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投資型保單之後大熱,分紅保單的優缺點是什麼?

繼投資型保單之後大熱,分紅保單的優缺點是什麼?
2023.10.19
21,144

2023.10.19

21,144

文章用聽的
00:00 08:10 1

文/顏理謙 圖/Shutterstock

編按:近來討論熱度很高的分紅保單,可以取代幾年前火紅的投資型保單,為老後退休資產挹注現金流嗎?分紅保單的運作方式為何?如果目的是投資,分紅保單是好選擇嗎?

「分紅保單可以解釋為壽險結合分紅帳戶。」保險本舖顧問駱潤生指出,分紅保單的結構可以分成兩部分,分別是「一般帳戶」和獨立的「分紅帳戶」。

分紅保單之所以可以產生紅利,來自於保戶為這張保單所繳的保費,會透過獨立的分紅帳戶運作,扣除核保、行政費用和理賠後,交由專業團隊投資。當投資產生了可分配盈餘後,再分配給保戶。

依據規定,保險公司分配給保戶的紅利不能低於獲利的70%。不過,駱潤生提醒,分紅保單必須要有獲利才會分紅,假如沒有賺錢,並不會強迫保險公司分紅。「只是如果連續2年沒有達到最低要求,保險公司必須去跟金管會報告,商譽也會受損。」

相對於一般保險可以依照保戶的需求指定受益人,駱潤生指出,分紅保單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在於,保單的分紅只能給「要保人」,也就是保戶本人。「保險給付可以免除所得稅,但是保單紅利在認定上,不被認為是保險給付,比較像投資或利息所得,因此會有所得稅產生。」

「一旦牽扯到投資,就是長期行為。」駱潤生表示,如果手中有一筆閒錢,可以將分紅保單看成長期資產配置的一環,放入保單裡慢慢滾。只是分紅保單的流動性比較不好,資金投入後大概會鎖10年以上,比較適合有退休金規劃又有資產傳承需求的族群。「分紅可以自己用,等到自己身故後,錢也可以留給後人,預留稅源。」

同時,他也提醒,如果目的只是希望透過壽險做資產傳承,不一定要買分紅保單。因為在相同的保額條件之下,相比壽險,分紅保單把一部分的金額拿去投資,保費一定比較高。「最重要的,還是先評估自己的目的是什麼,以及自己想用這筆錢照顧什麼人。」

另一方面,保險專家劉鳳和則認為,如以投資為目的,分紅保單不僅獲利相對不高,資金運用也不如定存靈活。「到期後的利息只比銀行定存多一點點,萬一需要用錢,解約不僅沒有利息,本金也要打對折。」相較之下,如果把這筆錢拿去做美元或台幣定存,不僅利率更好、時間更短,中間如果想解約,就算利息打8折,但至少可以完整拿回本金。因此,如果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分紅保單恐怕難以達成預期目的。而如果從保險的觀點來看,假如不幸發生意外,分紅保單也無法起到作用。

「有些人買了以後會有錯覺,認為自己一年花這麼多錢買保險,應該夠了。但是你買的是投資儲蓄,萬一得了癌症,一點用也沒有。」

劉鳳和建議,投資歸投資,保險歸保險。假如真的想投資,可以買0050、0056等ETF,要是性格再保守一點,可以選擇美元或台幣定存。甚至,買房自住也是一種投資。「簡單來說,就是不要買分紅保單。」

保險怎麼買?以下5種才是50歲後真正需要的

保險的目的是轉嫁風險,透過事先繳納資金,攤平個人未來潛在的風險。若先釐清保險的用意,更能有效發揮價值,也能讓自己的資金妥善運用。劉鳳和建議,《50+》讀者可以依照以下順序,為自己和家人添購保障。

1. 意外險:

保費相對低,但是若發生意外身故、失能等狀況,可以獲得較高保障。此外,意外險依照工作類型分類,和年紀較無關係。

2. 癌症險:

雖然癌症治癒機率高,但是過程還是需要不少費用。特別是現在人多半晚婚,當家長年紀40或50+時,孩子年紀可能還很小。如果大人生病,家庭經濟壓力也會變重。有癌症險支持,可以幫忙減輕負擔。

此外,劉鳳和表示,由於現在醫療儀器進步,健康檢查時,很容易看出身體的大小毛病。他建議,一定要保持好自己的健康狀態再買保險。「大家可以先上健保App查詢。如果身體有狀況,就算你買了保險,到時候保險公司也不賠。」(相關閱讀:癌症治療住院天數變少、花費可達幾百萬,傳統保單不夠賠!防癌險怎麼買?

3. 壽險:

「很少人買壽險,但是壽險非常重要。」劉鳳和表示,壽險可保障不論意外或疾病造成的一級失能或身故,理賠定義清楚,不如醫療險容易造成糾紛。而且年紀大時,也可用來規避遺產稅。

他建議,假如預算有限,可以優先選擇意外險。但如果手上有一些積蓄,可以考慮同時保意外險和壽險。

4. 重大傷病險:

只要符合重大傷病資格、擁有重大傷病卡即可申請理賠,因為定義清楚,不容易造成理賠爭議。此外,雖然重大傷病險也可理賠癌症,但由於保障範圍更廣,因此保費會較癌症險高。

5. 醫療險:

保費較貴,理賠金相對來說並不高。此外,劉鳳和提醒,許多人對於「實支實付」有迷思,認為自己花了多少醫療費用,保險公司就會賠多少。但其實理賠金額有範圍限制,超過也不會賠。(相關閱讀:不是花多少就賠多少!50後買實支實付醫療險,留意保費和理賠項目認定

「買保險要買讓你安心的。」劉鳳和提醒,購買保險前,記得先回歸目的,趁著身體健康時,為自己和家人規劃好完整保障。別白白花了錢,最後卻沒有得到預期的效用。

相關閱讀:劉鳳和著,《平民保險王》,文經社出版。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