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力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吳丹華、王美珍
編按:養生,有如理財的「零存整付」,平時在生活大小細節中零存健康,才有機會「整付」活到天年的壽命。中醫師楊力提醒《黃帝內經》中的養生智慧。不知從何下手?可從4件小事開始,泡腳、午睡都很重要。
一個人一生幸福的標準,不是擁有多麼巨量的物質財富,而是擁有一個健康長壽的好身體。
養生是一生的積累 健康是零存,長壽是整付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健康長壽,其實健康長壽並非沒有秘訣,是靠自己在數十年的漫長生涯中點滴積攢起來的,
有人稱這種健康長壽之法為「零存整付」,的確形象風趣。說明人的健康如同一個零存整付的存摺,只有不斷地儲蓄補充,才能使存款的餘額逐漸增多。既然是零存整付,就應該按期儲蓄,而不能提前支取,更不能透支。
有些人不善於管理自己的健康財富,他們或取多存少,或只取不存,過早地把健康資本消耗殆盡。有人飲食無度,吸菸酗酒,暴飲暴食;有人生活不規律,熬夜睡懶覺……這些都可以說是對健康財富的透支和浪費。
其實養生並不複雜,但是要每天堅持去做,日積月累才行。有的人總把工作緊張沒時間鍛鍊作為藉口。其實,如果你每天不能有大段的時間來鍛鍊,那麼不妨見縫插針,利用零星時間積攢自己的健康資本。
古人云:「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要想打理好自己的健康財富,必須從點滴做起,持之以恆。
1. 堅持睡前泡腳,讓氣血暢通無阻
養護足部,最好的辦法就是泡腳。因為腳是人體總的精氣的根源。精氣是人身之本,泡腳不僅能生精化血,還能補氣養神。泡腳時,最好選擇較深的木桶,水量要沒過小腿。水溫不能太高,也不可太低,保持在40°C為宜。泡腳過程中,要不斷加入熱水,防止水溫下降。需要提醒注意的是,足部有明顯外傷的人,不宜泡腳。(相關閱讀:為什麼天冷特別想睡覺?50後注意下半身「積水」問題)
2. 再貴的藥,也比不上好心情
俗話說:笑一笑,10年少;心情好,疾病少。愉快的心情,能夠使人精神煥發,安養心神,疾病不能侵襲。
據現代醫學研究,心情愉快時,機體內可以分泌較多有益的激素和乙醯膽鹼,這些活性物質能促進血液循環,使內臟器官得到充分的氧氣和營養供給,延緩大腦衰老。
凡保持心情愉快的人,經常有一種青春活力,這樣的人患心臟病、高血壓及精神因素有關的疾病的比例,比一般人要少30%以上。因此,一個人保持愉快的心情,是想要健康長壽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
心情鬱悶,工作緊張,壓力大,容易使人急躁,易產生各種疾病,就像一台機器在好的工作環境中工作出色;在雨雪等惡劣的條件下,就容易產生各種問題。同樣是一個人,心情好時,工作熱情大,幹勁足,工作效率高;而心情不好時,容易急躁,心煩意亂,看誰也不順眼,同事之間易產生摩擦,工作效率低,身體健康也受到影響,疾病也容易上身。
所以,為了使自己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我們要學會並善於調節自己的情緒,使自己有一個好的心情。
3. 避免短命猝死,認清健康與壽命60%取決於自己
《黃帝內經.靈樞.天年》中說:「人之壽夭各不同,或夭壽,或卒死,或病久。」雖然都是人,但每個人的壽命卻各不相同。有的人健康長壽,有的人卻半路夭折,有的人忽然猝死,還有的人成了「藥罐子」,病病歪歪一輩子。
有些人為什麼短命呢?「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知禦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飲酒無度,房勞無節制,消耗了自身的精氣,貪欲存心,不懂得呵護自己的心神,起居沒有節制,所以不到50就衰老了。由此看來,一個人的健康壽夭,很大程度上都是自己決定的。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經得出結論:一個人的健康與壽命,60%取決於自己,15%取決於遺傳因素,10%取決於社會因素,8%取決於醫療條件,7%取決於氣候(如酷暑或嚴寒)因素。由此可以看出,在很大程度上,人的健康和長壽的金鑰匙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4. 順應自然規律,睡子午覺養足精氣神
《黃帝內經》從養生的角度找出了長壽和折壽的原因:「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也就是說,懂得養生之道的人,都會根據自然界的客觀規律而起居生活,按照正確的保健方法鍛鍊。飲食有節制,生活有規律,勞逸適度,讓自己的肉體和精神都保持最佳狀態,這樣就能活到天年。
按照中醫養生的觀念,睡眠與醒寤是陰陽交替的結果。陰氣盛則入眠,陽氣旺則醒來,所以《黃帝內經》說:「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寤。」為什麼要睡好子午覺古人把晝夜24小時分為12個時辰,2小時為一個時辰。子午覺就是晚上在子時(頭天11點至次日1點)熟睡,白天在午時(早上11點到下午1點)午休。(相關閱讀:日本最長壽職業,免疫力只靠1件事!和尚「本來面目」養生法,不依賴藥物也有強健體魄)
按照《黃帝內經》的睡眠理論,夜半子時為陰陽大會,水火交泰之際,這時稱為「合陰」,所謂「日入陽盡而陰受氣矣,夜半而大會,萬民皆臥,命曰合陰」。所以夜半應長眠、深眠,因為陽盡陰重之故。反之,午時為日出陰盡,而陽受之,日中而陽重,陽主動,此時應為「合陽」,此時應是工作最出效率之時,適當地休息一下,更容易養足精氣神,為工作積蓄能量。
睡子覺就是說夜晚在子時以前上床,子時進入最佳睡眠狀態。因為子時是「合陰」時間,睡眠效果最好。睡午覺,就在午時(早上11點到下午1點)小憩片刻。所以睡子午覺是「子時大睡,午時小憩」。
(本文摘自楊力著,《老中醫不說你不懂的養生經:教你補氣血、調陰陽、防大病,祛除濁、瘀、火、毒體質》,健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