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成年子女不免要幫家中長輩解決一些生活上的問題,有時看似處理完了,但長輩卻不滿意,繼續提出新的需求,甚至還可能跟他一開始的需求相左。這時,你會感到不耐煩嗎?北教大副教授郭葉珍分享她與家人處理90歲媽媽「喜歡家裡有聲音」的需求,過程面臨長輩照護中常見的「想法變來變去」,家人卻能耐心溝通,到底如何辦到?
和長輩要相處得順利,說穿了,就是「孝順」。
但「順」,對我來說,從來就不是「順從」,更不是「愚孝」,而是「順著他的狀態」,理解他的需求,陪著他一步步調整,最後達到一個彼此都「順心」的狀態。
我來分享一段我們家「順」著媽媽、滿足媽媽需求的故事。
長輩排斥的就不勉強 同理她使用上的困難
我90歲的媽媽,前一陣子跟我女兒說:「妳防災包的收音機可以拿來給我用用看嗎?我喜歡家裡有聲音。」
看到這裡,我們可能馬上會想到:要有聲音,用YouTube不就好了?但媽媽說,平板的介面太複雜了,操作起來很挫折。
既然媽媽這麼排斥,我們二話不說,立刻把防災包裡的收音機拿給她。沒有再勸她去學平板。因為我們知道:已經心生反感的事,就不必勉強硬來。
防災包的收音機外型很美,我一邊示範,一邊覺得用起來好順手。但媽媽靜靜的沒說話,我就意識到:一定是哪裡卡住了。果然,媽媽說:「按鍵又黑又小,看不清楚,很不方便。」
我想到老人的視力問題,立刻回應她說:「對耶!按鍵又黑又小,得要年輕人才看得清楚。沒關係,我再幫妳找一個大的。」(相關閱讀:想要耳聰目明到老,怎麼做?吳明珠:6個應養成的生活習慣)
上網搜尋,找了一台旋轉鈕大、機身也大的收音機給媽媽看:「這個夠大了吧?」
媽媽說:「太大了我不喜歡,拿來拿去很麻煩。」我請媽媽比給我看,她心中理想的大小是多大。媽媽說:「跟平板一樣大最好。」我繼續在網路商城找,邊找邊確認媽媽是不是滿意,但總有那麼一點點不符合媽媽的理想。
堂哥說:「既然平板大小正好,就用平板上的電台網站就好呀!」
媽媽想了想,同意試試看。
我幫媽媽下載電台的入口網站app時發現,咦,弟弟早就幫媽媽安裝過了。那為什麼她之前不用,現在又願意了呢?
媽媽說,之前心裡還是想用傳統的收音機、傳統的卡帶,但現在知道找到合適的收音機真的不容易,所以願意試試看。
不喜歡沒關係 我們會再來想辦法
我們預想到媽媽會不喜歡碰到廣告,於是打算直接購買無廣告版本。但媽媽沒有信用卡,全家又七手八腳地解決「沒有信用卡怎麼買app」的問題。
好不容易弄好了,下一個問題又來了:媽媽覺得聲音太小。
於是下一個週末家聚,哥哥上網買了2個藍牙音響,符合「聲音夠大、按鈕夠大、操作簡單、開機就自動連線」的條件,讓媽媽選。終於,媽媽可以用哥哥買的藍牙音響,選自己喜歡的電台,無限暢聽了。
再下一週家聚,子孫們回來「確認顧客滿意度」。
結果「顧客」不滿意!
媽媽說:「現在的音樂都不好聽,主持人話又太多!」
好!「現在的音樂就是這樣呀」、「主持人不說話就不是節目啦」等等爭對錯的廢話就不用多說了,立刻想辦法!問媽媽喜歡聽什麼樣的音樂,媽媽說,她喜歡江蕙、鄧麗君、蔡琴。全家一起討論後,決定改用YouTube Music。
因為有經驗,我們很快的就解決了廣告的問題,哥哥也搜尋了媽媽喜歡的江蕙、鄧麗君、蔡琴,訓練YouTube Music隨機播放她喜歡的類型。
大隊人馬離開石牌媽媽家前,我們對媽媽說:「妳先試試看好不好用。不喜歡沒關係,下週我們回家,再來想辦法。」
媽媽笑一笑,意思是:「再看看。」不保證她會說好用。
而我們也笑著回應:「好,下週再戰。」
接受對方必須「試了才知道」 耐心陪伴釐清需求
我們家族相處得好,很大一個原因是:沒有人會對對方說「你早講清楚啊!」、「這樣變來變去很麻煩欸!」之類的話。
因為我們知道:人的需求,很難一次就講清楚,得要「試了才知道」。很多時候,我以為我要的,試了才發現不是我要的;我以為我不要的,解決了關鍵點之後,才發現那其實是我要的。我們能夠接受家人「變來變去」,因為那是人之常情。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學會了問問題,透過探詢,協助對方慢慢描述出心中的理想樣子。即使幫對方實現了「當初的理想」,發現實際上並不是他要的,我們也願意有耐心地再調整。(相關閱讀:父母不聽話、愈老愈頑固,子女可以「管」他們嗎?陳乃菁:別當直升機子女,長輩開心才會好照顧)
我媽媽以前對我們,就是這樣的。
我國中畢業時,成績太爛,一度沒有學校念。把我送去補習班重考,我翻來覆去地抱怨補習班老師會打人,媽媽請老師不要打我,我又抱怨沒有窗戶……媽媽就認真聽、認真回應,從來沒有罵我難搞。
所以,當媽媽在這個科技飛快改變的時代,需要我們幫忙的時候,我們也是這樣有耐心地陪伴她,釐清她的需求。
媽媽的孩子,我的孩子在這樣的互動下長大,於是學會了這個態度。
不僅在家庭中,如此彼此相待。在職場上,我們家族的人都能夠有耐心陪伴說不清楚自己需求的客戶,於是客戶介紹客戶,生意越來越興隆。
畢竟,誰都想被這樣好好地對待。
和家人相處要怎麼相處得好?就是這樣,願意慢慢聽,好好回應。我這樣對你,你也用同樣的方式回應我。於是,彼此都順心如意。
(本文轉載自郭葉珍FB粉專,原文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