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為省300萬元稅金,竟害相依為命的小兒子被趕出家門!胡碩勻會計師:資產傳承的6大重點,節稅有時不是最重要的

會計師胡碩勻提醒,資產傳承時,不能只考慮節稅。
會計師胡碩勻提醒,資產傳承時,不能只考慮節稅。
2024.12.16
39,634
作者|顏理謙
責任編輯|王美珍

會計師胡碩勻提醒,資產傳承時,不能只考慮節稅。

作者|顏理謙 2024.12.16

責任編輯|王美珍39,634

文章用聽的
00:00 10:47 1

文/顏理謙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王美珍

編按:談到財產繼承,許多人總是先想到「節稅」。然而,在討論遺產稅與贈與稅何者划算以前,還有更多需注意的事。財產怎麼分,才能確保自己晚年幸福、子女服氣,一家人圓滿?若想以壽險保單節稅,有哪些不可不知的重點?信達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胡碩勻分享觀點。(本文出自《50+週刊》:怎麼富過三代?遺產繼承,所有你該知道的撇步!

討論資產傳承時,如果一心只想著省稅,很有可能因小失大!

信達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胡碩勻曾為許多熟齡客戶處理財務和稅務難題,見過許多因為人遺產規劃沒做好,而讓子女陷入困境。

其中,曾經有一位客戶,明明有一棟位在台北市的房產想傳承給平常在身邊照顧自己的小兒子,卻因為不想繳300萬元稅金,也沒寫遺囑,導致最疼愛的孩子被兄弟姊妹趕出家門。

為省贈與稅和土增稅  導致小兒子被趕出家門

胡碩勻回憶,這位客戶有2段婚姻,和第1任妻子育有4子,與第2任妻子育有1子。前段婚姻的孩子幾乎已不與他往來,到了晚年,只有小兒子跟他相依為命,兩人住在一棟位於台北市的房子內。

當時,客戶來諮詢生前贈與的稅務問題,試算之後,發現土地增值稅加上贈與稅大約300多萬元。以該名客戶的資產來說,並不是太大筆費用。但半年後,他突然接到小兒子的電話,才知道這位客戶已離世。而且,因為這位客戶捨不得繳這筆稅金,並未辦理房產贈與,當初也沒有立下遺囑。

由於妻子已過世,依照法律,這位客戶過世後,遺產由5個小孩均分。但因為4個小孩持份較多,他們共同決定處理掉房子並分錢,所以就把小兒子趕出去了。「如果你已經起心動念,希望把財產留給特別想照顧的親人,不要因為省稅而遲疑。」胡碩勻說。(相關閱讀:想送房子或錢給孩子,贈與稅免稅額是多少?稅率、課稅對象與節稅方式一次看懂

傳承6大重點:預做準備,才能依照個人意志執行

要做資產傳承,為自己畫下圓滿句點,也替下一代留下美好禮物,該注意哪些關鍵?胡碩勻提出以下6大要點:

1. 依照意志

以前述案例來說,當初,如果這位客戶不因為300萬稅金而猶豫,生前做了贈與,小兒子就不會遇到後面的難題。

胡碩勻解釋,遺產稅的稅率為10~20%,贈與稅的稅率也是10~20%,遺產稅免稅額和扣除額比較高,大約可抓1,000~2,000萬元,扣除後才課遺產稅。所以,假設財產傳承都能依照自己的想法,留作遺產會比較節稅。不過,以這個案例來說,過世後才分配,其實沒辦法依照自己的意志執行。

就算這位客戶先寫好遺囑,因為另外4個小孩也有權拿到特留分。計算下來,當每位小孩有1/5應繼分,4人合計為4/5,也就是80%。再除以2後,4人合計有40%特留分。因此,小兒子也無法順利繼承完整的房產。

此外,繳納遺產稅時,原則上優先以被繼承人的存款繳稅,除非被繼承人的流動性資產(現金、存款或股票)很少,不動產很多,才會用繼承人的財產繳納。「稅金其實都是用你的錢繳納,只是先後差別。所以,如果你的流動性資產夠,我建議生前有想法就先贈與。」他說。

