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觀察夫妻說話習慣,可以預測之後離婚的可能性!精神科醫師:2種說話習慣,會讓親近的人受傷
下一篇

你的朋友是「充電型」或「消耗型」?遠離能量吸血鬼,避免心靈耗能

觀察夫妻說話習慣,可以預測之後離婚的可能性!精神科醫師:2種說話習慣,會讓親近的人受傷

90%的人際關係,都是從語氣開始的。

文/金旼慶 圖/Shutterstock

編按:90%的人際關係,都是從「談話口氣」開始的?韓國精神科醫師金旼慶認為,「關係」是人們心中傷痛的核心。與親近的人相處時,如何減少內傷?不妨先檢視自己的說話習慣,減少說出刺傷人的話語,彼此的關係才不會越來越遠。

在社會上,如果有人無緣無故地朝自己發火,那麼避開就算了;如果那份怒火讓自己遭受到心理或生理的傷害,則可以透過法律途徑解決。儘管如此,家人之間要用上這種方法並不容易(當然也有互相傷害導致離婚或家人之間斷絕往來的情況),如果被最親近的人傷害,對於自己的想法和對他人的基本信任就會產生變化。

與最親近的人產生摩擦的時候,人們經常會歸咎於自己,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這個時候感受到的情緒會非常羞恥和哀傷,只要有那麼一點羞恥與悲慘的感受,就會引起憤怒,透過憤怒發洩,稍微掩飾一下恥辱感。如果不想讓自己受傷,我們也必須減少會讓對方受傷的話和舉動

美國華盛頓大學心理系名譽教授兼《讓愛情長久的8場約會》作者約翰‧高特曼(John Gottman)透過錄影,拍攝了許多對夫婦的對話並發表了分析結果。很有趣的是,觀察夫妻使用的話語可以預測之後離婚的可能性。在和現場的夫婦或家人們進行諮商後,都覺得很有道理。與人的對話是一種習慣,也就是說,自己有一套慣用的溝通和對話模式,讓我們來看一下吧?

誤區 1. 斷定性的話語或「先」這個詞

當期待得到對方的安慰或向對方搭話時,卻聽到對方說:「我知道了,先這樣!」、「就先這樣做吧!」很多時候我們會感到受傷。

「先」這個詞代表,「我沒時間聽完你的話,或者我已經明白了,所以不要再說了!」在表達我理解、聽懂、充分了解你的意思時,盡量不用「先」這個詞

家人1:「我希望你不要到處亂脫襪子。」

家人2回答A:「是嗎?我知道了,先這樣。」

家人2回答B:「哦,我有那樣嗎?以後我會注意的。」

家人2的2個回答都包含「我知道了」的意思,哪一個回答聽起來更溫和呢?

誤區 2. 生氣狀態下使用比喻性的表達方式

有一些人會在非常生氣或憤怒的狀態下,為了讓對方丟臉或習慣性地使用比喻性的表達方式,我在諮商室見到的幾位諮商者就是這樣。

那天預約的人特別多,沒有事先預約的M因為等了一個多小時,所以非常生氣,一進諮商室就馬上對我發火:「妳是在寫什麼長篇小說嗎?妳知道我等了多久嗎?」雖然我面對過很多憤怒的人,但在那一刻也很難理解和體諒M的心情。如果他是說:「我等了很久,所以今天真的很生氣。」這樣我還會比較容易體諒他,但像M一樣會那麼說的人並不會直接說出生氣的狀態,而是會靈活地利用間接手段傳達。

H就和普通的青少年一樣,有很多想要的東西,例如:朋友之間流行的遊戲機或價格不菲的夾克等。在孩子的要求下,H的爸爸回答:「你以為我們家是富豪嗎?你不知道我工作有多辛苦嗎?」父親的話可以解釋為,「有富豪的財力才買得起遊戲機或夾克,但是我們家並沒有富豪的財力,所以沒辦法買給你。」其中涵蓋著「我為了家庭很努力地付出,你應該要感謝我」的意思。

如果父親直接對H說:「看來你有很多朋友都有那些東西,你真的很想要嗎?但是我現在沒有餘力買給你,抱歉。」這樣誠實地回答,孩子會更容易理解。(相關閱讀:好好說話,把衝突轉化成溝通!劉軒:意見不同時,這4種NG句子避免說出口

怎麼說話不傷人也不內傷?承認對方的情緒、反射對方的話

我們在理解語言時,通常需要掌握整體的脈絡。不只是H,不管是誰都沒辦法因為父親說:「你以為我們家是富豪嗎?」就馬上聽懂他的意思。父親使用了「只有我們家成為富豪才能買得起」的極端比喻,讓對方自然而然感覺被羞辱,這種對話方式只會給對方留下嚴重的傷害,讓兩個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如果不想讓自己受傷,我們也需要體諒對方,因為如果只是想傾訴自身情緒並希望對方接受,這種關係無法持續很久,請認同並反射對方的話。當孩子要求父親購買負擔不起的高價物品時,與其威嚇、發怒或羞辱孩子,不如這麼說:「看來你是真的很想買○○、看來你真的很想要那個東西。」

父母通常會在腦海中思考要不要買給孩子、有沒有餘力買給孩子,當無法滿足對方的欲望時,承認孩子想要擁有那個東西的心情並說出這個事實可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所以父母才會發怒,因為父母認為如果表現得強勢一點,對方就會退縮,儘管孩子會受到傷害,但至少不會再繼續要求。

在這種情況下,請「先承認對方的願望和欲望」和「重複並反射那句話」。承認對方的願望和欲望並不代表要照著去做,真心地理解和認同對方的願望後,誠實地表達自己還是沒辦法幫忙滿足的事實。請記住,承認對方的情緒不代表自己輸了。(相關閱讀:當個很舒服的人 蔣雅淇:吵架千萬不要贏!贏了理,卻輸了愛

認清重點  聚焦在對方的情緒

試著模仿對方話中的情緒詞彙

家人1:「你為什麼總是對我碎碎念?」「你那樣會讓我生氣!」

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人都會聚焦在「碎碎念」,接下來很容易會出現這種話:「那才不是碎碎念」、「我什麼時候碎碎念了?」在這裡出現的情緒詞彙是生氣,試著聚焦在生氣上面吧。

家人2:「原來你現在很生氣。」

可以再補充說:「我能從你的表情看出你真的很生氣,我想更加了解你的情緒。」儘管如此,「生氣」和「憤怒」屬於相當強烈的情緒,因此先承認對方生氣的情緒,不要再多說話,讓各自擁有一些思考時間

原封不動地承認情緒和表達出來吧

家人1:「你好像根本不在意我、不關心我,讓我覺得很難過、很空虛。」

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人都會聚焦在「不關心」上面,從而容易辯解說自己並沒有那樣或者發怒,因而產生誤會。請試著聚焦在情緒詞彙「難過」和「空虛」上面。

家人2:「嗯……原來你最近覺得很難過、很空虛。」「你的表情真的看起來很難過。」

再次重述對方的情緒,一起停留在那份情感上,就能有緩解負面情緒的效果。

(本文摘自金旼慶著,《可不可以,不要跟別人相處?:韓國權威精神科醫師親授,改變人生的「人際關係聖經」!》, 平安文化 出版)

2023/11/09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你的朋友是「充電型」或「消耗型」?遠離能量吸血鬼,避免心靈耗能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六號實驗室】熟齡當代舞課第15期
  • 六號實驗室當代舞蹈藝術學院

  • 2024/01/19 ~ 202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