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擁有獨特磁性嗓音的傳奇歌手潘越雲,不僅以〈天天天藍〉、〈野百合也有春天〉等經典作品成為傳奇,更在人生下半場考上臺師大台灣語文學系博士班,展現過人的專注與涵養。她如何保養身體、持續學習?多年來對音樂有什麼體會?這次,她將在《50+》11月8日舉辦的「50+好好同學會」,熱情獻唱!
若要說到在華語樂界風格獨樹一幟的傳奇女歌手,必然是潘越雲。
嗓音低沉、醇厚且充滿磁性,從1980年代出道以來,她以深邃而充滿詩意的歌聲,完美詮釋了如〈天天天藍〉、〈情字這條路〉與〈純情青春夢〉等許多經典作品,奠定了她在樂壇無可動搖的地位。
然而,除了傲人的音樂成就,潘越雲近年還有許多有別於舞台表演的探索與嘗試,她不僅重回校園念研究所,2022年更繼續就讀臺師大台灣語文學系博士班,同時對於學業、舞台工作也保持著高度的專注與自律。
滾石第一號歌手!從小耳濡目染吸取音樂養分
是否從小就夢想成為歌手?潘越雲坦言,這從來不在她的人生規劃中。由於父母和哥哥姊姊們都喜歡音樂,家中更有豐富的黑膠唱片收藏,她從小就聽著各種不同風格的音樂長大,無形中成為她日後音樂養分的來源。
國小二年級後潘越雲開始參加學校合唱團,接觸了歌唱技巧的訓練,也為日後的音樂之路打下基礎。
作為滾石唱片在草創時期簽下的第一位歌手,潘越雲說,在滾石的這段經歷對她而言有著深刻的意義。在錄音室錄歌的時候,她不僅是個歌手,也是一位勤奮的學生。
她會安靜地坐在角落,看著製作人和樂手們如何將音樂從無到有打造完成,也讓她更理解音樂工作是需要靠眾人之力才能成就的團隊合作。即使出道已經45年,她依然認為音樂學無止境,不斷精進、才能保持專業度。
潘越雲的人生哲學:學習與音樂並行的人生下半場
談到代表作〈天天天藍〉,潘越雲謙虛地說,這首歌會成為經典,也讓她頗為意外:「這首歌的歌詞就像一首短詩,簡單卻難以詮釋。」當時年僅23歲的她,用純粹的歌聲唱出了這首歌的靈魂,也讓她的名字紅遍全台灣。
時隔40多年,她依然能以原調演唱,但心境已大不相同,經歷了歲月洗禮的歌聲,反而更能傳達出豐富的情感。而在50歲之後,潘越雲也有了新的嘗試。
除了在熟悉的流行音樂領域取得碩士學位,她更選擇繼續攻讀臺師大台灣語文學系博士班,專研喜愛的台語文學。潘越雲笑說,雖然課程內容並不輕鬆,但她樂在其中。台語文學與音樂看似沒有直接關聯,但它涵蓋了文學、文化與語言,為她開啟了全新的知識領域。
潘越雲在人生下半場持續學習,也從中得到許多樂趣。(圖片來源:潘越雲臉書專頁)
自律是熟齡人生的關鍵:潘越雲的學習、運動與飲食管理
很多人好奇,為何潘越雲一出場,優雅風采依舊?她有3個自律的習慣。
第一,是學習。她說自己是個重視專心的人,連和貓講話都很專心。此外,她很享受在深夜靜謐時刻,專注於閱讀學術論文,從中獲得的養分是音樂領域所無法給予的。這種對學習的專注與熱情,正是她認為人生下半場最珍貴的資產。(相關閱讀:考上研究所榜首!潘越雲:且歌且行,與歲月一起優雅向前)
不只如此,潘越雲也高度重視身體健康。她開玩笑地說,50歲之後,她最在乎的就是腰圍。為了維持身材與健康,她開始培養規律運動的習慣,每週至少3次。
不只如此,她最近更喜歡上了太極導引,結合中醫與氣功讓自己舒緩、促進血液循環。她形容這項運動「優雅而有力道」,讓她感到身心平衡。(相關閱讀:愛自己靠運動,更年期不適全沒了!范怡文:女人快樂的秘訣,就是不當「老闆」和「老婆」)
在飲食方面,作為歌手,潘越雲長年保持高度自律。她戒菸酒,不碰冰品、麻辣火鍋及油炸食物。她特別提到麻油是她的「最大敵人」,因為麻油會讓聲帶上火緊縮,影響歌聲的表現。雖然嚴格忌口,但她認為這是一種自然的自律,並不感到痛苦。這種「儀式感」也是她在許多生活細節特別重視的一部分。
舞台依舊是神聖之地:潘越雲與歌迷再相聚的期待
對潘越雲而言,舞台是神聖且嚴肅的。每次演出,她都視為獨一無二的機會,無法重來。因此,在登台前,後台總是鴉雀無聲,所有人都專注於維持最佳狀態。她認為,在舞台上能做到「零瑕疵」,就是對表演最好的交代。
她也分享,現在孩子長大獨立,有更多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這次受邀在「50+好好同學會」演出,她非常期待能在現場與歌迷朋友們重聚。相信當天的氛圍一定會充滿熱情,就像是一場盛大的同學會,帶領大家重回那個充滿夢想的青春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