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仲彬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吳丹華
編按:世上最難征服的學位,就是從別人的眼光裡畢業,或者說,從自己的眼光裡畢業。你最在意的眼光是誰的?劉仲彬心理師分享2位女性教師的故事,她們都是奮鬥一生,拚命想成為有用的人,想得到某個人的認可。然而,等待被別人看見,卻是一輩子強求也未必得的事。
一個多月前,我回高醫參加指導教授謝碧玲的退休茶會。老師預計於今年1月退休,對我而言,老師是我職業生涯得以成立的原因,因此無論如何,我都必須在行程中拉出空隙,與老師見上一面。
現場人很多,17年前的回憶,原來沒有想像中遙遠。老師久違地站在台上發表感言,其中有一段話,讓我掛記到現在。老師說,她終於畢業了,但不是從校園畢業,而是從「要當個有用的人」這句話畢業。
考進名校,喝過洋墨水拿到博士,當上心理學教授,收了快30屆的學生,這樣應該算有用了吧。所以從今天起,她要做自己想做的事,她在某張異國明信片裡,貼上了一整面湛藍的天,這是心靈拼貼示範,也是送給自己的禮讚。
老師並沒有細數自身的歷史,但卻隱約地勾出了那個世代,女性會如何被看待。因此當老師說出這句話時,我腦中浮現了另一位高中老師。
從小被忽視的么女 想當個有用的人被家人看見
那是一位50多歲的女性,高中國文老師。原生家庭家有4個女兒,一個兒子,但命運給了她最糟糕的順位,她是老五,也是家中出現第一個兒子後才出生的女兒。因此她上頭有3位長姊,一個哥哥,意思就是,她原本被寄望會是第2位男丁,結果成了失敗的賭注,被遺棄的籌碼,只留下一個像男生的名字。
她其實沒有被虐待,吃穿無虞,屋瓦遮雨,但麻煩的是,她似乎沒有被誰放在心上。她就像打躲避球第五輪才選上的隊員,或便當裡被挑出來的菜脯豆棗,只是為了場面需要,才得以存在的存在,沒有份量,也不會被寄予厚望。
直到長大後她才發現,冷待與虐待其實都在同一條光譜,只是前者稍微斯文一些。
從小到大,沒人在意她的意願,沒人接收她的意見,只要她出現,家人的視聽系統就會關閉,因為對她不需要太花力氣。依照先前的生養流程,她國中畢業就該到紡織廠報到,家庭資源必須集中火力到兒子身上,女孩沒有額外的預算。那時大姊正好在廠裡當領班,國中畢業前一年,她連鋼杯與鐵飯盒都幫案主備妥了。
她沒特別喜歡念書,然而爸媽常跟哥哥說,讀書才會有用,因此這句話從小就裝進她的身體。她也要當個有用的人,但目的不是對家庭或社會有什麼貢獻,她只想被家裡的人看見。她有名字,不是被呼來喚去的妹仔。
她拼了命讀書,把課本的每個字通通掃進腦袋,橫征暴斂無一倖免,儘管在家人看來,那些知識就像醉漢的下酒菜,吃得再多,最終都得吐出來的一場枉然。但她實在太想被看見了,她想被爸媽摸一次頭,然後驕傲地把髮梢塞回耳際,她的獎狀也想貼在月曆旁的牆上。於是國中3年,除了該負責的家庭手工,剩餘時間全拿來苦讀,她不需要多餘的回憶,她只想賭一把,將這3年端上台一口氣梭哈。
努力一輩子 卻永遠無法抵達父親想要的位置
結果她被保送師專,連校長都親自登門祝賀,她做到了讓父母沒有拒絕的理由,做到讓鋼杯跟飯盒換上另一組名字。5年後繼續保送師範學院,幾年後再考進師大研究所,她選擇返鄉執教,作育英才30載,不枉此生,她終於成為有用的人。
結果父親80大壽那晚,一向寡言的老人家難得感性,當著親友們的面感謝自己的子女。3個女兒都很辛苦,努力撐起家計,輪流照料罹癌的妻子,把屎把尿,那時候沒栽培他們唸書,他覺得很愧疚。兒子努力幹活,事業有成,2個兒子都考進國立大學,傳宗接代,他感到很欣慰。至於小女兒,很會念書。
30年,上窮碧落下黃泉,換來一個「很會念書」的頭銜,然後被一筆帶過。在父親的壽宴上,她終於哭了,涕泗縱橫,哭到無法自已,這場突如其來的暴雨,被眾人粉飾成歡欣的淚。此時她才終於認清,原來「當個有用的人」就像一種微積分概念,最好的結果都只會是無限趨近,但永遠走不進對方心中想要的位置。(相關閱讀:有錢時找兒子,有問題時找女兒?諮商師:打破好女兒情結,有些界線連母親也不該逾越)
世上最難的學位 就是從別人與自己的眼光畢業
老師可能不會知道,她在我心中有多厲害,她總是能在對話的盡頭看見轉折,在龐雜的數據中理出頭緒,無論是治療或統計能力,感性或理性,老師都墊高了我的起點,讓我看得更遠。我打從心底感謝老師,然而這些話,我想都不足以安撫那段被隱藏的歷史,因為她想證明的對象,或許是她更在意的關係。
每個世代,都有一批等著被看見的孩子,由於性別、輪廓、血統、出生的順位,或是成績單上的數字,把他們擠出了競爭梯隊,無法分配到應得的資源,或理想中的關注。
可惜這件事,並不會因世代交替而有任何改變。因為每個世代的家長,都有各自認可的參數,每個世代的孩子,都有相似的淚痕。也因為如此,「當個有用的人」才會讓人心疼,因為它可能從來就不是父母耳提面命的交辦任務,而是孩子私自揣測,能夠讓父母的眼光停在自己身上,最實際的方案。(相關閱讀:曾怨嘆父親重男輕女,如何放下多年的執念?黃大米:別人不愛你沒關係,你能愛自己才是重點)
但偏偏世上最難征服的學位,就是從別人的眼光裡畢業,或者說,從自己的眼光裡畢業。畢竟我們太習慣從他人的眼光去估算自己的分量,並以此決定自己的價值。我無法告訴你該如何過關,因為連我自己都還困在裡頭,但若有朝一日,你能和老師一樣順利畢業,我會真心恭喜你。
因為完美的日常,來自於自由意志決定的生活方式。
(本文轉載自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原文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