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靜心練習,快速釋放壓力!賴佩霞:安頓心中的「黑猩猩」,當個好好說話的人

(圖片來源:影巷26號攝)
(圖片來源:影巷26號攝)
2025.09.14
8,974
作者|蔣德誼
責任編輯|王美珍

(圖片來源:影巷26號攝)

作者|蔣德誼 2025.09.14

責任編輯|王美珍8,974

編按:如何尋找內在的平靜?賴佩霞出版新書《靜心的力量》,提到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隻黑猩猩,想罵人、被激怒、遇到爛事不想管......這些情緒反應都很正常,是人類演化過程中的「戰或逃」。如何內在自我覺察,當自己情緒的主人,能在每個情境好好說話?她提供靜心的3種方法。靜心不是打坐,而是隨時隨地的自我覺察,找到快樂的能力。

擁有平靜穩定的內在心靈、不輕易受外界的紛擾影響,是很多人追求的境界,對此,近期推出新書《靜心的力量》的賴佩霞認為,「靜心」並非僅是形式上的冥想或打坐,而是一種「能力」:一種讓我們在原始、反射性的情緒要爆發之前,先讓自己安靜下來的能力。 

如何面對內在黑猩猩?先學會這招情緒覺察

這次新書的封面,畫著一隻黑猩猩,讓人好奇有何意涵?賴佩霞說,這隻「黑猩猩」其實象徵著人們在DNA中為了求生存而演化出的本能反應,包含了戰、逃、僵等情緒與行為。當感受到威脅或壓力時,這隻黑猩猩會本能地跳出來,使我們陷入憤怒、焦慮或自我防衛的狀態。 

許多人將這隻黑猩猩視為壞事,試圖壓抑或否認它的存在。對此賴佩霞提醒,黑猩猩的存在並非壞事,它是我們演化的智慧,但必須要理解它,才能防止它造成負面的破壞。 

她舉例說明:若是聽到伴侶隨口說出一句「碗怎麼還沒洗?」,很可能因為觸動了內在的黑猩猩,而被解讀為攻擊或羞辱,進而引發不必要的衝突。 

而靜心的力量,就在於當黑猩猩蠢蠢欲動時,我們能夠退後一步,用人類的智慧去檢視它,並問自己:「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對方這句話背後想說的話是什麼?」這種自我關照的能力,就可以幫助我們在情緒來臨時是中保持穩定。 

賴佩霞也以她曾參與總統大選的經驗為例,解釋靜心的力量。面對網路上的負面言論,她將這些攻擊視為「一群黑猩猩跑出來了」,並認為「我如果跟他對抗,那就是我的黑猩猩也會跑出來嘛」,因此她選擇平心面對,而非被捲入情緒的拉扯。

這種超然的能力,能讓我們在混亂中找到內在的平靜,並理解他人的行為可能源於對方內在的掙扎與痛苦,從而產生同理心。她指出,靜心的終極目標,是讓我們活在當下,全然地接納自己的每一個狀態,無論是快樂、悲傷或憤怒,都能與之同在,而不受其控制。

不壓抑情緒!學會好好說話,還能與自己和解

賴佩霞進一步分析,在認知到黑猩猩的存在之後,與牠共處的第一步,是學習如何表達真實感受。 

她分享了一個在加拿大海文學院的自我練習:直接對著當事人說出不舒服的感受。這個練習對於習慣壓抑的東方文化來說其實並不容易。許多人怕被討厭、怕衝突,習慣將不滿與情緒壓在心底,久而久之,反而讓黑猩猩變得更具破壞力。 

賴佩霞強調,這個練習的目的是讓我們學會「好好說話」,在日常生活中,不帶髒字、不帶羞辱地說出自己的感受,而非等到情緒累積到臨界點,讓黑猩猩爆發出更難聽的言語。 

她舉例,如果同事經常遲到,直接說出:「我發現你今天遲到了。」只是一個客觀的事實。如果能經過靜心覺察後,更進一步地說:「我發現你這幾次都晚到20分鐘,我們下次約10點,但我10點20分到,這樣可以嗎?」這種有智慧的溝通方式,既能解決問題,又不會引發情緒衝突。(相關閱讀:不把負面情緒帶給他人,才是真修養!擴大情緒容差3練習,做個心靈從容的成年人) 

除了對外溝通,與黑猩猩和解的另一個重要方法是「與自己對話」。賴佩霞分享了她會做的一種「枕頭練習」:當自己被憤怒淹沒時,她會對著枕頭說出所有難聽的話,甚至捶打它。這個行為看似不理性,其實是一種動態的靜心。 

因為枕頭不會反擊,也不會將接受到的秘密外洩,我們可以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全然地與自己的憤怒同在,並將其梳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內在的「更高自我」也會聽見自己的憤怒,進而產生「可以了,這樣也夠了」的覺察,幫助自己從情緒中抽離。這種獨處的自我覺察,是處理負面情緒、避免其傷害他人的有效方式。 

愛自己,才能讓家人真的放心

在近年許多相關書籍與討論中,「愛自己」是十分廣為流行的概念,但賴佩霞認為,它其實具有更深層次的意義。她提到,母親在臨終前交代她要好好照顧自己,使她更篤定地將「愛自己」視為一輩子的承諾。 

她認為,愛自己並非自私,而是一種對自己的責任。當我們懂得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讓自己活得更輕鬆、更自在,自然就不會將焦慮與壓力帶回家,讓家人操心。這也是為我們所愛的人,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相關閱讀:走過人生風雨,如何從玻璃心修煉成鋼鐵心?精神科醫師:內心強大的人多半擁有這5種後盾) 

賴佩霞也從自身經驗中體悟到,許多人的焦慮與不快樂,往往來自於未能正視自己的情緒與需求。她鼓勵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嘗試做到以下3件事: 

1. 睡前回顧當天開心的事 

每天睡前,刻意回想當天發生的美好事物,或想像未來開心的情境。這能將正能量注入潛意識,強化正面的思考模式。 

2. 找到讓你紓解壓力的解方 

每個人都有讓自己放鬆、安靜下來的「香蕉」。當黑猩猩躁動不安時,找到屬於你的香蕉,可能是到海邊散步、聽音樂、看書,甚至是去菜市場與人聊天,讓自己從壓力中抽離。 

3. 別小看微笑的力量 

科學已證實,微笑可以放鬆身心,安頓大腦的杏仁核。無論是做家事、開車,甚至只是坐在那裡,都可以試著面帶微笑,這個零成本的練習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平靜。 

靜心,就是幫助我們活在當下,接納自己的一切情緒;這份接納,讓我們能有意識地選擇如何回應這個世界,而非被黑猩猩的本能反應所控制。 

賴佩霞強調,靜心的實踐重點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無論是簡單的自我練習,或是生活中的每一個片刻多一些自我覺察,只要我們願意與自己的心靈同在,就能找到那份穩定的力量,讓人生更能擁有智慧與喜悅相伴。

相關閱讀:賴佩霞著,《靜心的力量:覺醒,讓生命圓滿的唯一方法》,天下文化出版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