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50+整合企劃
早在唐朝時期,喝茶已融入日常生活型態,有「茶仙」美譽的中唐詩人盧仝,不戀官仕獨愛飲茶,曾寫《七碗茶歌》描繪喝茶的心境轉變,其中「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描述人在喝茶數碗後,能拋開平生煩惱、全身放鬆,更能達到忘我的輕鬆境地。
步入50+後,汲汲營營追求名利的生活方式已成過往,放慢步調、享受人生才是珍愛自己。好好品飲一杯茶,能有效讓身心放鬆,也能用來營造家人朋友相處的好時光。天仁茗茶營運部協理王華榮女士,分享如何簡單、輕鬆品飲一杯好茶,更透露天仁茗茶「以茶入菜」的獨門絕活,讓50+讀者們,靈活運用不同的方式享受好茶所帶來的樂趣。
用旅遊入門品茶世界 享受不同產地茶帶來的樂趣
想深入體驗好茶的滋味,卻不知道從何下手?王華榮協理建議,將「旅遊」作為契機,在造訪各地景點時體驗當地產製的特色茶。例如在台北木柵可以嘗試文山包種茶、木柵鐵觀音,到日月潭旅遊則享受紅玉紅茶(台茶十八號),阿里山遊玩時有阿里山烏龍茶陪伴,南投旅行則有高山茶、烏龍茶等等。
挑選好茶的技巧,則需要經驗累積。王華榮協理表示,茶葉摘採之後的製作工序,以及各製茶業者的技巧功夫,都會影響最終茶湯品質。她建議,如果對茶葉較不熟悉的朋友,就先從原味茶開始喝,體驗原味茶真正香氣、入喉回甘感受。亦可觀察沖茶時的茶葉細渣,細渣過多則表示茶葉精製程度不到那麼好。
可以將旅遊作為品茶的契機,在造訪各地景點時體驗當地產製的特色茶。
高山烏龍茶 屬輕發酵烏龍茶,產於台灣高山地帶,結合了山川靈氣與大地精華,茶湯金黃,入口生津。
擔心喝茶睡不著?選對發酵程度 喝對時間更放心
茶的種類,是以不同發酵程度區分,茶葉發酵並非一般發酵食物如泡菜、酒釀是利用微生物作用,而是茶葉中兒茶素與空氣作用產生的氧化變化。發酵程度會影響茶湯顏色與風味,發酵時間短的茶保留較多兒茶素,例如綠茶、三峽碧螺春,是不發酵茶。發酵程度中等的茶,則有文山包種、高山烏龍、鐵觀音等茶種,發酵再更重一些的,則有新竹東方美人茶,帶有成熟水果果香味。至於紅茶,則是完全發酵,能感受到蜜糖、麥芽的糖香。即使發酵程度相同,茶葉依然會呈現不同產地差異的不同特色,造就品茶時的更多樂趣。
而茶的咖啡因含量,一般也與茶葉發酵程度有關,紅茶咖啡因含量最多,其次是烏龍茶,綠茶則相對較少。不過最近研究發現,茶樹如果種植在更自然、不以人工方式除蟲的環境,咖啡因含量會增加,顯示種植環境也影響茶的咖啡因含量。許多50+族群因睡眠狀況不佳,對含咖啡因的飲料有較多顧慮,王華榮協理建議,若擔心咖啡因影響,建議適量飲用、提早喝完,能夠避免咖啡因的提神效果影響作息規律。
輕鬆品茶無壓力!掌握好泡茶3關鍵 試出最適合自己的泡茶方法
不論是茶包、茶葉,都能享受品茶的美味與樂趣。茶包最為方便,一包茶包大約是2公克茶葉,丟入馬克杯中即可沖泡,透過調整浸泡時間來控制茶的濃度。至於茶葉(散茶),則需把沖泡時間、水量抓準一些,才能展現不同茶該有的特性,而這控制、調整的過程,也正是品茶樂趣之一。
