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二度就業適合什麼工作?主婦別妄自菲薄,善做家務、會照顧人都是求職優勢

熟齡經濟獨立,更有底氣。
熟齡經濟獨立,更有底氣。
2024.01.03
44,183
作者|陳莞欣
責任編輯|陳莞欣

熟齡經濟獨立,更有底氣。

作者|陳莞欣 2024.01.03

責任編輯|陳莞欣44,183

文章用聽的
00:00 10:08 1

文/陳莞欣 攝影/日常散步.李盈靜 責任編輯/陳莞欣

編按:中年婦女二度就業能做什麼工作?若生計無虞,為什麼要回到職場?2位二度就業的「前全職家庭主婦」分享過來人的經驗談:擅長家務、懂得與人互動、成熟正向的人格特質,都可以是二度就業時的優勢。中年後擁有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是生活的保障,也是獨立的底氣。

「祝你生日快樂!」一身白襯衫、簡約包頭,The One生活概念店的外場服務人員王儀君滿臉笑容,為65歲的客人唱起生日快樂歌。面對一桌客人,她態度親切,服務流暢,如果沒有特意問起,會以為她是工作多年的老手。其實,即將53歲的她,曾有20多年的時間是全職家庭主婦,「復出職場」的時間還不到3年。

The One生活事業部品牌傳達經理張珮綺提到,近期店內收到的履歷,愈來愈多出自熟齡、女性二度就業的族群。相較於過往刻板印象認為,這一群人是求職市場上的「弱勢」,熟齡者正向的工作態度,其實對組織是一大加分。

The One生活概念店二度就業外場服務人員王儀君(左)、內場廚師潘淑美(右)。The One生活概念店二度就業外場服務人員王儀君(左)、內場廚師潘淑美(右)。

中高齡再就業、女性二度就業,有哪些好處?在生計無虞的前提下,工作能為熟齡者的人生下半場帶來哪些正向意義?(相關閱讀:二度就業的前景!中高齡婦女就業計畫、各項獎勵與輔導方案

二度就業意義大  花錢不用問老公、孩子更懂得感謝

「大家覺得家庭主婦好像很輕鬆,但待在家做家務也是一份工作,而且比上班族還累呢!」王儀君回憶,她31歲生下第一個孩子,婚後的生活,就是照顧孩子、打掃、採買、接送、陪寫功課……等,有各種代辦家務。她曾經忙到自己生病,還要等孩子睡著,半夜才自己去醫院掛急診。

不過,隨著第二個孩子上國中,母職的任務也階段性完成。她發現,孩子的功課自己已經沒辦法教,生活起居也不再需要媽媽花那麼多時間照料。女兒鼓勵她,「可以去上班了。」

剛開始,她選定學生時代就曾接觸過的餐飲業。工作內容如送菜、打包、收銀、洗碗等,其實相當單純,下班還可以回家煮晚餐。然而,在一家湯品店工作3年後,店面因為疫情從北部撤點,她輾轉來到The One生活概念店應徵。

她發現,同樣名為「外場」,到了另一個場域卻有完全不同的學習:不只是送菜,還要了解菜單背後的故事、認識食材、產地、職人,經過自己消化和詮釋,才能向客人「說菜」。平時不喝奶茶,也不會沖咖啡的她,為了提供桌邊服務,也開始學鍋煮奶茶和手沖咖啡。

「回家當然也會覺得累,但我有學到東西,讓我想留在這裡。做這個工作,我是開心的。」王儀君真誠地說,工作可以讓人不斷成長,和社會接軌。甚至,家人對她的態度,也在她復出職場後有更正向的改變。「家裡的小朋友看到我工作的樣子,才知道媽媽這麼忙、這麼辛苦,對媽媽多了一份尊敬。」

同樣在The One生活概念店服務的二度就業婦女,還有在內場工作的廚師、人稱「Apple阿姨」的潘淑美。她笑說,自己曾是10多年的全職家庭主婦,雖然不工作家計也過得去,但,在家就是要跟老公伸手拿錢。自己賺,想要的東西都可以買。」

