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芳如 圖/Judy提供 責任編輯/陳莞欣
編按:女性二度就業,有哪些選擇?當了20多年專職家庭主婦,Judy萌生二度就業的想法。復出一年多以來,如今50歲的她,以接案形式工作,每月收入已經不比一般上班族差,還能兼顧家庭。不過,起初準備踏出第一步之前,她其實很沒自信,擔心自己不如人。家庭主婦二度就業,如何找到自己的新職涯?
《50+》讀者Judy,婚前曾經擔任醫學中心研究助理、診所暨健診中心企劃。結婚後沒多久,就辭去工作,回家帶小孩,那年是千禧年。一晃眼,20多年過去了。這些年,先生賺錢養家,她負責養育3個孩子、打理家務。孩子陸續就學後,她也報名坊間各種課程,諸如日本舞、二胡,把日子過得有聲有色。不過,上過相關課程後,她才意識到家庭主婦只有國民年金,沒有退休金,因而萌生了重返職場的想法。
找工作前先進修 證書在手更有自信
為了強化競爭力,Judy報名勞動部推出的月嫂人才培訓班,並因符合45歲以上、無業等條件,得以免費受訓,學習如何協助產婦解決脹奶的問題、產後憂鬱因應之道、如何幫小孩做臍帶護理……等。上完300個小時的課程,並且通過考核後,Judy順利取得結業證書。後來,她還自費報名五星級月子餐,精進烹飪技藝。
「家庭主婦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自信,有了這張證書,我覺得自己變得比較有自信。」結訓後,Judy加入臉書家事社團,主動應徵相關工作。
此外,她也在昔日同窗、朋友的Line群組上,釋出有意找工作的消息。一位老同學看到後,與她聯繫,請她擔任烹飪家教老師。同學告訴她:「一樣的食材、工序,妳煮出來的就是比較好吃,我喜歡妳做菜的熱情。」Judy說,做菜時,她心中會想著:「今天要煮給誰吃?」投入全部心思到料理中。
Judy喜愛料理,做出一桌子色香味俱全的菜餚對她來說並非難事。
主動表明工作意願吸引案件上門 讓別人看見自己的光芒
有一次,Judy以前上日本舞的同學,看到她表明接案意願,轉介一位住在桃園青埔的業主。由於路途遙遠,Judy本來不想接,但同學一句:「你就當去玩。」打中了她的心。「我會這麼開心,是因為我當成玩遊戲,擁有童稚的心很重要。」把去桃園當成旅行的她,為了安全起見,徵得業主同意下,還偕伴同行,並且主動將一半薪水分給朋友。
雖然以旅遊的心情出發,Judy打掃卻非常認真。此外,接案前,她也會明確告知業主,在工作的幾個小時內,她會做到哪些事,即使時間到了,也會做到好才離開,但超出約定工作範圍的,她不會多做。這麼做有2個原因:一來,她希望維持品質,不為了趕時間潦草完成;二來,事先言明原則,設立界線,避免模糊空間,最後才不會鬧得不歡而散。
「這是一位擔任主管的同學跟我說的,」Judy說,同學提醒她:「千萬不要成為傭人,傭人沒有自己的主見,甚至不能反抗。你要把光芒散發出來,不需要特別展示,但要有自信,別人才會看到你的價值。」
每週三、五上午,Judy會上運動課。有一次下課後,她聽到兩個同學聊到近期的煩惱,Judy湊上前問對方:「您在煩惱什麼?」70歲的同學說,自己一個人住,想邀朋友到家裡唱歌,但家中又髒又亂,實在不好意思。
擅長家事清潔的Judy一聽,表明自己可提供到府清掃的服務。約定好時間後,Judy不但協助打掃、收納,還建議同學更換燈光顏色,讓老舊的家變得整潔、溫馨。「燈光很重要,如果用白光,會覺得是在上班,不是在生活。」
二度就業薪水不輸上班族 有工作生活更有重心
接案一年多,案源愈來愈穩定,每週一~五,Judy還到豪宅當管家4個小時。現在,她的月收入已經不比一般上班族差。雖然仍沒有年終獎金,也沒有年假和勞健保,但她已感到心滿意足,甚至還因為過度忙碌,暫時請辭烹飪家教老師的工作。
接案後,Judy的生活沒有太多改變,早上出門前,她仍會洗衣、曬衣、幫植物澆水。冰箱菜沒了,不是大清早補貨,就是傍晚到黃昏市場採買。她常對人說:「我不過是利用午睡的時間去工作而已,減少的只有睡眠和追劇的時間。」
不過,工作後,她自認生活變得更有重心,不會再杞人憂天,經常一覺到天明。和朋友聊天,也有許多話題。有了收入之後,花錢也變得比較大方。以前當家庭主婦,花錢不免精打細算,常問攤販:「買3個能不能算便宜一點?」充分享受殺價的樂趣;現在有了收入,她不再斤斤計較,有時甚至會全部買下來,讓小販早點下班。
回顧二度就業一年多來的歷程,50歲(2023年)的Judy認為,家庭主婦二度就業,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做了那麼多年家事,我們比誰都清楚鍋子怎麼洗、哪邊最容易囤積垃圾、哪個家電品牌最好用。」因此,不妨從自己最熟悉的家事、烹飪項目著手,找尋工作機會。此外,亦可善用政府資源,報名相關課程,增加求職時的籌碼。(相關閱讀:二度就業的前景!中高齡婦女就業計畫、各項獎勵與輔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