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性副交感神經功能優於男性,但50歲後就開始下降!如何找到對個人最有效的放鬆解方?

中年女性副交感神經功能優於男性,但50歲後就開始下降!如何找到對個人最有效的放鬆解方?
2024.05.02
11,192

2024.05.02

11,192

文章用聽的
00:00 06:39 1

文/陳莞欣 圖/Shutterstock

編按:更年期有種種不適,懷疑自己自律神經失調?確實有研究指出,女性的副交感神經功能在中年時期優於男性,但50歲後漸漸優勢不再。如果有自律神經失調如何改善?如何測量自己的自律神經功能好壞?

常常聽到「女性更年期容易自律神經失調」的說法,頭痛、耳鳴、心悸、焦慮……各種不適似乎都可歸因於自律神經失調。在醫學上,這樣的說法有其根據嗎?

「女性的副交感神經功能,在40~49歲的中年時期比男性好。但50歲後這種優勢不再。」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林煜軒引用過往大型社區研究的發現,指出年齡、性別對自律神經系統的影響。

他解釋,自律神經系統分為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前者如同汽車油門,主導「加速」,可讓人進入專注衝刺的狀態,在緊急狀態,會血壓上升、心跳加快、冒汗;後者則如剎車,使人放鬆、產生睡意、促進腸胃蠕動。

自律神經從大腦延伸到全身,在不同器官,有不同的作用。例如,心臟的副交感神經,有保護心臟的作用。女性在50歲更年期前,副交感神經功能優於男性,發生心肌梗塞、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也低於男性。但在更年期後,罹患多種心臟疾病的風險都會升高。(相關閱讀:更年期胸悶,是心臟出問題嗎?吳欣岱醫師:了解胸痛可能原因、防心肌梗塞

自律神經失調是一種病嗎?自律神經功能如何測量? 

其實不論男女,自律神經功能就如同人體的許多器官,機能會隨著年紀增長而退化。但每個人衰退的程度不同,如何測量自律神經功能的好壞?

林煜軒指出,HRV(Heart Rate Variability,心律變異性)是最常見的自律神經功能檢測指標。除了醫療院所外,目前也有些智慧型手錶可以提供HRV的數據。

HRV測量的原理,是源於自律神經系統對心率維持穩定的作用: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各自作用,使心跳加快、減慢,維持在一定的區間。「觀察心跳速率的浮動,可以知道是交感神經或副交感神經,何者功能比較強。」HRV愈大,自律神經功能愈好。自律神經功能異常的人,心跳可能會異常的快,或者極度緩慢。(相關閱讀:如何測量自己的壓力分數?蘇聖傑醫師:5個有效紓壓方法,降低壓力荷爾蒙皮質醇

至於民眾最常聽到的「自律神經失調」,林煜軒則認為,其實比較像是一種症狀,而不是疾病。「就像我們說發燒是一種症狀,因為Covid-19這種疾病引發。」例如,糖尿病患者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經功能都較常人低落,而副交感神經功能又下降較多。

換言之,自律神經失調是身體承受某種壓力的表現。這樣的壓力可能來自生理疾病,也可能是短期重大事件導致的心理壓力。臨床上,自律神經失調的人,的確也可能無法診斷為明確的「生理疾病」,需要持續觀察、針對症狀改善。若有自律神經失調的疑慮,建議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50後容易身心壓力大  如何找到改善自律神經功能的解方?

採取健康行為,有可能改善自律神經功能嗎?

林煜軒指出,過往曾有研究做過實驗,針灸頭頂正中央的四神聰穴,可提高副交感神經功能,鎮靜安神;太極拳透過動作放鬆身體、調節呼吸,讓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兩者功能都上升。此外,當人在做腹式呼吸練習時,也可透過HRV的數據,看到當事人的副交感神經功能提升。在臨床上,近年也將正念練習視為認知行為治療的一環,對於失眠、憂鬱症、焦慮症,都有改善效果。

事實上,除了前述的研究結果,「每個人都可以找出個人化的副交感神經功能提升解方。」林煜軒認為,現在的智慧型穿戴設備相當方便,可無時無刻提供使用者生理回饋數據。這些數據無法取代正式診斷,但可讓人更了解自己。例如,練習腹式呼吸、瑜珈、冥想……等理應有助放鬆的活動後,HRV是否較平常的基準值提高?加班前後、為了提神而喝了咖啡以後,HRV是否降低?

女性在50歲後,生理上面臨更年期的種種不適、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心理上,也可能因為職場、家庭的變動,承受更大的壓力。林煜軒提醒,「當你發現自己有適應上的困難,永遠先想到尋求協助。不管是告訴朋友、尋求專業醫療協助都很重要。」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