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75歲的此刻,是人生最好的時刻!劉秀枝醫師:每天做到這6件事,過好今天就能過好一生
下一篇

希望90歲還能自己上廁所!77歲退休律師挑戰「混合健身」CrossFit,身材瘦小也能舉超過70公斤

75歲的此刻,是人生最好的時刻!劉秀枝醫師:每天做到這6件事,過好今天就能過好一生

正面看待老年,真的能老得更好。

文/陳莞欣 攝影/影巷26號

編按:正面看待老年的人,會老得更好、更健康!前臺北榮總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劉秀枝,退休16年,展現退而不休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親身實踐健康老化之道。面對老年生活的挑戰,如何超前部署?

「慢慢來喔,不用著急。」失智症權威劉秀枝笑容和煦,說起話來不疾不徐。75歲的她,是許多人心中「理想的長輩」典範──性格獨立,擅長獨處,也有眾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面對新事物,保有樂於學習的好奇心。待人處事,則有歲月熟成的圓融智慧。

59歲從臺北榮總醫院神經內科退休後,她定期寫作、出版多本著作,近年還經營粉絲頁、主持Podcast節目「神經會說話」。不只傳播正確的醫療知識,更親身實踐健康獨老的理念。她笑說,退休的休不是「休止」,更不能因為離開職場,就天天睡到飽,荒廢生活紀律。「我們身體所有細胞都需要規律,才不會『亂掉』。」(相關閱讀:獨居近40年,一個人老後很快樂!失智症權威劉秀枝:不必什麼都會,但要有長久的朋友

天天寫日記回答6問題  我有沒有過好今天?

退休16年,不需要到醫院上班,如何建立生活規律、活出健康?劉秀枝的秘訣是每天寫日記。日記的內容很簡單,透過6個填充題,就能確認自己是否好好度過今天。她和《50+》讀者分享,這6個問題分別是:

1. 我今天有運動嗎?

不一定要激烈運動,輕鬆爬郊山、走路8000步,也對身體有好處。

2. 我今天有做心智活動嗎?

包括看書、寫作、上課學習、接受採訪……等,只要動腦,都是儲備「認知存款」。

3. 我有沒有愛自己?

每個人愛自己的方式不同,例如吃一頓喜歡的午餐、和朋友聚會,都能讓人感到幸福,減少憂慮。

4. 我有做利他的行為嗎?

人是群體的動物。一個人想過得好,不能只獨善其身,也要對別人有所助益。如果當天沒有特別助人,她會刻意到菜市場買一點水果。讓老闆多少賺點錢、有些生意,自己也開心。

5. 我有感恩嗎?

感恩,讓人有幸福感。只要用心回想,每天都有事情值得感恩。例如,今天在捷運上有人讓位、活到這年紀沒有大病痛……都值得感謝。

6. 我有沒有做應做的事?

劉秀枝觀察,和自己同輩的醫師當中,不少人過了退休年齡仍持續看診、執業。不是為了收入,而是奉獻所長會讓人有成就感。她雖然選擇59歲就離開醫院,但仍每天念醫學期刊論文、每週四回榮總參加神經內科的病例討論會,了解最新的醫學進展。

大腦有輸入才能輸出,她藉由撰文、受訪,推廣正向老化的觀念。「這是我應做的事。盡責任,當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相關閱讀:劉秀枝專文|全台「孤老宅」高達51.79萬戶!做好8個準備,熟齡獨居者的人生晚霞也很美麗

老年是人生充滿挑戰的上坡路!如何超前部署?

