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你說什麼?」要注意!邱銘章醫師:聽力退化是失智關鍵,3徵兆自我檢查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025.10.23
4,620
作者|顏理謙
責任編輯|王美珍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作者|顏理謙 2025.10.23

責任編輯|王美珍4,620

編按:聽損,是失智症首位可預防的危險因子。中年開始檢查聽力、使用助聽器,不僅能保護耳朵,更能延緩認知退化。憶安診所神經專科醫師、台大醫院神經部特聘兼任主治醫師邱銘章提醒,出現3個聽損徵兆要警覺,早期處理能讓大腦反應更靈敏、記憶力更好。

聽力維持好,對於預防失智有很大幫助!

憶安診所神經專科醫師、台大醫院神經部特聘兼任主治醫師邱銘章分享,曾有位男性個案因為認知問題來到他的診間,檢查後卻發現有聽力障礙。

因此,他強力建議這位男性找聽力師協助,並配戴助聽器。沒想到,戴上助聽器後,不僅聽力改善,連記憶力都提升了。「回診時,家人都說,他的反應變靈敏、記憶力變好,思考速度也變快了!」

邱銘章指出,這位男性先前受到聽力因素干擾,造成刺激不足,才導致暫時性退化。而曾有研究指出,聽損和失智的時間相關性高達25年,趁早處理,更能降低失智發生風險。「聽損時間愈長,風險愈高!」

聽損是失智首位風險因子  助聽器能延緩認知退化

邱銘章指出,WHO已將聽損列為失智症的風險因子之一。而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Lancet)於2024年發表的研究指出,失智症有45%風險可預防,其中,可控的失智風險因素有14項。

而在這些風險因素裡,聽損的族群可歸因分率(Population Attributable Fraction, PAF)高達7%,和低密度膽固醇並列首位。

「從生物學角度來看,聽損時間愈久,大腦顳葉的皮質萎縮現象會比較明顯。」他解釋,缺少聲音刺激時,神經元接收的刺激強度不夠,將導致功能下降,甚至造成腦萎縮。若從社會心理學角度來看,聽損可能導致溝通時的挫折,因而從社交生活退縮,造成孤單、憂鬱等情緒,這也是失智症風險因子之一。

另一方面,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也會影響到聽力。因為聽覺器官是透過大腦血管供應,若本身血管出現病變,也容易造成聽損。

不過,就算聽力出問題,及早處理,也能遠離失智風險。

他表示,曾有研究發現,失智高風險族群戴上助聽器後,3年後認知衰退風險可下降48%;若聽損者有輕度認知障礙,戴上助聽器,失智風險比值降低為0.73盡早做聽力矯正,有助於延緩認知功能退化。(相關閱讀:白天嗜睡沒精神,失智風險多3.3倍!中年疲勞留意這些徵兆,5招拯救腦老化速度

長輩老是重複問話,是失智嗎?醫師傳授判斷方法

許多子女會擔心:剛剛才跟長輩說完一件事,對方卻好像沒聽懂,老是重複問同樣的事,是否為失智症徵兆?

文未完!免費加入會員觀看

加入《50+》會員,3大好康免費升級

  • 讀好文:閱讀會員限定文章
  • 玩活動:參加會員限定活動
  • 學知識:《50+生活百科》熟齡知識庫免費看

加入50+ LINE,每天獲新知!
https://fiftyplus.pse.im/5zvc58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