王華榮協理說,要泡出一杯好茶,需要注意「茶量」、「溫度」、「時間」3大沖泡條件,不同茶種的沖泡條件不同。在茶量上,烏龍茶茶葉略呈球形,大約裝至茶壺3分之1量即可,碧螺春的茶葉呈條索狀,則可加至6~7分滿。紅茶茶葉若是細碎狀,茶葉量則要加得少,因為細碎茶葉與水接觸的面積較多,釋出茶香的速度很快,捲曲成球形的茶葉,則會在沖泡過程慢慢展開,慢慢釋出味道,因此可以回沖多次,享受風味釋放過程的變化。
泡茶水量則大約抓至茶壺8~9分滿,王華榮協理說,建議可以固定水量,透過調整茶量、沖泡時間來調整茶的味道,例如烏龍茶第1泡大約沖1分鐘即可飲用,但如果泡出來太苦,第二泡時就縮短時間,或者是重新沖泡時,減少茶葉量。
不同發酵程度的茶,適合水溫不同,發酵程度高的紅茶類,高水溫(90~95°C)才能沖出香味與色澤,烏龍茶適合的水溫則是90°C左右。而如果是碧螺春等綠茶,適合水溫約80°C。王華榮協理也推薦用冷泡茶來品茶,她說,任何茶都能製作冷泡茶,可以將瓶裝水倒掉一小口後塞入茶葉,置放4~5小時後,就能品嚐冷泡茶的自然風味。由於溫度低的水釋出咖啡因的速度較慢,相對苦澀味也比較低,綠茶冷泡會有清香感,紅茶則風味淡雅。
要泡出一杯好茶,需要注意「茶量」、「溫度」、「時間」3大沖泡條件,不同茶種的沖泡條件不同。
以茶入菜有訣竅!天仁喫茶趣料理方法大公開
天仁茗茶一直致力推廣茶文化,並持續做出創新嘗試,「天仁喫茶趣」品牌即是透過以茶入菜,來吸引更多不同客群至天仁享用餐飲,王華榮協理說,天仁花費很長時間研發將茶入菜的不同手法。她舉例幾款熱門菜色:「像是清蒸魚,我們是把帶有清香、花香的文山包種茶泡好後,淋上魚肉,再悶蓋一下。」最近的新菜色「阿薩姆月亮軟排」,則是把阿薩姆紅茶葉油炸過,讓炸油帶有茶香,再拿來炸月亮軟骨排。這些料理手法,讓菜餚有茶香氣,但並非使用濃茶或長時間熬煮茶葉,不需要擔心茶中的咖啡因使人失眠。
「阿薩姆月亮軟排」,是將阿薩姆紅茶葉油炸過,讓炸油帶有茶香,再拿來炸月亮軟骨排。
烏龍玫瑰凍飲,採用台灣清境與後龍的溫室玫瑰,無農藥栽培法,符合「永續」農業精神,結合台灣高山烏龍與檸檬、柳橙果香,呈現一杯全在地的茶飲,給最講究的貴賓。
而如果50+們在家想要嘗試茶葉料理,最簡單的方式,是在吃鹽酥雞、天婦羅等炸物時,把調味胡椒鹽與茶粉混合,王華榮協理說:「我們自己店裡的綠茶粉胡椒鹽,比例就是1比7,1克綠茶粉兌7克胡椒鹽。」既讓胡椒香氣中增添茶香,還能同時補充到茶粉含有的纖維質。又或者是紅燒肉料理,就可以在煎炒肉塊步驟熱油時,先把茶葉放入,讓油帶有清香、減低油膩感,也能讓肉腥味更淡。
享受50+慢活人生 就從一杯好茶開始
透過天仁茗茶王華榮協理的分享,對於50+來說品茶不再是高不可攀的雅趣,而是都是放緩步調體驗人生的好方法,不論是以泡茶來品茶,或用茶入菜做料理,都有豐富的樂趣與美味,也是讓自己與朋友、家人之間有更多交流的機會,茶本身具有的保健機能,對於年歲漸長的身體也是種好的保養方式。就將50歲作為人生的新開始,探索更多茶飲的魅力與樂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