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再就業,還可以領退休金嗎?勞保、職保、勞退、爭取彈性工時,可以怎麼做?

天來人才管理顧問共同創辦人吳明潔提醒,中高齡員工退休後再就業時,記得顧好應有的保障。
天來人才管理顧問共同創辦人吳明潔提醒,中高齡員工退休後再就業時,記得顧好應有的保障。
2024.11.13
143,281
作者|顏理謙
責任編輯|王美珍

天來人才管理顧問共同創辦人吳明潔提醒,中高齡員工退休後再就業時,記得顧好應有的保障。

作者|顏理謙 2024.11.13

責任編輯|王美珍143,281

文章用聽的
00:00 09:25 1

文/顏理謙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王美珍

編按:退休後想重回職場就業,如何確保自己的勞動權益獲得完整保障?若想選擇彈性工時,該注意哪些原則?天來人才管理顧問共同創辦人吳明潔分享建議。

退休以後,越來越多人希望重回職場工作,不僅為自己的生活找到新的重心,也可以多存些退休金,讓老後生活多一分保障。

而根據104人力銀行發布的《2023中高齡就業趨勢報告書》,現在也越來越多企業意識到中高齡員工的優勢,包含工作經歷豐富、穩定度好、不易跳槽,而且處事成熟圓融等。

「重回職場,代表著一個全新的開始和可能性。」天來人才管理顧問共同創辦人吳明潔表示,中高齡勞工的勞動參與,固然是因為社會人口結構改變而形成的社會趨勢,但對於勞工本身,其實是一個值得開心的機會。「因為你有機會重新思考和定義自己接下來的人生,選擇完全不同的賽道。你的第一人生會是第二人生很棒的基礎,但並非必要。」

不過,迎向新人生的同時,也需要顧好應有的保障。若選擇退休後再就業,作為勞工,如何確保自己的勞動權益不受侵害?

勞保、職保、勞退怎處理?別讓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

1. 勞工保險(勞保)

勞工辦理退休之後再就業,能否繼續投保勞保,必須視勞工是否請領過勞保老年給付而定。

如果從未請領,可以繼續投保、累積年資。但如果正在請領老年給付,就不可再加保。

吳明潔舉例,如果有一位50歲的讀者,退休之後想重回職場,而且從未請領過勞保老年給付,那麼,這位讀者就可以重新加保,繼續幫自己累積年資。未來,當他要請領老年給付時,第2份工作的年資就可以一起計算進去。(相關閱讀:退休金怎麼算?勞保老年年金、勞工退休金試算方式、查詢與注意事項

2. 職業災害保險(職保)

職業災害保險指的是當勞工發生職災、傷病等保險事故時,可依規定申請醫療或現金給付之補償。而不論退休後再就業的勞工能否加入勞保,雇主一定要幫勞工申報並全額負擔職保。

「工作過程中的往返交通、執行工作過程中的風險,包含死亡給付等,都是由職業災害保險給付。就算是退休後再入職者,也要受到職業災害保險的保護。」吳明潔解釋。

3. 勞工退休金(勞退)

無論是否請領過勞工退休金,只要勞工重新就業,雇主就有義務持續提撥勞工退休金到個人帳戶。而且無論全職或兼職,雇主都需要提繳。

她解釋,因為勞退是以過去工作年資累積,沒有上限,就算讀者已經辦理退休,並且一次請領完勞退,過了幾年後又重回職場,雇主還是要依法持續提撥6%勞退。而且,退休以前,勞工需要等到正式退休才能請領勞退,但如果是退休後再就業,可以每年請領一次。

比方說,A先生退休後再就業的月薪為3萬元,雇主每月要提撥1,800元到個人帳戶。每年,A先生都可以請領這筆款項,不須等到第2次退休才能請領。

不過,根據勞動部勞工保險局資料說明,前後2次請領退休金期間,至少需要屆滿1年。此外,勞工年滿60歲領取退休金後,如果繼續工作,提繳的工作年資將重新計算。(相關閱讀:勞工「退休條件」有哪些?一篇看勞退新舊制退休金、請領資格

另外,為了鼓勵中高齡再就業,政府也推出「壯世代就業獎勵」。

只要是離開職場連續3個月以上、年滿55歲以上中高齡工作者,以及離開職場連續3個月以上、年滿45歲以上依法退休者,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職登記,並開立推介卡,經推介並穩定就業滿90天,就可領取「壯世代就業獎勵」。

若是全時工作者,每次可領取3萬元,最多領取2次,共6萬元。若是部分工時工作者,且每月薪資達月基本工資1/2以上,每次可領取15,000元,最多領取2次,共3萬元。

吳明潔提醒,符合資格的勞工務必記得主動去就業服務機構辦理登記,並申請獎勵。她也認為,從人口趨勢來看,社會對於中高齡勞工的仰賴勢必越來越高。「所以我認為,在未來,相關的保障或獎勵也會越來越多。」(相關閱讀:怎麼算自己需要多少退休金、得到個人化的退休財務建議?4款實用理財科技工具推薦

退休後再就業想爭取彈性工時  該怎麼談?

作為三明治世代,上有老、下有小,就算是退休後再就業,多半需要花時間關注家庭,也不希望身體太勞累。若想爭取彈性工時工作,該怎麼做更好?

吳明潔建議,首先,求職時可以直接鎖定標註「彈性工時」、「部分工時可」或「兼職可」的職缺,勞資雙方就能一拍即合。

不過,就算職缺上沒有標註,如果是自己真的非常感興趣的工作,也可以試著投遞,並主動告知自己的期望。她觀察,目前蠻多公司已經開始拆解職務。比方說,公司原本需要1位全職的會計專員,現在可能會拆成2位兼職人員。但如果真的不行,也不需要勉強。「大家到了退休後再求職的階段,不需要削足適履,不然只是把不適合往後遞延而已。」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臨時發生的彈性工時需求。例如,家人生病需要照顧、家中看護突然出了一些狀況等。她建議,這時可以先善用「家庭照顧假」,若再不行,可以主動向公司提出替代方案。特別是當大環境缺乏人力,其實,勞工相對更有籌碼向雇主提出討論。

「比方說,我有一位客戶的先生,上班途中不小心出交通意外,腳開刀後需要人照顧。但這種2~3個月的復原期,不只很難請到看護,費用也很貴。所以,這位客戶就主動跟公司討論新的工作模式。」例如,申請3個月在家工作,這段時間內,有些業務可能沒辦法好好執行,因此薪資打8折。「大部分的企業都希望能找到兩全其美的方案,兼顧員工生活照顧需求,也兼顧公司需求。」她說。

吳明潔也提醒,退休後重回職場時,工作者應保持「一切如新」的心態,提升自己的數位敏感度,並試著擁抱職場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也要適應整體生活節奏調整和新的職場文化,學習和不同世代的同事協作。

進入新的職涯階段,別忘了讓自己的心態保持開放,也別忽略自己的權益,才能讓第二人生過得更充實又開心!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