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比起冷靜,說「我很興奮」的人較能完成高壓任務!如何正確命名情緒,讓自己更強大?

哈佛研究:比起冷靜,說「我很興奮」的人較能完成高壓任務!如何正確命名情緒,讓自己更強大?
2023.12.22
13,000

2023.12.22

13,000

文章用聽的
00:00 07:16 1

文/亞當.賈林斯基、莫里斯.史威瑟 圖/Shutterstock

編按:當心中感受七上八下、無以名狀時,你會怎麼應對?給那個情緒一個名字,就能減少杏仁核等大腦區域被啟動的程度,正確辨識自己的感受,並給它一個名字,就能幫助我們處理與拋開負面情緒。

莎士比亞筆下的茱麗葉說:「名字算得了什麼?我們口中的玫瑰,換個名字依舊芬芳。」

茱麗葉說名字不重要,然而,她沒注意到關鍵的人性心理。我們命名事物的方式,的確深深影響著我們的感受──就算那樣東西的本質並未改變。名字怎麼叫非常重要

找到正確的名字可以增加競爭優勢,還能讓我們從競爭轉為合作。

以色列跨領域學院的瓦爾妲.利伯曼(Varda Lieberman)以聰明的實驗證實這件事,光是遊戲的名稱,就能影響參與者決定合作或競爭。她讓受試者玩兩人遊戲,如果雙方都選擇合作,將得到好結果;然而那個遊戲也讓人想競爭、想利用另外一方的合作。

利伯曼告訴一半的受試者接下來要玩的遊戲叫「華爾街遊戲」,但告訴另一半的受試者遊戲名稱是「社區遊戲」。利伯曼的實驗重點在於,兩個遊戲誘因完全一樣。

遊戲稱為「社區遊戲」時,超過72%的受試者選擇合作。遊戲稱為「華爾街遊戲」時,只有33%的人選擇合作。兩個遊戲不同的地方,僅僅是名稱不同而已。名字的確重要,正確的名字讓我們想合作,換了一個名字,我們可能改為競爭。

壓力大時「冷靜」沒用  不如說「我很興奮」

正確的名字甚至可以讓我們了解自己的情緒,接著戰勝情緒。

許多人上台時會焦慮,不管是在眾人面前講話、面試工作,甚至是唱卡拉OK,都會讓我們胸中一緊。不過,哈佛大學的布魯克斯發現,名字可以幫助我們克服表演焦慮,進而以更有效的方式競爭。她做了數個實驗,其中一個實驗請受試者唱旅行者合唱團的〈不要停止相信〉(Don’t Stop Believin’),另一個實驗讓受試者參加壓力很大的數學考試,再另一個實驗讓大家在鏡頭前演講。3種情境都讓受試者感到焦慮!

各位可以回想一下,上次做這種令人焦慮的事情時,你對自己說了什麼?大部分的人會說:「冷靜!」或「深呼吸!」不過許多研究都發現,試圖「冷靜」不是很有效的焦慮克服法,甚至會有副作用

布魯克斯教授換一個方式。她請部分受試者在上場前不要叫自己冷靜,改成大聲說出:「我很興奮!」相較於試圖冷靜的受試者,說出自己很興奮的受試者,比較可能成功完成高壓任務。興奮的受試者完美唱出旅行者合唱團的經典名曲(得到較高的任天堂Wii分數),數學考試分數勝過其他人,自信又充滿說服力地演講(由獨立評審打分數)。(相關閱讀:如何把「義務」變愉快?調教大腦小實驗:試著說「來做吧!

幫情緒正確命名  將感受調教成正向積極

布魯克斯教授在實驗中做的事很重要,她並未試圖改變或消除受試者感受到的張力,只是簡單讓大家重新框架心中七上八下的感覺。當心中那股龐大的感覺被視為「興奮」,就會變成正面、值得擁抱的情緒;如果想成「焦慮」,則會變成負面、必須避開的事

關鍵就在這。幫內心的感覺選擇正確的名字,可以幫助我們處理那股感覺,甚至加以運用,而不會被情緒壓垮。

找出正確的名字,也能讓我們搶在負面情緒變成「不競爭不行」的感受之前,從不好的情緒之中走出來。

給情緒名字並找出原因  可避免遷怒傷及無辜

舉例來說,伴侶之間總有起衝突的時刻。某對伴侶當其中一人情緒不好時,另一個人會簡單問:「你在不高興嗎?」這對伴侶發現,給當下的狀況一個名字,就能化解壞情緒與緊張情勢。兩個人靠著把情境命名為「不高興」,重新從敵人變回朋友。

如果想知道為什麼這樣的策略有效,可以看洛杉磯加州大學馬修.利伯曼(Matthew Lieberman)的研究。人在經歷某種情緒時,如果給那個情緒一個名字,就能減少杏仁核等大腦區域被啟動的程度。換句話說,找出自己的感受,並給一個名字,就能幫助我們處理與拋開負面情緒。

正確命名自己的情緒,其實是處理情緒最有效的方法。如果工作讓我們感到沮喪或憤怒,我們可能會把氣出在另一半與孩子身上。然而,我們和其他學者在許多實驗都發現,如果能辨認自己的情緒,找出是什麼原因觸發那些情緒(例如,我生氣是因為工作上發生的事),弄錯發洩對象的情形就會少很多。要是能給情緒一個名字,並且找出原因,就比較不會讓敵人引發的憤怒無限擴張,傷害到朋友等無辜人士

我們可以靠著找出自己的情緒,進一步與朋友合作,把憤怒留給敵人。

(本文摘自亞當.賈林斯基、莫里斯.史威瑟著,《朋友與敵人:哥倫比亞大學╳華頓商學院聯手,教你掌握合作與競爭之間的張力,當更好的盟友與更令人敬畏的對手》,時報出版)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