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時間「浪費」在哪,人生就累積什麼!蔡詩萍:我怎會不在乎老?唯自律能決定走自己要走的路

把時間「浪費」在哪,人生就累積什麼!蔡詩萍:我怎會不在乎老?唯自律能決定走自己要走的路
2024.08.22
81,011

2024.08.22

81,011

文章用聽的
00:00 08:05 1

文/蔡詩萍 攝影/日常散步‧李盈靜 責任編輯/吳丹華

編按:每個人只能老一次,面對老,或許會懼怕,在這條只能往前走的道路,可不可以走自己的路?作家蔡詩萍用自律在歲月中累積,用自律改變「自己的體質」,當有了新的視野,生活有新目標,快樂就源源不絕。

最近幾個演講場合,最後的互動時段,經常被問到:你時間怎麼利用?在漫長的人生裡(意味著我已經夠老)你怎麼維持最佳狀態?你怎麼不懷憂喪志,繼續向前呢(我喜歡這問題背後隱含的意思「你怎麼都不老呢?!」)?

我怎會不在乎老?也只能往前走自己的路

其實,我怎會不老呢!女兒往20歲邁進了!我離開年輕時那本讓我小有名氣的《三十男人手記》,已經double了一倍有餘,徹徹底底的花甲美魔男了。

我怎麼會不老呢!我也有對歲月的傷感,對年華消逝的無奈啊。但我總是要往前走的,但我們總是要往前走的,不是嗎?不然咧!

我這樣回答提問的年輕朋友。

也回答了那一群與我同輩,或即將也趕上我這年紀的朋友們。我們,總是要,往前走的,不是嗎?

你不想走,也被時光推著走。

與其有一天莫名其妙的發現,自己怎麼糊裡糊塗的,被推著走到某個地步、某個彎口、某個令人荒蕪的山谷,那何不早一些警惕自己,往自己想走的方向,持續的走下去呢

即便,沿路有風有雨。

即便,老天不知何時要爆雷,何時要變臉。

但我們畢竟可以在一定的路程上,走自己要走的路,而且,竟然,也就那麼不知不覺的,走了一大段我們「自己走出來的風景」,「走出來的自己」!

任時間溜走或累積?擠時間「浪費」在閱讀、寫作、跑步上

我想說的,其實是「自律」吧!

我不想身型被歲月拖垮,於是我每天盡量運動。天氣熱,每天跑個5公里,一個月也可以交出150公里的月跑量,少一些,多一些,沒關係,重點是,我每天跑步了。

跑完,舉啞鈴,擴胸、挺舉、後抬,每天至少1百下,一個月可以舉3千下呢

自覺英文有待加強,每天讀幾頁原文小說、英文論述,3個多月下來,讀完Raymond Chandler的《The Long Goodbye》、讀完Michael Sandal的《What Money Can't Buy》,繼續讀Chandler的另一部名著《The Big Sleep》。不止磨我的英文,也鍛鍊我的思索。閱讀訓練思維。

每天維持寫作的自我要求。

而且,盡量以一段時間內,系統的寫某一主題來自我要求,於是,除了之前交出的專書討論紅樓夢、金瓶梅、張愛玲、李後主、聊齋之外,也累積了我父親系列,寫給太座的系列情書。

今年還可以交稿跑步系列、「爸話西遊」系列。接下來,還有寫給女兒的老爸情書呢!

說真的,寫這些,都沒有妨礙我做其他的工作,只因為,我每天都會抽出一些時間,寫作、閱讀、跑步。時間是擠出來的,成果是累積下來的。你不擠,時間依舊從指縫間,閃神間,漏出

人再怎麼忙,其實都會在有意無意間,晃蕩,浪費掉一些時間。

我只不過是,把「抽時間閱讀、寫作、跑步」當作我的晃蕩,我的浪費時光罷了。

而且很有趣的是,一旦你有了寫作、閱讀的自律,日常生活便不再是單調無趣,重複雜沓,反而讓你有新的視角,重新去理解、去審視,回過頭,這些日常又成為你觀察的對象,進入你寫作的題材。包括我跑馬,也一樣,這是雙贏的自律選擇啊!

難怪村上春樹會在跑馬拉松與寫小說之間,看出某種有意思的關聯。(相關閱讀:家裡沒電視、旅行不拍照!村上春樹生活得有滋有味的5個堅持

自律能改變「體質」  帶來源源不絕的快樂

無非都是自律吧!

為了完成一場42公里的馬拉松,你要每天規律練跑,累積月跑量。

為了持續的寫作,你要坐得住,耐得住,每天寫,定期寫。

為了讓知識不停滯於看電視聽八卦,你要規律的閱讀,廣泛的閱讀。

自律不一定成功。

畢竟,成功除了努力,還有天賦,還有機運。

然而我們一旦自律了,我們也就改變了「自己的體質」,包括體能,包括心態,包括習慣,包括看自己,看世界的視野

自律不一定成功,但自律改變了的自己,會找到新的世界,新的生活目標,那會帶來不一樣的快樂

快樂像水庫的儲水,總會消耗,總會枯竭,你唯有不斷注入源頭活水,快樂的水庫方能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在細雨中濛濛生情。

面對老不免懷憂喪志  望向浩瀚天地,怕什麼呢

我怎麼利用時間呢?

細細碎碎的空檔,都可以拿來閱讀。忙碌中的喘息,都可以記下自己的心情。吵雜的環境裡,依舊可以憑藉想像力躍出現場,自由飛翔。清晨比別人早起,你就可以在清新空氣裡,徜徉小跑的樂趣。(相關閱讀:職涯順遂者與普通人的差別:每天有2小時過法不同!天天投資4個15分鐘,一年後遇見更好的自己

我怎麼不懷憂喪志呢?

很難,畢竟老這件事,你只能經歷一次。但我努力的跑步,運動、寫作、閱讀,讓自己一直有往前眺望的日月星辰當座標。

我們總會有黯然傷神的時刻。咀嚼「成熟」這個詞兒,有個好處,你會靜靜坐下來,倒杯威士忌,拿本書,啜飲煩囂,吞下憂傷,安安靜靜的,想著,天地之大,宇宙浩瀚,你怕什麼呢?

於是,我們繼續往前了。

(本文轉載蔡詩萍FB粉專,原文標題為〈我怎會不在乎老呢?我只是築起自律的長堤,放肆在時光之海裡馳騁罷了!〉)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