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如何讓身體不痠痛、心情靜好?蔡璧名:5個值得養成的日常習慣,遇見更理想的自己
下一篇

一樣花錢去旅行,50歲出發比80歲快樂!人生一切各有時,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如何讓身體不痠痛、心情靜好?蔡璧名:5個值得養成的日常習慣,遇見更理想的自己

當生命的大雨來了,你能輕鬆以對嗎?

文/蔡璧名 圖/Shutterstock

編按:心、身、情、食、寢,是良好生活的根本!臺大中文系副教授、作者蔡璧名,以她獨特的家學背景,融合傳統中醫、太極拳法、老莊學說,分享遇見身心更理想的自己的5個醫道習慣。

我們的終極價值到底是什麼?就像康德所講:「人是目的。」人本身才是最重要的目的,金錢不是終極目的,吃喝玩樂當然也不是,人才是。所以就讓我們把在意、注意力收回到人自身。讓我們把培養良好的心靈和身體的習慣,當成生活中值得持續關注的一件事來進行,從而開展嶄新敞亮的人生。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養成好習慣,可以遇見更理想的自己,但我們究竟要養成哪些好習慣?

1. 身體的好習慣:挺直脊椎,不痠痛更靈活

首先要談的是:身體的習慣。

誰不想要身體不痠、不痛,更輕鬆靈活?培養身體的良好習慣,最重要的就是莊子講的「緣督以為經」(〈養生主〉),老子講的「守靜督」(〈十六章〉)。

簡單來講,樹立身體中軸就是讓我們的脊椎垂直於地面。但到底該怎麼穩定脊椎?這件事為什麼在不同時代、不同文化傳統中,一次一次地被強調?最簡單的方法:每天頂10塊錢臺幣銅板5分鐘,然後每天延長5分鐘。希望更具功效的,就利用每天零碎時間來做「穴道導引」,建立打直脊椎的習慣。

我們只要樹立這樣一個小小的目標,每天都更加放鬆靈活,那麼無病一身輕、一身輕無病的身體,就在不遠處等著我們。(相關閱讀:50後如何不累不傷?蔡璧名:認清生命最重要的事,向老、莊、醫家學治神養心

2. 吃飯的好習慣:不避澱粉,懂得擇食

第二個練習,是落實好好吃飯的習慣。

一天三餐的質量,可是會大大地影響你的氣血狀況的。那到底要怎麼樣才能算有好好吃飯呢?

你的氣是否充足跟攝取多少穀類,有非常密切的關聯。所以研讀傳統醫學的朋友,通常還是會適量地攝取澱粉,絕對不敢不吃澱粉或者吃太少澱粉

即便是要叫外賣,如果具備了關於食材的功效與藥性這些本草學的知識底蘊的話,自然就有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當下體況的飲食,更容易練習養成好好吃飯的習慣。

3. 睡覺的好習慣:未睡身、先睡心

第三個練習,我們要談的是如何好好睡覺。

睡覺的時候,我覺得更重要是心靈的功夫,就是你要把注意力擺在丹田的位置,不要有任何念頭,當然更沒有負面情緒,就可以快速地沉沉入睡

要怎麼樣把注意力擺在丹田?

先把眼睛閉上,把注意力放在肚臍以下4指幅(同身寸3寸)左右的關元穴,這就是丹田的位置。你雖然閉著眼睛,但想像自己閉著的眼睛正注視著這個位置,然後再慢慢地把你的情緒完全關掉,把你的思慮關掉。思慮也要關掉,讓它沒有文字,一個念頭都沒有,就這樣保持這個神凝的狀態。這就是我們要養成的未睡身、先睡心的習慣。

所謂未睡身、先睡心的活動,不是躺上床才開始的。假使你打算11點要入睡,建議你從10點鐘開始就關掉所有3C產品,培養讓你的意識逐步進入睡眠狀態的習慣,接著會感到越來越睏,一旦有這樣的意識狀態、還有姿勢的話,你的肌肉會非常放鬆,這將大大提升今晚的睡眠品質。(相關閱讀:睡覺才關燈,助眠褪黑激素少71%!改善失眠先養睡意:5件事讓身體大休息

4. 心的好習慣:在逆境中仍向內關照、安定靜好

第四個練習,是鍛鍊心的習慣。

選擇乘御己心,凝定心神,讓心隨時向內觀照,保有安定靜好的心。養成這樣的心靈習慣,我們的生活才可能潤澤一己,磅礡萬物。即使生命的大雨來了,處在人生的逆境裡,我們依舊要努力保持輕鬆靈活的心

可是我們怎麼樣做到這一點?其實這跟我們如何看待這一場大雨密切相關。

我在癌症病房期間請了一位看護,本來說好要照顧我7天的,但是她過了2天就發現不妙,這個人怎麼一個晚上要起來如廁10幾次,每一次還要幫她擦藥,一次就要花一刻鐘到半個小時的時間,因此2天後她打算請辭。請辭之前還撂下一句話說:「蔡老師,個人造業,個人擔當。」在癌症病房的我,好像正在承受我的惡報之雨。

第二天來了一位新的看護,她說:「蔡老師,妳不要氣餒,我們基督教好多聖者,都是經歷過疾病的苦難才成為聖者的。」我忽然發現,不同的想法會讓你搖身一變,從一個惡有惡報之人,變成了聖者。

而儒家的孟子告訴我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告子下〉)於是那場雨一如烈火,是你要成為鳳凰所必經的。莊子說:「飢渴寒暑,是事之變,命之行也。」(〈德充符〉)原來是命。而這所有難以操控的命運,正是供我們千錘百鍊、陶養強化自己的心靈所必需。

所以我們都可以選擇在逆境當中,不貧窮自己的心志,不傷痛自己的心情,不病苦自己的心,不辜負大雨滂沱連日不已的機緣,守護好生命中最值得注意疼惜,而且我們有能力有責任好好照顧它、愛養它、強化它的空明靜好之心。

5. 愛的好習慣:了解取代取悅、相忘取代占有

第五個練習是愛的習慣,或者說在生活裡重構愛的習慣。

在愛的進行式裡,老莊思想啓發我們,養成用了解來取代取悅的習慣,並且立定這樣一個目標:自許成為對方的頭號知己。明白衝突不是壞事,而是相知版圖擴大的契機

當你養成這樣的習慣,在衝突的當下能進入對方的處境,就不會說出傷人的言語、做出傷人的事情來。還有養成能夠發掘、強化對方優點的習慣。

最後莊子讓我們明白,在愛裡最值得留意的一件事,是要養成「相忘」的習慣。這個忘是指不要太在意,養成不陷溺、不執著、不占有的習慣。深情,但不滯於情。因為就算失去一切,你的心神靈魂也永遠不會失去。滾滾紅塵裡,沒有我們要定的人,只有我們要定的心靈與心情。

(本文摘自蔡璧名著,《醫道習慣:心、身、情、食、寢,習慣成自然》,時報出版)

2023/10/14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一樣花錢去旅行,50歲出發比80歲快樂!人生一切各有時,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享象】熟齡踢踏舞初階班第7期
  • 享象表演藝術場館

  • 2024/02/20 ~ 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