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惠如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蔣德誼
編按:你有失眠、睡不好的困擾嗎?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一覺到天亮,但睡眠專家指出,半夜會醒來其實再正常不過。如果睡到一半醒來,或是躺在床上卻怎麼也睡不著,無須過度焦慮,有一些具體的方法與建議,可幫助你度過失眠的夜晚。
許多人以為良好的睡眠是一覺到天亮,然後帶著微笑滿足地起床,但這其實是誤解。「解決失眠」(Insomnia Solved)計畫創辦人彼德斯(Brandon Peters)接受數位雜誌《Well + Good》採訪時說:「半夜會醒來很正常。」
這個說法並不代表你半夜醒來,掙扎著想睡卻睡不著,睜眼到天亮,是睡眠的常態。
一覺到天亮是少數 大部分人半夜會醒來
一整夜的睡眠在快速動眼期和非快速動眼期循環,如果你半夜常在同一個時間醒來,「可能的解釋是你通常在同一個時間入睡,然後在進入淺眠期時醒來。」俄亥俄州偉克斯納醫學中心睡眠醫學專案主任達斯(Aneesa Das)為文指出。
《睡眠解方》(The Sleep Solution)作者、腦神經學家溫特(W. Chris Winter)指出:「一般人一晚睡7~8小時,因此通常經過3~5輪的睡眠週期,因此有可能醒來2~4次。」
覺得自己睡眠品質一直很好,這個數字太荒唐?「解決失眠」計畫創辦人彼德斯告訴《Well + Good》雜誌:「翻身拉被子或和伴侶講兩句話,如果醒來時間少於5分鐘,我們往往不記得。」
有些人用智慧裝置或睡眠應用程式監測睡眠品質時,也會發現,睡眠圖形上下起伏,顯示一整夜有幾次醒來,但自己毫無印象。彼德斯認為,睡眠中會醒來數次,可能只是跟隨睡眠週期起伏,但也有可能是因為噪音、溫度(太冷或太熱)、光線變化所致。
半夜會醒來幾次沒什麼好擔心的,也不會影響你的睡眠品質。但諷刺的是,當你開始擔心半夜醒來,才是影響睡眠品質的開始。(相關閱讀:半夜醒來上廁所,就此睡不著怎麼辦?40歲後近4成人有夜尿困擾,怎麼改善?)
腦神經學家溫特對《Well + Good》雜誌解釋:「人們對半夜醒來感到焦慮,一個原因是害怕沒睡覺的後果;另一個原因是對無法控制睡眠而感到焦慮。」
失眠了怎麼辦?不用強迫自己睡著 你可以這麼做
不必擔心半夜醒來,說來容易做來難。值得慶幸的是,有幾件事可以幫助你在黑暗中保持平靜,不用那麼擔心。
第一件事不要看時間。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精神病學和行為科學助理教授鮑納佛(Luis Fernando Buenaver)建議,睡前將鬧鐘轉向牆壁,並克制自己去看手機、手環、手錶的衝動。
你也可以試試漸進式肌肉放鬆法。將身體手、臉、身體、腿等各區域的肌肉收緊5秒後放鬆,從中感受肌肉緊繃和鬆弛。例如:雙手握拳5秒放鬆;雙手往前平推,感覺小手臂用力,然後放鬆;手肘內夾,感覺上手臂繃緊再放鬆等,進入肩膀,聳肩後放鬆,記得在進行中保持緩慢深長的呼吸。(相關閱讀:睡前進行,直接進入夢鄉!6個「靜力性肌力訓練」調節自律神經,達到深度放鬆)
如果膀胱已滿,就去上個廁所,並確保臥室涼爽與黑暗,調整枕頭位置,讓它在你喜歡的角度與高度。
如果還是沒有睡意,不要躺著,起床去另一個房間聽音樂或看書,直到睡意抓住你。記得,克制自己去拿手機。拿本書閱讀,但不要在床上,因為大腦會將清醒和床連結,而不是睡眠。
然後,隔天照著正常行程進行。不需要多睡、不需要午睡,也不需要早睡,在平常的時間就寢,平常時間起床。雖然因此白天會覺得比平常累一點,但這種疲累會增加身體的睡意,可以幫助你的睡眠回到正軌。
如果半夜醒來的次數更頻繁或時間更長,已明顯影響睡眠品質和作息,可以就醫尋求醫療建議,檢查是否因為睡眠呼吸中止症或其他健康問題導致。
(本文摘自黃惠如著,《慢老2.0:不是活得更老,而是延長健康中年!全面升級健腦、強肌、抗衰的日常習慣》,天下雜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