樣對身體不好嗎?對此,洛桑加參說:不生氣不代表「忍耐」,忍耐會內傷,而是應該從根本上消除憤怒的來源。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練習感恩。對著你討厭的人,也同樣說聲感恩。

但如果真的很厭惡此人,並不打從內心謝謝他,怎麼辦?

洛桑加參的答案很有趣,「從假的開始練習也沒關係!」

他說,「當你常說感謝,心念和話語都有力量,久而久之,你就可能慢慢改變看法。「很多時候我們因為討厭一個人的某些部分,會讓討厭和生氣遮蔽了其他好的優點。這就是為什麼生氣的時候,我們會被情緒綁架,導致無法用理智判斷、甚至失去控制。」

他以太陽和星星做比喻。 人的缺點可能和星星一樣多,但是要試著看到別人的優點,盡可能把那個優點放大,就像一顆太陽就足夠。只要能試著看見討厭的人的優點,自己就不會那麼氣了。

他也分析,人與人之間是透過能量做訊息的交換。「你感恩別人的同時,對方對你的看法也會改變。用感恩來看到別人的好、看到萬事萬物的美的時候,還哪來的氣呢?愛自己的第一步,就是從不生氣開始,」他說。(相關閱讀:被別人左右情緒不值得!心理師:5個技巧拿回主導權,讓生活與快樂操之在己

「很多人自己氣呼呼,但你生氣的對象根本沒差、甚至不知道你生氣,但你的身體卻因為生氣搞糟了。所以,生氣是虐待自己的行為,千萬要記得,不生氣就是愛自己。」他說。

如何增加快樂賀爾蒙?每天15分鐘,用平心靜氣愛自己

除了情緒的自我練習與轉化,還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壞心情變好?洛桑加參說,不妨可以運用身體會產生的4種「快樂賀爾蒙」多巴胺、腦內啡、催產素和血清素,來幫助我們心情愉快、提升正面思考。

如何才能增加體內的快樂賀爾蒙?洛桑加參說,首先,靜坐冥想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透過打坐,讓心緒平穩下來的時候,大腦就會開始調節、進而增加這些賀爾蒙的分泌。」

從每天15分鐘開始練習,打坐的同時,要開始想「今天我要感謝哪些事?」最好把這些感謝的事情一一唸出來,聽到自己的聲音,會有助於進入專注的情況。

只要一段時間下來,除了可以幫助調節情緒、還能改善睡眠,進而減少身體的發炎反應。「很多印度或是西藏的瑜珈、宗教大師,因為一輩子打坐,可能幾乎沒有看過醫生,但依然能活到80、90歲,而且身體狀況非常好。」

另外,藉由活動身體像是到戶外散步、健走,也有助於多巴胺的分泌;飲食方面則可以多樣攝取各類蔬菜水果、天然蜂蜜,當中含有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都有助於調節大腦、穩定情緒。(相關閱讀:自然是免費抗憂鬱處方!研究:每週親近自然至少3次、每次20分,顯著降低壓力荷爾蒙皮質醇

過了50歲之後,疾病與心理有著密切的關係,長期累積的情緒容易導致身體出問題。最後洛桑加參送《50+》讀者一句話,希望大家生氣時可以這樣提醒自己:「千萬要記得,他人之惡,不上我心。」別再用他人的惡意來懲罰自己,我們的人生可以更輕鬆!

相關閱讀:洛桑加參著,《不生氣的藏傳養生術:身心靈全面呵護的預防醫學》,時報出版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