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頭怎麼挑才對?營養系主任親授「安心料理三守則」

選購與處理芋頭有撇步,遵照三守則:「選、削、存」才安心。
選購與處理芋頭有撇步,遵照三守則:「選、削、存」才安心。
2025.09.17
35,132
作者|50+整合企劃

選購與處理芋頭有撇步,遵照三守則:「選、削、存」才安心。

作者|50+整合企劃 2025.09.17

35,132

文/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1043期

芋頭綿密香濃,是深受民眾喜愛的食材。食品藥物管理署特邀中國文化大學保健營養學系游宜屏主任,說明芋頭的選購與處理技巧,並提醒民眾注意保存方式及避免誤食外觀類似卻具毒性的「姑婆芋」。

芋頭料理安心三守則:「選、削、存」

游宜屏主任指出,欲料理出綿密口感的芋頭,選購時應以本地品種為優,如大甲芋頭或甲仙芋頭。這類芋頭通常外皮乾燥粗糙,表面帶毛根;相對地,進口芋頭外皮較光滑,口感偏硬。除了產地選擇外,也建議挑選外皮完整、飽滿且顏色均勻者,按壓手感扎實有彈性為佳。剖開後,若切面呈白紫相間條紋、無黑斑或發霉,即為新鮮優質。若出現濕氣、發軟或腐壞現象,則不建議購買。

芋頭含草酸鈣與芋頭醣蛋白凝集素,容易刺激皮膚,引起搔癢反應。建議削皮時保持手部與芋頭乾燥,或戴手套操作,也可先蒸煮或汆燙,幫助分解刺激成分,降低草酸鈣含量。若已出現手癢,可用鹽搓揉手部以舒緩不適。削皮後可浸泡清水10至15分鐘,有助減少芋頭的澀味。

芋頭料理若未能即時食用完畢,應妥善保存。蒸熟後應完全冷卻再分裝密封,置於冰箱冷藏可保存約2至3天。如需延長保存時間,可冷凍保存,並標示日期。冷凍前可先將芋頭切塊或搗成泥狀,日後再解凍復熱使用。須注意避免反覆解凍,以免影響口感。

游宜屏主任提醒,民眾需留意與芋頭外型相似的「姑婆芋」,常見於山區或庭園,誤食「姑婆芋」恐引發口腔灼熱、喉嚨腫脹甚至中毒。姑婆芋葉面具光澤、呈心型、葉脈明顯,與可食芋頭的羽狀葉脈不同;莖部切開時無紫色條紋,常有刺激性氣味。民眾切勿任意採食不明植物,以確保飲食安全。

(食品藥物管理署廣告)

(歡迎轉載,請尊重著作財產權,勿重製或改作;引用文章時請加註文章出處。)

加入50+ LINE,每天獲新知!
https://fiftyplus.pse.im/5zvc58

Info

食藥署藥物食品安全週報訂閱:https://gov.tw/Mcd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