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順遂者與普通人的差別:每天有2小時過法不同!天天投資4個15分鐘,一年後遇見更好的自己

改變微小習慣,也能積少成多。
改變微小習慣,也能積少成多。
2023.11.07
24,983
作者|50+選讀
責任編輯|陳莞欣,吳丹華

改變微小習慣,也能積少成多。

作者|50+選讀 2023.11.07

責任編輯|陳莞欣,吳丹華24,983

文章用聽的
00:00 04:29 1

文/吳軍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吳丹華、陳莞欣

編按:職涯比較順遂的人,在時間管理上,與普通人有什麼差別呢?「得到APP」課程主理人吳軍發現,差別僅在每天的2小時之間。如何利用自己每天的2小時,在一年後得到不一樣的自己?

我在2次和朋友聚會時,都稍微去了解這些朋友的工作時間分配情形。

先說明一下,這些人大多已經不在一線工作了,而是公司的管理階層、大學教授、投資人以及一些專業人士。他們通常會被看作職涯發展比較順遂的人。

職涯順遂組與普通人的差別:工作與鍛煉時間更長

有點出乎我意料的是,這些人,每天花時間的方式,與一般人的平均數據,其實沒有太大的差異。

譬如,他們每天讀書的時間並沒有更長。當然,大學教授會花很多時間讀論文,但這屬於他們的工作,一般不能被算在讀書活動裡。

比較明顯的差異在哪裡呢?主要有2點。

第一,他們每天工作的時間更長,會增加到12小時左右,比平均數據多出2個小時,不過他們的通勤時間比平均數據要少

第二,他們每周鍛鍊的時間更長。

大部分人都能夠保證平均每天鍛鍊一小時,裡面包括熱身的時間。

相比之下,他們看手機螢幕的時間則短一些,比平均數據少大約一小時。

至於做家務和吃飯的時間,雖然相對少一點,但其實和平均數據差不多。

另外,這些人大部分都沒有Facebook帳號,或者早已忘了帳號密碼。

也就是說,即便是全世界最流行的社群媒體,從來不使用它也絲毫不影響一個人的事業成功。(相關閱讀:50+還有至少15年職涯要規劃,想退休還太早!陳玉芬:如何保有成長心態、靠學習突破瓶頸?

每天4個15分鐘  累積不一樣的自己

總結來說,那些職涯發展比較順遂的人,每天在時間管理上和普通人的差異,其實就是2小時左右

換句話說,如果能透過時間管理,改變一些生活習慣,以更有成效、更有創造力的方式,來使用這2個小時,生活可能就會發生很大的改變。

我曾經讀過一本書,裡面有一個很容易實行的好建議:每天花4個15分鐘做4件小事,一年後的你會和現在完全不同。(相關閱讀:日本學者:55歲是改變「時間管理」的最佳年齡!調整3件事更活躍

很遺憾這本書的名字我想不起來了,不過書中舉的幾個例子,我都記在筆記本中:

・每天花15分鐘學一門外語;

・每天花15分鐘寫日記;

・每天花15分鐘讀5頁書;

・每天花15分鐘打理花園、養花種草;

・每天花15分鐘和孩子聊天;

・每天花15分鐘冥想或者練瑜伽。

這些小事各不相同,但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很容易積少成多。

這一類小事肯定還能想出很多,不論是哪一種,早一天去做,就早一天看到效果。

(本文摘自吳軍著,《軟能力:那些學校裡學不到卻讓你終身受益的底層能力》,幸福文化出版)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