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怨嘆父親重男輕女,如何放下多年的執念?黃大米:別人不愛你沒關係,你能愛自己才是重點
當能肯定自己時,恨與怨已不必要。
文/黃大米 攝影/日常散步・李盈靜
編按:在重男輕女環境中成長的女性,即使深愛父母,也有許多委屈情緒。作家黃大米也是努力大半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一句肯定。然而,當她能肯定自己時,那些糾纏大半輩子的情緒,如一道輕煙,消散於無形。回望「重男輕女」的創痛,也有了更多的理解與新的看法。
我對我爸的感情很複雜,愛恨交織,盤根錯節。所有在重男輕女環境下長大的孩子,都應該會有這樣的心情,又愛又怨又恨,相愛也相殺。
父母重男輕女與不被愛的內心傷痕猶如刺青,不用刻意去審視,也能感受它的存在,在我活著的每一秒都心知肚明。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而我即使當上新聞部主管,也還是得不到肯定。我爸媽覺得,「萬般職業皆下品,唯有公務員最好也最高」,他們為了養小孩對人卑微了一輩子,只祈求孩子長大有飯吃,安穩平順不求人就好。哥哥們都聽話地選了鐵飯碗的工作,我只想走自己深愛的媒體路,期待父母認同,猶如緣木求魚。即便把再多的年節禮盒寄回去,父母依舊憂心我的老後生活。
我渴求得到爸爸的肯定,隨著時間過去終究不可得,慢慢地也就放棄了。重男輕女的冬夜太長了,我以為春天再也不會來,卻沒想到無心插柳地迎來了柳暗花明。
懂得肯定自己後 也學會換視角看待父母的重男輕女
在第一本書即將出版時,我打電話告知家人,媽媽很開心地說:「出書很難,你爸爸說很多人都做不到,你能出書真厲害!」媽媽在電話那頭繼續說著,我眼淚從臉上滑落。
「你真厲害」這4個字,解鎖了我一輩子的叛逆。
「你真厲害」4個字,像是一個桂冠,嘉勉了我此生所有的努力,讓我淚如雨下。
「你真厲害」這4個字來得好晚,但至少來了。我覺得自己逞強了一輩子的肩膀,突然重量減輕了,如釋重負。
真沒想到,居然是因為出書,讓我人生的怨念解鎖,很多事情真是想不到,也料不到。
許多孩子和我一樣,終其一生要的也僅是父母的一句肯定。
一句話的重量很輕,但因為是摯愛的父母所說,孩子聽進心裡,每個字都很重,也影響很深。
人生是一趟前進之旅,也是一趟回望的療傷之旅。我以為跟父親的心結能解開到這樣的程度已經是功德圓滿,如燒化肉身取得舍利子一般的得之不易,可遇不可求,我卻不知道,後來還可以有更好的發展。
隨著出書、上通告、接演講、業配開團之後,我的收入增加了。我活出超越自我期待的樣子,我很滿意這樣的自己。如果我現在看到二十幾歲那個正在努力的自己,我會跟她說:「大米,你的努力後來都值得了,你有一天會不再提起往事就哭泣,你已經可以肯定你自己了。」
當我能肯定自己時,不僅肩膀上的重量減輕,心上也再沒恨與怨。那些糾纏我大半輩子的情緒,如一道輕煙,消散於無形。如今,回望「重男輕女」的創痛,我有了新的視角。
一、爸爸也只是被傳統文化綑綁
我爸生長在嘉義的小漁村,村子裡重男輕女是主流價值觀,女生國小畢業後就去加工區當女工是常態。爸爸生長在這樣的環境,很難超越傳統文化的綑綁,就他的角度來看,不讓我升學不是虧待我,過去漁村的小女生幾乎都只念到國小。爸爸成長的年代,社會認定女生不用念太多書,甚至家中長姊賺錢讓弟弟升學念書是本分,好女兒的角色裡面有太多犧牲與委屈。
很多父母根本不覺得重男輕女有什麼不對,因為在他們生長的年代,台灣的文化就是如此。
不要小看文化的力量,我們也很難逃脫,例如,我們的文化讓我們覺得,找對象時,男生年紀最好要比女生大、男生要賺得比較多,如果女生嫁人後必須扛起經濟重擔養全家,女生多數是不願意嫁的,為什麼男生就必須養家呢?我們也受文化觀念綑綁而不自知,我們的爸媽也是。
電影《我10歲,離過婚》對我影響很大,這部片子讓我改以從「傳統文化對人的影響」的角度去審視重男輕女。電影女主角諾珠.阿里生在葉門,爸爸從小很疼愛她,但10歲時,爸爸將她嫁給年近40歲的男人!
諾珠.阿里在驚恐中行房,活在被先生痛揍、被虐待的悲慘世界,她憤而逃離夫家,經歷千辛萬苦,前往法院提出離婚請求,這個真人真事轟動了全世界。從小疼愛諾珠的爸爸,認為女兒上法院訴請離婚不是保護自己而是讓家族蒙羞了。諾珠的爸爸不懂自己到底做錯什麼,他只是按照社會習俗走,哪裡錯了?
