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長壽職業,免疫力只靠1件事!和尚「本來面目」養生法,不依賴藥物也有強健體魄

所有人出生就有原始的力量,睡眠是力量的根源。
所有人出生就有原始的力量,睡眠是力量的根源。
2024.01.22
49,726
作者|50+選讀
責任編輯|王美珍,吳丹華

所有人出生就有原始的力量,睡眠是力量的根源。

作者|50+選讀 2024.01.22

責任編輯|王美珍,吳丹華49,726

文章用聽的
00:00 08:27 1

文/大愚元勝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吳丹華、王美珍

編按:哪一種職業的人比較長壽?據說從8世紀開始,和尚就是個長壽的職業。日本福嚴寺第31代住持大愚元勝,也在YouTube主持「大愚和尚的一問一答」頻道,為眾生解惑。他認為和尚之所以長壽,是因為不隨便依賴藥物,遵循「本來面目」,睡眠品質是關鍵。你也想找回自己的「本來面目」嗎?

猜猜看,最「長壽的職業」是什麼?

根據福島縣立醫科大學森一教授的報告〈1980年到1982年的10種職業群體的平均死亡年齡與死因調查〉,最長壽的職業是「和尚」。

令人驚訝的是,這份報告指出,「和尚」從奈良時代(西元8世紀)起,就是個長壽的職業(參見:讀賣新聞YOMIURI ONLINE「讀醫生」/2014年5月23日)。

這項調查距今已經超過30年,但現在長壽的和尚仍然不少。

本來面目  就是天然復原力與免疫力

為什麼和尚很長壽?我在想和尚之所以能夠長壽,是因為不隨便依賴藥物,遵循「本來面目」佛教認為,「所有人打出生就具有原始的力量(本性)」,這種力量稱為「本來面目」。

舉例來說,櫻花樹在春天過後花開凋零,生命仍會持續,一到夏天就會長出花芽(會在隔年開花的花朵嫩芽),秋天落葉,冬天沉睡,等到春天再度來訪,花芽就會成長開花。櫻花能夠年年持續盛開,就是因為具備「自然的力量」(本來面目)。

從醫學角度解釋的話,「自然的心性」就是「天然復原力」與「免疫力」。因此,為了發揮「本來面目」,禪宗相當重視「睡眠」。

和尚的健康  來自早睡早起睡得好

我開始在總持寺修行之後,多數的小僧(正在修行的和尚),在陌生環境總是會因為壓力累積而感冒,我也因此而感冒過。到了最後,我訓練出健壯的體魄,不再感冒,即使是在下雪天光著腳托缽的嚴苛修行,身體也沒有出狀況。

小僧之所以能夠逐漸變得健康,我認為就是因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循環,發揮了「本來面目」(提升天然復原力與免疫力)。

東京醫科大學發表的研究結果顯示:「在年輕的成年族群中,夜晚少用網路和智慧型手機的人,尤其能改善睡眠狀況,有助於恢復疲勞。」(參見:東京醫科大學網站「睡眠時間的確保與睡眠品質的提升」)回到一開始所說的,和尚自古以來就深知:「高品質的睡眠,可提升天然復原力與免疫力」、「好好睡覺,身心都健康」,因此和尚的健康,正是來自早睡早起的規律睡眠。

失去動力與專注力怎麼辦?快去睡覺

重考生M來找我諮詢時說,「我好難專心讀書,有時也會質疑『為什麼非得用功不可?有必要為了上大學,把自己搞成這樣嗎?』一點動力都沒有。該怎麼做,才能夠提升專注力呢?」

我的回答很簡單明快,就是「別念書了,快去睡覺」。

英國的神經科學家安卓恩.歐文(Adrian Owen)教授表示:「睡眠不足將會大幅減少前額葉和頂葉的活動,嚴重影響到決策、解決問題、記憶的能力。」不規律的睡眠也是注意力缺乏的原因。睡眠不足將會導致思考、記憶事物的認知功能下降,妨礙專注力。(參見:「BBC NEWS JAPAN」2017年7月10日)因此,當怎麼做都記不住課本內容的時候,最理想的做法就是「不要太晚睡,立刻躺上床睡覺,早上再心情放鬆地醒來」。

M同學聽取了建議,晚上10點睡覺,睡到自然醒來。他說,調整作息到第3天就找回了幹勁。消除睡眠不足的問題後,他才能夠冷靜思考「我為什麼要念書?」「我為什麼要上大學?」並且找回讀書的動力。

他提醒自己「覺得迷惘就去睡覺」、「覺得疲憊就去睡覺」、「覺得厭煩就去睡覺」,結果一個月後,成績突飛猛進,成功考取第一志願。(相關閱讀:你的深眠期夠長嗎?精神科醫師:房間濕氣要注意!5建議改善失眠

該睡就睡睜眼即起  力所能及之事做一點點也好

另有一位煩惱過食症的主婦也曾經找我諮詢。她說:「情緒低落時,曾經考慮殺了孩子再自殺。我無心做家事,最近老是自己一個人躲起來看電視或上網到深夜。我沒有做到身為母親、妻子應盡的責任,這樣的我,也有生存的價值嗎?」

我給的回答與M同學的一樣─「早點睡覺,晚上想睡時就睡覺,早上睜開眼就起床,找回理所當然的作息循環。然後,不管是打掃或備餐,從自己可以做到的程度開始,就算只有一點點也沒關係,只要從自己能做的開始就好,試著完成該做的事情。」

一個月過去,我收到她的來信,信上寫到:「得到您的建議後,我不再熬夜,開始早點睡覺,進度雖然緩慢,但我的心情逐漸變得積極正向了。過食症雖然還沒有治好,但我現在已經可以為老公小孩做飯、洗衣服、打掃。他們2人也很替我開心。我想看到更多他們的笑容,所以會努力成為賢妻良母。謝謝您。」

隨著醫療進步,我們開始有了依賴藥物、治療或手術的傾向。身心健康原本就能夠憑著自身力量維持,因此,我們必須養成規律的睡眠習慣。睡前放鬆,不要給大腦過強的刺激,避免三溫暖、吃飯、喝酒、智慧型手機、打電動、工作等。(相關閱讀:睡覺才關燈,助眠褪黑激素少71%!改善失眠先養睡意:5件事讓身體大休息

高品質的睡眠,就是最適合人類天性的健康方法。

(本文摘自大愚元勝著,《你可以活得不辛苦:安頓身心,讓人生更喜悅的50個禪智慧》,悅知文化出版)

※警語:珍惜生命,自殺不能解決問題,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若需諮商或相關協助可撥生命線專線「1995」、張老師服務專線「1980」或衛福部安心專線「1925」。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