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韌性值得投資!心理學家:平時就要存5種「正向情緒存款」,遇到挫折悲傷來襲時才有能力復原

心理韌性值得投資!心理學家:平時就要存5種「正向情緒存款」,遇到挫折悲傷來襲時才有能力復原
2023.10.25
15,624

2023.10.25

15,624

文章用聽的
00:00 11:21 1

文/露西.霍恩 圖/Shuttershock 

編按:如何不讓悲傷情緒影響身心健康?「復原力心理學」權威露西.霍恩博士從失去愛女的親身經驗體會到,正向情緒對於走出悲傷,有著關鍵作用。她也強調,正向情緒就像是一種存款,應該在平時多累積,當悲傷來臨時,或許就可以不那麼難受。 

下面講述我在悲傷期間發現的正向情緒。不妨想一想每種情緒可以如何幫你度過悲傷的日子。

好奇心:適度了解自己的經歷 有助內心安定

女兒死後,我花了一段時間才出現好奇心。在第二年的某個時候,我開始閱讀,就是不停讀書。我拿到什麼就讀,以此描述和解釋我經歷的事情,我想知道自己如何以及為何會情緒、疲倦和健忘混合交融。

我讀了學術期刊、自助書籍、個人記述、詩歌選集、一整本收錄悼詞的書籍、部落格、各個心理學系的網站、論文、報紙和雜誌文章。

我猜想我是在尋找答案。我想了解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以及(當然)它會持續多久。然而,我很快就感覺這種好奇心是有幫助的。

試圖了解我的頭腦和身體內部正在發生的事情是有好處的,它讓我不去想我要發瘋了,而閱讀別人的經歷,發現他們和我有很多相似之處,就讓我感到安慰。我開始意識到我不是孤身一人,而是走在一條前人走過的老路上。

我的一切感受和所做的一切都是正常的。我因為有好奇心而能適當了解自己的喪親經歷,因此感到安心。

你對什麼感到好奇?

你想進一步了解什麼呢?

希望:加強自己向前邁進的決心和毅力

我要撰寫關於希望的文字時,感覺胸口發緊。希望能夠點燃讓我們向前邁進的燃料。有另外兩個字「絕望」,它們說明了一切。艾比死後,我第一次感到絕望。我在第一週的某天早上醒來,震驚地發現自己竟然在想:「我不想活了。」我原本總是會感激人生的所有美好事物,所以這可能是我最沮喪的時刻。

我不清楚什麼東西讓我充滿希望,但我知道我不會放棄它。當我回顧第一年寫的部落格時,可以清楚看見希望的曙光。例如,我希望兩個兒子「有一天會娶到優秀、有愛心、願意分享心情的女人」。

最近,我又獲得一種新的希望。我研究新的喪慟科學,從湯瑪斯.阿提格等人的網站閱讀別人失去親人的故事,這些都讓我重新燃起希望,能夠熬過這讓人痛苦的喪親過程。我們永遠會關愛或想念艾比,但我們也會學習去忍受失去她的痛苦,繼續過著充實美滿的生活。

我充滿希望以後,更加堅定要向前邁進,並且對我的人生的憎恨要比2014年6月的那一天少得多。

最糟糕的事情已經發生,你現在抱持什麼樣的希望?(相關閱讀:快樂要說出來!心理學家:唸出這40個詞,有助大腦分泌幸福荷爾蒙

感激:聚焦在我們此刻擁有的事物 

心存感激,便能專注於我們所擁有的,而不會只定睛於我們所失去的,從而幫助自己面對悲傷。

即使艾比不在了,我也要感謝很多人和事。首先,我要感謝還在人世的家人。我要感謝特雷弗、艾德和培迪,謝謝他們讓我有目標,可以勇敢活下去。此外,我還要感謝他們給我的愛。

我親愛的朋友莎莉雖然已經離世,但我很感激自己仍然能夠繼續活著。她生前美麗大方、個性隨和、為人慷慨,我決定要效仿她,讓這些美德流傳下去。

我每天早上醒來時看到特雷弗還活著,能夠多陪伴我一天,我就心存感激。我很感謝我的家人和朋友們,謝謝他們在我女兒去世後的最初幾天、幾週和幾個月裡為我們所做的一切。

我很感激他們這麼有耐心且願意和我們一起熬過這段漫長的時日。他們從不抱怨我們復原得太慢,也從不期望我們「不在乎」逝去的艾比,或者從此不再想念她。

我心懷感激以後,就能輕易地從更廣泛的角度審視自己的生活,既會懷念艾比,也會關注兩個兒子。偶爾,我會在口袋裡放三塊石頭(紐西蘭河流上找到的古老石頭),提醒我那天感激過哪些事情。我心懷感激以後,就能迫使自己超越愛恨,接受自己失去某些東西的事實。 

你要感激什麼?

