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醒來上廁所,就此睡不著怎麼辦?40歲後近4成人有夜尿困擾,怎麼改善?
一覺好眠,是健康之源。
文/王鈺棻 圖/Shutterstock
編按:半夜醒來上廁所,卻就此睡不著,是很多人的困擾。為什麼晚上入睡,還會想跑廁所?如何改善夜尿?
無論男女,夜尿是個常見的症狀。根據統計,台灣40歲以上成人夜尿症狀盛行率達38.1%,且年齡愈長,盛行率愈高。到了70歲,約有6至7成的長者有夜尿的問題。
台大醫院泌尿科醫師楊佩珊解釋,所謂「夜尿」是晚上睡覺時起床如廁2次以上。若是夜間尿量大於整天的1/3者,則為夜間多尿。夜尿乍聽之下似乎不是嚴重的疾病,但不處理的話,卻會對健康造成危害。包括影響睡眠品質,也會增加罹患心血管、內分泌、免疫系統、精神疾病……等健康風險。對年長者而言,更容易導致跌倒、骨折或外傷。
為什麼晚上會想醒來上廁所?常見夜尿4原因
楊佩珊指出,造成夜尿的因素很多,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
1. 生活習慣不佳
楊佩珊表示,很多民眾到了下午,喜歡喝茶和咖啡來提振精神,或在睡前喝酒,讓自己有微醺的感覺,以為容易入睡。但咖啡和茶飲中的咖啡因跟酒精,都會使人停留在淺眠狀態,這時膀胱就會變得活躍、讓人想上厠所。
此外,也有民眾聽信網路流言,以為睡前大量喝水可預防中風,這麼做也容易半夜起床上廁所。睡覺中斷,睡眠品質就不好。
2. 膀胱過動症
台灣有16.9%的人有膀胱過動症。楊佩珊指出,正常的膀胱在儲尿過程是放鬆的,不會收縮,等到要排尿時才會收縮,而膀胱過動症是指在膀胱儲尿過程中,膀胱過度敏感或異常收縮,導致膀胱內壓過高,產生急迫性的排尿需求而出現急尿、頻尿、夜尿、急迫性尿失禁等症狀。
楊佩珊進一步表示,膀胱過動症較常發生在女性身上。隨著年齡增高而上升,老年人因為常有神經系統退化疾病,發生率更高。而60歲以上男性因為攝護腺肥大等問題,膀胱過動症的比率直線上升,甚至超過女性。
3. 夜間多尿症
許多內科慢性疾病,像是心臟衰竭、肝硬化、蛋白尿腎病、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下肢水腫、糖尿病……等,都會有夜間多尿的症狀。此外,老人夜間抗利尿激素(ADH)不足,無法濃縮尿液,也是造成夜間多尿的常見原因。
楊佩珊表示,抗利尿激素(ADH)主要的功用是促進腎臟的水分再吸收,濃縮尿液,使尿量減少。它的分泌有明顯的日夜變化,白天分泌較少,因此白天尿多;夜間分泌較多,晚上尿少,目的就是讓人可好好睡覺。但隨著年紀的增長,夜間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就會導致夜尿,無法一夜好眠。
四、睡眠障礙
失眠、淺眠或有睡眠呼吸中止症都容易有夜尿的情形。楊佩珊表示,當人進入熟睡期時,膀胱會放鬆,括約肌會緊縮,讓人減少尿意感。但失眠或淺眠的人,膀胱無法真正放鬆,括約肌也無法緊縮,尿意感就會如白天般不斷生成,使人想起床上厠所。
而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腦部因處缺氧狀態,身體會加快循環來彌補缺氧問題,無法有效分泌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簡稱ADH),以致於出現夜尿狀況。
夜尿問題如何改善?飲食、生活習慣與就醫建議
2023/06/12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