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跟媽媽是好友,爸爸卻像室友!王學呈:做孩子的陪跑教練,應做好的3件事
陪跑之後,終須放手。
文/王學呈 圖/Shutterstock
編按:爸爸與成年子女之間的關係,像什麼?媒體集團合夥人兼社長王學呈認為,對待成年孩子與職場後輩其實很像,有如人生的陪跑教練。
今年的秋天來得早,8月下旬,公園裡少許的欒樹已經開花泛黃,晨昏涼爽,很適合散步。
現在跟女兒和兒子散步或逛街,各走各的。他們有自己的裝束和步伐。
我還記得20年前,牽著兒子和女兒過馬路去上學的情景。轉眼間,兒子和女兒已經是大人了。在小孩的成長過程中,我慢慢知道,小孩不會依照父母的期待長大,小孩依照自己的方式長大,變成他們自己的樣子,走自己的路。(相關閱讀:50後當個快樂的佛系媽媽!郭葉珍:對孩子的要求只有養活自己,別搶著幫他們規劃人生)
孩子成年了 和媽媽是好友、與爸爸像室友
家裡現在是4個大人,沒有小孩。大人和大人之間的相處很微妙。
曾經有一位女同事描述她和父母之間的互動和關係。她說:「媽媽是好友,爸爸像室友。」這話一語中地。
在我們家,平日大家都上班忙碌。到了週末假日,4個人都在家,女兒和兒子跟媽媽是好友,無話不說;跟爸爸真的像室友,只說重要的話,例如「明天要去武陵農場避暑,明晚在武陵過夜,後天才回家。」之類的。
還有更重要的話是要花錢的,例如想要加裝一台冷氣,或者客廳的電視壞了,要換新等等。所以做爸爸一定要會賺錢,賺錢出帳是爸爸克盡職守的一種方式。(相關閱讀:空巢期的男性心聲 施昇輝:和孩子不黏,反而會更親!)
對成年子女與職場後輩 都該互相尊重、平等互惠
好友也好,室友也好,真正的核心精神是相互尊重,平等互惠。不只在家裡,我覺得在職場也是如此。
2個星期前,有一位企劃同事跟我提辭,要轉去另一個媒體,去意甚堅,懇談之後我決定放他走,當下我跟他說:「從這一刻開始,我們不再是同事,我們是朋友,朋友通常比較長久。祝你順順利利。」
嚴格來講,我不覺得自己是主管,大多數的時候,我覺得自己比較像教練,一種陪跑的心情。球隊的成績是集體努力的成果,隊員的獎牌是他自己的苦練和造化。
父母或前輩應做的3件事 陪跑後懂得放手
不管為人父母,或帶領企業團隊,我覺得我們應該做好3件事:
1. 提供一個環境,讓小孩快樂長大,讓同仁穩定成長,並擁有自己的專長和利基。
2. 培養他們堅忍正直的性格。
3. 就是在他們的人生路途,做他們永遠的朋友。
養育小孩跟帶領企業團隊一樣,都是長久放手的過程。陪跑之後,終須放手,讓小孩和部屬自己去飛翔。
(本文摘自王學呈著,《無常即是日常,賺錢也可以優雅》,商周出版)
2023/10/23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