你要感激誰?

平靜:在混亂中擁有專屬於自己的時刻

我在女兒死後的日子裡,並不容易讓心情平靜。我的腦海思緒混亂,彷彿滿屋子都是人,思想和情感彼此碰撞,還要做出許多決定,根本無法感到平靜。然而,我只要躺在床上,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拿起一本書來讀,戴上耳機聽音樂,或者開車送別人回家,我的確能享有一些寧靜時刻。

即使身陷混亂之中,我的大腦還是渴望寧靜,於是不斷重複浮現一首我喜歡的古老讚美詩:「在狂風,烈火,地震中,聽主寧靜微聲。聽主寧靜微聲。」這些話一直在催促我在混亂中尋找寧靜與平和。

你在哪裡可以找到平靜?

你必須做什麼才能讓自己獨處五分鐘?

幽默:即使在最傷心的時候,也可以笑

特雷弗一直都很幽默,我很高興他非常幽默。我從來不會因為自己發笑而感到難過,即使是在我們得知艾比去世後的最初幾個小時裡,我也沒有這種感覺。我們當時坐在警車的後座,驅車五個小時前往醫院去確認女兒的身分。特雷弗、艾德、培迪和我說了我那美麗女兒的故事,說她以前讓我們多麼開心、做事有多麼可笑,以及她多麼讓人生氣。

誰說永遠不可以說死者的壞話?我們笑了又笑。

不難看出歡笑如何在我們面對悲傷時將我們和他人聯繫起來,它讓我們把女兒記得更牢固,也拉近了我們的距離。適當的咯咯笑(心理學家稱之為「杜鄉的微笑」(Duchenne laughter)已被證明可以讓失去配偶的人不那麼憤怒,還可以增加樂趣、改善人際關係,以及從痛苦中解脫。

在喪親之痛的頭兩年,談論喪親時會真誠發笑且更願意笑的人與不這樣做的人相比,更能適當地面對喪慟。

開懷大笑總會對我有所幫助,讓我跳脫頻繁出現的強烈負面情緒,從中得到一些喘息的機會,並且讓我多感受一下正向情緒。

哪些朋友還能讓你開懷大笑?

哪些電影、podcast或電視節目能讓你開懷大笑?(相關閱讀:心想事成,但怎麼「想」才會成?中年後要有7個習慣,較易朝向幸褔) 

累積正向情緒存款  為可能來臨的悲傷做準備

在我們感受喪親之痛時,總是會感受到愛。畢竟,喪慟就是一種愛,也就是你對死者的愛。你對他們的愛還在。當然,愛的偉大之處(它進化的目的)是它能讓我們與他人聯繫起來。

我們只要感受到愛,就會伸出援手、包容他人和超越自我。愛拓寬了我們的視野,幫我們建立了社會資源。當壞事發生時,我們要依賴自己的社交網絡和資源。艾比去世以後,我發誓要傳遞出更多的愛。

負面情緒往往會徘徊不去,但正向情緒卻轉瞬即逝,而且經常被人忽視,所以尋找正向情緒會有很多收穫。當你有這些正向情緒時,要試著去認出它們,並且留意能夠體驗更多正向情緒的機會。

我開始認為,要經歷正向情緒,就像是投資(也就是要先存款)到我的心理存錢筒。說句實話,我現在經常遭到負面情緒突擊,每天都會有這種情況,有時甚至是每小時會感到一陣陣的悲傷和擔憂。我知道自己的資源不斷消耗,因此會去補充睡眠和正向情緒來挹注自己的資源。

它提醒我要挪出空間,讓正向情緒可以出現,像是抽空去探索讓我好奇的事物、擁抱幽默感、感受宣洩情緒的笑聲、利用寧靜時刻平靜思緒,並且為美好的事物而心存感激。

(本文摘自露西.霍恩著,《悲傷復原力:一位心理學專家,也是位失去愛女的母親,透過「復原力心理學」,走過分離崩解的悲傷》,采實文化出版)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