這部電影是我同理爸爸的開始,我爸跟諾珠的爸爸一樣,在他傳統的價值觀中,他已經扮演好一個爸爸的角色。只是時代變化太快,他跟不上;他的女兒太有想法,他管不住。想來我應該也是爸爸生命中很大的難關與考題吧。
二、我凝視痛苦的深淵,遺忘甜蜜時光
我總是不斷地對別人訴說爸爸不讓我升學、不讓我補習的心結,卻忽視爸爸在我家經濟好轉後,供我念學費很貴的私立大學,從台北返回高雄都搭飛機,這些優渥的生活條件也是他給的。由此證明,我爸不是不想給女兒過好日子,只是早些年他供不起,在能力有限下,他選擇把資源給了比較會念書的兒子而不是女兒。
沉默寡言的爸爸,也曾讓我感受過深刻的父愛。
那年,有隻鯨魚擱淺在旗津外海,新聞報導著「罕見大鯨魚擱淺死亡,吸引民眾搶參觀」。爸爸騎著偉士牌摩托車,戴著年幼的我前往看熱鬧。抵達後,爸爸對我說:「你自己進去看就好。」我狐疑他為何不一起進來看,等我參觀走出來,看到入口處簡陋的紙牌寫著「入內參觀鯨魚,大人30,小孩10元」,我就懂了。爸爸捨不得花30元進去看鯨魚,但他捨得花錢讓我進去參觀。
回程的路上,他騎著常常故障卻捨不得換的偉士牌摩托車,載著一輩子怨恨他重男輕女的女兒。
三、世上沒有任何「得到」是應該的,即便親如父母
爸爸幫大哥準備房子,給二哥購屋頭期款,在我買房時,連一塊錢都不肯借我,這事情成為我心上另一個難以化解的結。
有時候,解開一個心結,只要一念:「為什麼我能決定自己的錢怎樣花用,父母卻不能決定自己的錢要給誰呢?」爸爸的錢是爸爸辛苦賺的,他要給誰,甚至要丟到水溝裡面聽到撲通一聲,都是他的自由與權利。
他生下我,把我養大,讓我受教育,已經很夠意思了。我再多要什麼,都是貪求與自私。
錢是爸爸賺的,他有資格不給我。
四、父母難為,所有孩子都想被偏愛
如果爸媽給我跟哥哥一樣的對待,我就會開心嗎?捫心自問,不會。
因為哥哥們雖然得到比較多資源卻也被父母控制得更深,在做職業選擇時都必須乖乖聽話,比起乖乖聽從父母的期待,我更想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後來我才察覺到,每個孩子都想得到父母最多的偏愛,而不是公平對待,只要家中有2個小孩,手足之間的競爭就一定會存在。
將心比心,如果我當父母能做到公平對待每個小孩嗎?不可能。
我連對自己所養的貓狗都會偏心,更何況是對人,要做到公平不容易,要心上公平更難。
五、不被愛是禮物,可以逼出一個人超強的潛力
人這種動物,只要有了靠山,就懈怠了。孟子說:「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這話確實有道理,沒有靠山才是最好的靠山,當你體悟到只能靠自己時,就會拚盡全力,而世界上唯一不會背棄你的人就是你自己。
我從小就知道,在重男輕女下,未來分家產時,爸爸的財產跟我無關,家裡養大我就很好了,其他我都只能靠自己。因此當我在職場上遭到挫折失敗時,我只能自己想辦法挺住,靠自己的意志堅持下去,也因此磨練出超強的抗壓性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被愛是個禮物,這個禮物需要靠「努力」的鑰匙去打開,打開後是個聚寶盆,讓我受用一輩子。
六、從怨懟到同理,從期待被肯定到自我肯定
父母偏愛誰是沒有理由的,被偏愛的孩子就算什麼都不做,父母還是覺得他最孝順,他只要好好活著、好好呼吸就已經做到100分。
不被父母寵愛的孩子,往往會想做更多,證明自己值得被愛。但老實說,基本上你無法改變什麼,你做越多,到最後會發現,自己還是最不被愛的那一個孩子,你會更受傷。
有時候愛跟不愛不是你做了什麼,只是你跟父母的緣分比較淺。
所有的逆境都是為了成就獨立與堅強,因此你要感謝自己的不被寵愛,唯有無依無靠,才會自立自強。不受寵愛很好,這樣才能振翅高飛,無所牽掛。
關於偏愛這事情,要看開也要看淡,人生是自己的,別人不愛你沒關係,你要愛自己。
當你自己是一塊「錦」時,別人愛不愛你都不重要,都只是錦上添花的點綴而已。
(本文摘自黃大米著,《可以強悍,也可以示弱:有身段也有手段,人生的規矩我說了算》,遠流出版)
2022/11/04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