結婚後完全不會做菜的她,因緣際會踏入餐飲業,如今不只為客人做午餐,還要為同事準備員工餐。除了學烹飪,還要懂美學。例如,沙拉的醬汁怎麼畫,才不會點錯,變成盤中不協調的「三八痣」?家常Pizza不用一般吐司當餅皮,怎麼組合米、海鮮、起司,變成一道輕盈的小點?「看人吃得很開心,我興趣就來了,會想做得更好吃。」潘淑美說。

潘淑美笑說,自己婚後其實很少下廚。二度就業因緣際會進入餐飲業,才學會烹飪的技術與美學。潘淑美笑說,自己婚後其實很少下廚。二度就業因緣際會進入餐飲業,才學會烹飪的技術與美學。

家庭主婦復出職場有哪些優勢?人格特質成熟穩定、樂於與人互動

在少子、缺工的趨勢下,近年來,服務業引入大量中高齡人力。相較於年輕世代,他們的優勢為何?

張珮綺強調,對公司而言,所謂「外場服務人員」,其實更像第一線的品牌大使。要做好這份工作,要喜歡與人互動,能向客人傳遞品牌精神。社會經歷較少的年輕世代不一定有意願做這樣的工作。她舉例,「曾經有30多歲的年輕人來應徵,第二天就不做了。因為他覺得菜一道道上,還要一直照顧客人、說菜,壓力好大。」

相對的,像王儀君這樣的熟齡工作者,更樂意與人溝通,對於工作上的新挑戰也樂於學習。「看她這麼溫暖,講話輕聲細語,跟客人分享就很有說服力。」張珮綺說。

此外,過往家務勞動所習得的技能,也能在職場派上用場。王儀君說,店務最基本的洗碗、打掃環境,對她而言一點也不難。畢竟,當家庭主婦以來,她已經打掃了20多年。家中的地板每天拖,乾淨到孩子可以光著腳走過、直接踩上床睡覺。到店裡掃廁所、拖地,只是小菜一碟!(相關閱讀:中年二度就業當導遊,把玩變成工作!吳怡蓓:媽媽要對自己有信心,把小孩帶大後,其他工作都變簡單了

當然,二度就業回歸職場的日子並非一帆風順。過去,王儀君也曾碰過客人挑剔餐點的份量不足,故意讓她難堪;早期在速食店工作時,也有年輕的店長態度兇惡,總用摔東西的方式發洩情緒,讓職場瀰漫低壓。

「愈挫折,我愈樂觀!」總是滿臉微笑的王儀君認為,笑容可以消弭辛勞。她生性樂觀,不容易受他人情緒影響。即使身邊的妹妹嚇到手抖,她依然維持自己的步調工作,還鼓勵同事:「加油!做完就對了。」主管的做法有爭議,年輕人不敢講,她也會直言,「你這樣罵人真的很不好,只會讓同事的事情根本做不好。」職場生活的挑戰,並不因為年紀增長而減少,唯一的差異,只有應對的心態。

中高齡、二度就業回職場要有的歸零心態  學新東西生命更精彩

The One異數宣言集團執行長劉邦初提到,比起年紀和學歷,他更在意求職者的人格特質、生命歷練。過去曾在台達電任職多年的他笑說,「32歲跟60歲當總經理,年薪都一樣。年紀不是一個人能否在組織裡發揮影響力、把事情做好的關鍵。」

因為集團營運的項目包含旅宿、餐飲、文創等不同領域,他認為,組織可以根據熟齡者的特質,將他們放在適當的位置。例如,The One南園人文客棧中,有管家是科技公司的電子工程師退休。導聆黑膠音樂會時,可以和客人介紹黑膠播放設備對音質造成的影響。若擔心熟齡者的體力不足,也可重組工作,例如早上為客人導覽,下午改做庫存盤點等靜態事務。

他鼓勵熟齡、二度就業者,回到職場後,要經常以歸零心態,時時學習。「一直用舊經驗,就沒辦法前進了。」打開自己的心,接收新的經驗與知識,會發現熟齡的世界比想像中精采!(相關閱讀:20年家庭主婦二度就業,專業家事服務收入不輸一般上班族!Judy:先有自信,別人才會看到你的價值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