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鳳君(物理治療師)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陳莞欣
編按:睡覺翻身時,感覺腰部或大腿根部痛、無法盤腿坐、走路大腿痛、穿脫襪子吃力、上下樓梯困難,這些都可能是髖關節出問題的徵兆!髖關節疼痛容易被誤認為腰痛,但若未及時處理,恐影響日後的行走能力、增加跌倒風險。預防髖關節疼痛、卡卡,保養運動怎麼做?
髖關節是身體最重要的關節之一,負責承受身體重量並幫助穩定行走。女性較男性先天肌力弱、關節處重疊部位短,隨著年紀增長,下半身關節容易出現問題。如果把髖關節誘發的疼痛當作是腰痛而未處理,久而久之,不僅影響其他關節、無法大步行走,更容易有跌倒跟絆倒的風險。
髖關節出問題,哪些部位會疼痛?湯瑪斯自我測試,判斷髖關節是否健康
如何確保自己的髖關節健康?除了定期到醫療院所接受檢查,自己平時多觀察並注意姿勢與身體肌肉表現,也能及早發現問題。
例如,睡覺翻身時感覺腰部或大腿根部疼痛、無法盤腿坐、穿脫襪子遲緩吃力、家族史有髖關節相關疾病、行走時軀幹會左右搖晃、上下樓梯出現困難、運動或起走時,膝蓋覺得沉重,且常出現大腿根部或臀部兩側疼痛等,都可能是髖關節出問題的徵兆。
此外,也可藉由以下的「湯瑪斯自我測試」,檢測自己的髖關節靈活程度:
1. 坐姿下,雙手環抱住單腳的膝蓋內側,另一隻腳則向前伸直。
2. 維持相同的姿勢並緩慢地向後躺下來,觀察手沒有環抱的那隻腳是否能自然觸碰著地。
若未環抱的腳無法觸碰地面,且整隻腳彎曲起來,則表示髖關節的轉動有困難,長期下來也會讓臀部肌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