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50歲是人生的重要分水嶺,這年紀雖不若20、30歲時年輕,卻也絕對稱不上老,何況在百歲人生時代,餘生還有50年。《50+》也認為,50歲標誌著前所未有的自由時光正準備開始,絕對值得好好慶祝。50歲可以送自己哪些別具意義的禮物?
禮物1. 回學校念書
50歲生日想送自己一份特別的禮物,何不重溫求學時光?《50+》曾採訪前科技業副總經理李佩縈,她在科技領域深耕20年,卻選擇在50歲生日當天提離職,只因意識到自己往後10年不想再從事相同工作。後來,她到交大科法所碩士在職專班進修,最後通過律師考試,成為一名執業律師。
如果不想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學一項新才藝也不錯!專為熟齡人士開設的「50+學院」,就有許多有意思的課程,涵蓋熟齡街舞、儀態走秀、聲音工作坊等,吸收新知、刺激大腦之餘,還可結交年齡相仿的朋友,為接下來的人生打開更多可能性。(相關閱讀:50歲生日提離職,重當學生考上律師!李佩縈:往後10年不想做相同工作,如何重新創造自己的舞台?)
禮物2. 傳LINE問候老朋友
作家褚士瑩曾寫下《給自己10樣人生禮物》一書,其中一項是「結交10個互相了解的朋友」。50歲那年接受《50+》採訪時,他仍看重友情的力量。
許多人出社會後,朋友圈會漸漸縮小,他提醒大家別被動等別人來找你,應主動成為那個聯絡好友的人。尤其在通訊軟體發達的年代,聯絡朋友其實不需要花太多時間,也許一句關心、一次邀約,就可與老朋友重新建立連結。
除了老朋友,也別忘了結交新朋友,參加沒有利害關係的興趣團體或NGO組織,就是不錯的方式。(相關閱讀:50歲給自己的3樣人生禮物!褚士瑩:沒朋友比沒錢還不幸,當主動聯絡的人)
禮物3. 當志工50小時
願意付出的人,將有更豐盛的收穫!50歲後,你可以送自己的第3個禮物是當志工。
美國作家芮吉娜.布雷特在《上帝不眨眼:50堂百萬人瘋傳的人生智慧》一書中,提出了50歲後該做的50件事,其中之一就是選一項新的志工活動,在一年內投入50小時。當我們用時間與行動回應社會,就會重新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義!(相關閱讀:我們只能老一次!美國作家建議:50歲後,你該去做的50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