中年以後的每個階段,都有各自的課題。劉秀枝認為,40~60歲的中壯年階段,是生命中非常好的黃金年代。以她自己為例,59歲到70歲之間,身心狀況極佳,又少了工作重擔,便四處參加課程,包括電腦、音樂、繪畫等。「我想,我可能有什麼才能『欠栽培』。我要發掘自己的潛力。」不過,經過一番探索,她爽朗地笑說,「我真的沒什麼未開發的才能!」

70歲後,她放慢速度,不再試圖挖掘新的才能,但更珍惜自己仍然保有的能力。她深知,隨著身心自然老化,接下來的人生就像一段坎坷不平的上坡路。最常見的問題,包括器官退化,視茫茫髮蒼蒼、齒牙動搖、膝蓋髖關節卡卡,甚至是罹患癌症、失智症……等,樣樣都是挑戰。

不過,儘管老年的挑戰不少,她仍樂觀看待。「慢慢老化,很自然地就能調整心態,接受它。」在變老的路上,她已完成「超前部署」,健康、財務、心態、生活支援……,都有所準備。

以人際網絡為例,人到熟齡階段,若無刻意經營,交友圈往往會愈來愈小。然而,人到老年,朋友可以一起歡樂,也能互相扶持,是家人之外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援體系。因此,新朋友要趁早交。劉秀枝笑說,有人邀請她參加活動,只要有興趣、有時間,她多半會答應。「不然人家邀你3次都被拒絕,以後就不邀請你了。」

她形容,每認識一位新朋友,就像拎著「一串粽子頭」。朋友會帶領她進入自己的生活圈,認識更多不同人,帶來新的刺激。例如,她常和一群5、60歲的朋友一起吃飯。相較於高齡的銀髮族,他們更懂3C,也比年輕人更有耐心教學。現在,大家聚餐都是用手機行動支付功能轉帳、分攤費用,很能跟得上時代!

與人相處,她也有自己的智慧:「合得來就一起玩,合不來你也不用講人家壞話,不參加他們的活動就好了。世界很大、很寬廣,人很多的。」

現在,她一週有3天會和不同圈子的朋友一起爬郊山。她笑說,郊山健行可說是一種預防失智的簡易處方。爬山是運動,和朋友交談是社交互動。在山上,帶隊的老師會解說植物、地質知識、人文典故等知識,刺激大腦,有助維持認知功能。下山後,和好友開心地吃吃喝喝,回家再寫遊記,整理一天的回憶。幾乎所有能預防失智的要素,都匯集於其中。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一點也不難。

對於老年,她態度坦然,更樂在其中,「年紀大了會生病、有天會走掉,都是很自然的事。但每個時期都有它的辛苦和快樂,要現在的我回到青春期,我才不要呢!叫我回去重新奮鬥,我也不想再經歷一次了。現在就是最美好的時刻。」

自覺人生幸運像星星,愈數愈多!正面看待老年,老後活得更好

和許多同輩人一樣,活到70歲以後,身體難免有大大小小的毛病。劉秀枝曾經罹患乳癌、因椎間盤突出動手術,近期則是剛完成植牙。不過,她說自己很幸運,數不清的疾病中,自己只得了幾種,且治療成功、病況穩定。

她笑說,自己從小「經常被打被罵」,反而養成樂觀的性格。挫折只要不致命,通過考驗,反而讓人更堅強。人生在世,難免會遭遇打擊,也一定會有受傷的時刻。她自我平復的方法很簡單,「跑去廁所哭一哭就沒事了。馬桶水一沖,人家也不曉得你在裡面哭。有不好的事情一定要發洩出來。但是不能對別人發洩。」

「幸運就像天上的星星,你愈數就愈多。」劉秀枝說。在事情的許多面向中,她總能看到光明的那一面。像是當年接受乳癌治療,化療、標靶治療有不少副作用。包括掉髮、白血球降低,都會引發身心不適。但她想,「有副作用代表有作用,治療是有用的。幸好現在醫療很進步,讓我治療成功。」

她曾寫過一本書,書名《你怎麼看待老年,它就怎麼回應你》,頗能說明她的人生態度。面對老年,無須過度擔憂,只要從容做好準備。正面思考,真的能老得更好!

相關閱讀:劉秀枝著,《終究一個人,何不先學快樂的獨老》,寶瓶出版

2023/11/15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希望90歲還能自己上廁所!77歲退休律師挑戰「混合健身」CrossFit,身材瘦小也能舉超過70公斤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六號實驗室】熟齡當代舞課第15期
  • 六號實驗室當代舞蹈藝術學院

  • 2024/01/19 ~ 202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