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50+編輯部 圖/Shutterstock 資料來源/恩主公醫院
編按:感覺肩膀疼痛、抬不起來?要留心這可能不一定是常見的五十肩!醫師提醒,位於肩關節的旋轉肌如果出現損傷,可能會有類似症狀,經過手術即可恢復改善;但若認為是五十肩而延誤治療,嚴重時可能會需要置換肩關節,不可不慎。
60歲的廖大哥因工作因素長期使用肩膀扛重物,經常有肩膀疼痛的困擾,大多使用痠痛貼布處理,但這次疼痛已經持續好幾個月,尤其睡覺時側睡壓到會特別痛,之後更發覺肩膀無力抬不高,以為是五十肩造成,於是在診所吃藥、復健,但3個月仍不見改善。
到醫院就診並安排超音波及核磁共振檢查後,發現他竟然是肩關節旋轉肌破裂,且破裂處有2公分大,因此立即安排微創關節鏡修補手術,術後隔天出院,3個月來已恢復良好,疼痛及肩膀功能均明顯改善。
肩膀疼痛抬不起來 不一定是五十肩
恩主公醫院骨科醫師施胤全表示,肩關節旋轉肌是連結肩胛骨及上臂骨頭的重要構造,主要是能讓我們的上手臂可以舉起、超過肩膀自由活動。
肩關節旋轉肌如果受傷,也會有類似五十肩一樣無法抬起的症狀。(出自恩主公醫院)
當旋轉肌破裂時,病人經常會有肩膀疼痛無力、手臂抬不起來,肩膀外展能力受限等狀況,其中疼痛在夜晚時最為強烈,因症狀與五十肩相似,病人經常搞混而延誤治療。
所以,最重要的關鍵,是區分肩關節的疼痛不適症狀,是屬於沾粘性的五十肩、還是旋轉肌腱破裂。前者是肩關節囊沾黏發炎導致,在自己或別人協助下都無法將手抬高,但若是旋轉肌破裂,也是無法自行將手抬高,但若有別人協助則可以,不過仍需要影像學檢查來確認診斷。(相關閱讀:手舉高覺得吃力?每天3分鐘簡單舒緩動作,讓肩胛骨歸位、改善肩頸痠痛)
旋轉肌破裂及時處理 避免嚴重需換肩關節
施胤全醫師指出,沾黏性的五十肩可以透過保守性治療,包括關節注射及復健改善。但若為旋轉肌破裂,尤其像廖大哥一樣屬於較大幅度的破裂(大於1~3cm),且疼痛與肩功能已經影響日常生活時,就建議使用手術做縫合,目前透過微創關節鏡手術治療,傷口小恢復快,可較快回歸日常生活。
醫師並提醒,旋轉肌破裂早期處理都能有良好的預後復原情形,但若未及時處理,會造成破裂惡化,導致肌腱品質下降、脂肪浸潤,甚至會造成晚期的旋轉袖破裂關節病變,導致需置換肩關節。
肩關節的疼痛及無力相當常見,常影響病人日常活動及造成夜間睡眠品質不佳。施胤全醫師呼籲,50至70歲是旋轉肌破裂的好發族群,若原本有肩關節骨刺的問題、長時間過肩動作的工作、抽菸、高血脂及糖尿病等更容易發生,當疼痛持續2至3週未改善時,應盡早就醫診斷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