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姐弟髖骨都出問題,痛不欲生才進廠維修!張光斗:65後的人生不要忍,別等肉身都成破銅爛鐵才懊悔
別等到身體下殺1折,才願意正視健康。
文/張光斗 圖/Shutterstock
編按:人生70才開始嗎?電視節目「點燈」製作人張光斗更喜歡「人生65才開始」的說法,他也從自身與家人的髖骨問題,分享熟齡族群面對65歲後身體機能走下坡的心境。
為了激勵老人家,「人生70才開始」成了世間最為膾炙人口的溫情喊話。對我來說,「人生65才開始」或許更為務實,更能接地氣一些。
65歲開始的「65折人生」 不能再用100分要求自己
眾所皆知的,年到65歲,拿到「敬老卡」,搭公車、捷運、高鐵都有大幅度優待,看電影、逛景區,都能讓這些人老心不老的初老人士竊喜不已。而且,站在70、80以上老大哥老大姐面前,會被叫聲小弟小妹,那個帶著爽勁兒的甜美滋味,也只有當事人可以體會。
只不過,拿了「敬老卡」的老小孩們,就算表面再風光再喜悅,也還是遮掩不住身體零件生鏽、故障的趨勢,每3個月就得到醫院回診,拿上幾大包慢性病藥丸。於是,退而求其次,心想,如果身強力壯,精神威武,成家立業,攀登上事業高峰的人生滿點是100分,那麼,面對現實吧!老小孩們將人生的新起點重新定位,就像是百貨公司的大拍賣,所謂的「65折人生」,應該也說得通吧?
說白了,我此刻的人生,還真是「65折人生」的社會寫實片。
有一晚,左大腿銜接臀部的髖骨處,忽然爆痛,好不容易入眠的我,被那劇痛給驚醒,就連上廁所都一拐一拐,每邁出一步就像是有鋸子在鋸,就算假牙已然拔了,還下意識地在咬著僅存的殘牙,忍痛。
天亮後,老婆幫我塗上鬆弛的藥劑時,好心叮囑我,一天1萬步或許太操了,不是也有專家建議,像我此一超過65歲者,5500~6500步,就已足夠,多出來的,不但對健康無益,還會傷及筋骨。
這可不是?好一個現買現賣的「65折人生」!
我試著開始減法,拋棄過去數年來引以為傲的日行萬步計畫,縮小了程式,只要6500步,就可鳴金收兵;說也奇怪,真的不痛了。偏偏我這人有自虐傾向,舒服了幾天,不信邪,趁著某日春光嫵媚,涼風親和,就有意的多走一些,跨過1萬大關,結果,還沒回到家呢,那不安分之處,又陰陰地開始作態,給我臉色,害了我趕緊求饒,一入家門就躺在沙發上久久,極度諂媚的向髖骨示好,它才沒有絕情的再次撕破臉。(相關閱讀:有人80歲跑馬拉松,有人卻肌少症臥床!林頌凱:熟齡別怕受傷不運動,做對3大基本功讓自己變強)
於是,我學會乖巧些,學會務實些、聰明些,開始審視我必須面對的「65折人生」。
健康度打65折的身體 保持心境開朗一樣過關斬將
10多年前,《點燈》與音樂人協會在埔里紙教堂合辦活動,我經常要搭乘當時為音樂人協會理事長的殷正洋的便車,每每自台北到埔里的來回路程中,我們都有聊不完的話題。
有一回,聊到老的問題,小洋說,他年邁的母親每天都對膝蓋與髖骨的疼痛宣戰;他心疼母親,要母親多在家休息,但母親並不如此認為,母親跟小洋說,愈是疼痛,就愈要走,如果早早豎起白旗,聽任膝蓋與髖骨耍廢公休,有一天,或許就再也無法行走了。
聽著聽著,我首次對老後生活品質的必然衰落,有了具體的認知。
沒過多久,當時年屆80的家母忽然決定,再也不願忍受膝蓋的疼痛,決意由台中北上,在台北的醫院來整治膝蓋。
老太太住院開刀是件大事,家人的皮都繃得很緊,因為老太太是我家的「希區考克」,隨時會出題目製造緊張,隨時會改變心意加強懸疑,我們必須有充分的心理準備,確認她被推入手術室後,開刀一事才算塵埃落定。
幸好,我們遇到了一位視病如親的好醫生,每天對著家母說柔軟語,還誇讚家母體質好,就連下刀的剎那,看到切開的骨與肉都鮮紅而有活力,還保證家母的復原會超出預期許多。
有了帥哥醫生的加持,家母在醫院的日子過得逍遙又歡快,沒有為子女們製造任何頭疼試題;就算依依不捨的出院後,還巴望著回院換藥。
有一天回醫院,準備進行另一條腿的膝蓋手術,坐在門口的義工,大聲地在跟路過的病患分享,說是最近有位80歲的老太太,成功又快速的開好了一個膝蓋,已經變得生龍活虎;家母非常得意地指著自己,急著插嘴大喊,她就是那個80歲的老太太。
喔!原來如此,65折的人生,還要有明朗開放的心境,才能利人利己的過關斬將啊!
認清身體零件打了65折 正視進場維修的重要
接著下來,輪到小我2歲的大妹。她已忍受多年髖骨造反的折磨,寧願在無效的按摩上找慰藉,也不肯面對進一步的治療;直到一次日本行,同行的朋友拖著她上下地鐵站,把她逼到「痛不欲生」的絕境,這才痛下決心,於回台後,願意到醫院接受醫生的審判。
果然,醫生責備她,髖骨與大腿骨之間的韌帶已然不見,已被她折磨到骨骨摩擦,互不相容的險境,必須立即開刀,才能擁有較好的生活品質;醫生並且追加說明,髖骨老化病變,也與遺傳有關。(相關閱讀:走路跨步痛,可能是退化性髖關節炎!每天做網球伸展操,讓卡卡的髖關節活動滑順、不再疼痛)
這下,我們全家人都不吭氣了,因為,一向「百善忍為先」的大姐,早就發生髖骨退化的問題,她悶聲不響,每天照樣上下公寓的5樓不說,一邊要拎著大包小包的青菜、水果、排骨、雞腿,一邊還要夾著不安分的孫子、孫女上樓回家。
就在大妹髖骨手術成功的3年後,大姐終於不敵椎心之痛,願意在疫情升高的尷尬時刻,乖乖地走進醫院檢查;其結果不用醫生開口,就連我這門外漢都可以猜測得出來;醫生說,大姐拖了太久,髖骨的磨損,也已影響了心臟,就連手術的麻藥,都要格外上心,才不會影響且增加心臟的負擔。躺在醫院「待宰」的大姐這才悔不當初的承認,她不該折磨自己的臭皮囊到如此不堪的地步。
經由大妹與大姐的親身示範,我立刻也有所警覺,原來65折人生絕對不容許逞強、忍耐、逃避、消極等酸腐習性的暴走;歷經幾10年歲月的掏洗,既然肉身的零件都成了破銅爛鐵,也打了65折,如果還是冥頑不靈的堅持己見,不見棺材不落淚,那麼,等在後面的,或許是5折、4折,甚或跳樓大甩賣的2折、1折了。
既然話都說到這份兒上了,我必須招供,其實,我何嘗不是掩飾著自己的鴕鳥心態,暗自巴望著自己的髖骨可以繼續耐磨耐操、乃至不藥而癒?這回全都寫出來,也是不得已的苦肉計,為的是讓左右的親友們一見到我就會追問:「你去醫院檢查髖骨了沒?」。
(本文摘自張光斗著,《斗哥的幸福轉運站》,時報出版)
2023/09/23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