2. 注意自己的晚年幸福

很多人為了節稅,或被子女慫恿,很早就把財產贈與給小孩,卻忘了關心自己的晚年幸福。「常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這是真的。」胡碩勻說。

3. 盡量公平分配

除非下一代有明顯不孝行為,分配時盡可能公平,下一代的爭議會少一點。「很多人不寫遺囑,到了最後一刻,財產均分給子女,但那不是真公平,還是會帶來爭吵。」他建議,最好還是留下遺囑,並且指定遺囑執行人。

4. 產權完整

台灣很多土地、不動產傳承,一些危老建物的釘子戶,其實就是因為一塊土地經歷好幾代傳承,由大家共同持有。「對於家族來說,產權越完整,經濟價值會更高。」他說。

5. 富過三代

美國洛克斐勒家族已富過七代,透過信託、控股架構等方式,讓財富持續綿延。

此種作法在歐美實行已久,但台灣目前採用者還不算多。胡碩勻建議,如果公告現值超過5,000萬者,可以設計家族控股公司(閉鎖型公司),自己持有特別股,把財產用普通股贈與給子女。

這樣一來,不僅可以限制子女的股份轉讓,也確保當財產傳承給下一代後,自己還是握有掌控權。後續,還可在遺囑中註明,手中的特別股要傳承給哪一個子女接班。

6. 節省成本

他建議,要做精打細算的聰明人,不只追求財富最大化,而是「稅後財富最佳化」。(相關閱讀:遺產稅免稅額是多少?稅率級距、申報對象,繳納與節稅範例一次看

想靠保單節稅  該注意哪些事?

另一方面,許多人會透過保單做資產傳承,希望達到節稅的效果。不過,胡碩勻提醒,有些眉角沒注意,也會被課稅!

以常見的儲蓄險來說,由於保單價值準備金(指保費扣除保險公司成本後的剩餘金額)屬於要保人(簽訂保險契約並繳保費者),因此,如果保單受益人不是要保人,對國稅局來說,相當於把收入給了別人,屬於贈與行為。「以前,很多人會先把自己寫為受益人,後來再變更給小孩,但現在是不行的。更換受益人時,如果該年度金額超過244萬元,就會被課贈與稅。」

此外,根據《遺產及贈與稅法》,指定受益人的人壽保險金額有機會不計入遺產課稅。但胡碩勻提醒,有些保險規劃可能會被國稅局認定是脫法避稅,也就是刻意而為的稅務規劃。這些做法並非不可,但是投保時,需要認知到未來子女有可能需要被課徵10~20%遺產稅。

他指出,「三高短重躉債」都是有可能會被課稅的投保方式,不得不留意。

1. 三高

指高資產人士、高額保單、高齡投保。

2. 短、重、躉

「短」是指保險以後,短期內就離世,意即明知道自己已生病才買保險;「重」是明明有重大疾病還投保;「躉」是指一般保單都繳5~10年甚至20年,但你卻一次繳清保單。

3. 債

舉債投保,例如,透過房貸借了一大筆錢出來保險,也就是過度的風險管理。

此外,像是增額型壽險、利率變動型壽險有部分投資性質,投資帳戶部分也可能被國稅局認為和股票、基金等商品類似,因此,這部分可能就會被課遺產稅。

不過,不管採用何種資產規劃,都要記得顧及自己的生活。

胡碩勻分享,曾有一位客戶,原本擁有許多土地,還因為被政府徵收而換得許多資產。但疼愛孩子的他,陸續分出資產,晚年時,手上僅留了600多萬老本。結果,最後只剩下外傭陪他過年。因此他特別提醒:「節稅雖然重要,但也不要因此忘記了自己的晚年幸福!」

相關閱讀:胡碩勻著,《遺產與贈與的節稅細節:財產怎麼贈,孩子拿了錢不落跑;遺產怎麼分,老者心安、少者不爭,還能省下萬萬稅》,任性出版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