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主、勞工都受惠!中高齡就業補助方案、金額與申請方式

雇主、勞工都受惠!中高齡就業補助方案、金額與申請方式
2023.10.13
145,222

2023.10.13

145,222

文章用聽的
00:00 16:24 1

文/陳育晟 圖/Shutterstock

編按:少子、缺工的時代,中高齡、高齡、退休再就業者,逐漸成為職場上不可或缺的生力軍。中高齡失業或再就業,要重返職場,有哪些補助可用?雇主聘僱中高齡,又有哪些補助可以申請,協助勞工適應職場?

受到人口高齡化、產業缺工影響,台灣逐漸重視、加強運用45歲以上中高齡人才,帶動中高齡勞動參與率在2023年6月來到66.27%,高齡者則是9.85%,使目前中高齡、高齡勞動力突破509萬人,各項數據均較2021年大幅提升。

「中高齡就業」補助有哪些?

為鼓勵雇主聘用中高齡人才,提高中高齡人才進入職場比例,勞動部特別針對雇主與中高齡勞工推出一系列補助方案。(相關閱讀:持續工作不退休是未來趨勢!中年後覺得工作跟不上、從職場「掉隊」,有哪些公部門資源可善用?

1. 雇主補助方案

在針對雇主推出的補助方案方面,可分為在職勞工、失業勞工,與退休後再重返職場就業的勞工。

其中,對在職勞工有「在職中高齡者及高齡者穩定就業訓練補助實施計畫」、「職務再設計」、「繼續僱用補助」。

至於失業勞工,則有「推動事業單位辦理職前培訓計畫」、「僱用獎助」、「職場學習及再適應津貼」。

而退休再就業族群,則是「中高齡者退休後再就業準備訓練補助實施計畫」、「中高齡退休後再就業準備協助措施補助計畫」、「僱用退休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傳承專業技術及經驗補助計畫」。

2. 中高齡勞工補助方案

除了補助雇主,勞動部對於有意提升工作技能而參加職業訓練、創業、跨域就業的失業中高齡勞工,也有完善補助方案,分別是訓練費用補助、「中高齡及高齡者創業貸款」、跨域就業津貼。

雇主的中高齡就業補助:在職、失業、退休再就業

雇主可請領的中高齡就業補助,依照中高齡勞工身份,分為以下3大類:

1. 在職勞工

(1)「在職中高齡者及高齡者穩定就業訓練補助實施計畫」

定義

雇主若指派所聘用的中高齡、高齡勞工參加國內訓練單位公開招訓的職業訓練課程,即可申請補助。

補助金額

課程費用七成,每一位雇主每年最高補助30萬元。

申請時間

每年12月1日~12月31日受理下一年度申請。

申請方式

向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各地分署提出申請。

(2)「職務再設計與就業輔具輔導及補助」

定義

雇主透過職務再設計、輔具為聘用的中高齡、高齡勞工排除工作障礙,即可申請。

補助金額

按照雇主申請人數,每人每年以10萬元為限。

申請時間

不限。

申請方式

可洽各地公立服務機構申請,或至職務再設計官網線上申請。

(3)「繼續僱用補助」

定義

若雇主繼續僱用屆齡65歲員工,且繼續僱用期間達六個月,即有資格申請。

補助金額

自員工屆齡65歲後繼續僱用達6個月,自雇主聘用首月起,每人每月補助1萬3000元(每小時70元)。自第7個月起,每人每月補助1萬5000元(每小時80元),最高補助12個月。

申請時間

每年9~10月受理下一年度申請。

申請方式

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提出申請,受理期間由勞動部另行公告。

2. 失業勞工

(1)「推動事業單位辦理職前培訓計畫

定義

補助有用人需求之企業或掌握企業用人需求之訓練單位,依據企業缺工需求辦理客製化訓練,學員結訓後由企業承諾僱用。

補助金額

企業自行辦理訓練,補助總訓練費65%;企業委託訓練單位辦理,補助總訓練費80%。招收特定失業者身分學員(含中高齡者、高齡者)參訓,另外增加補助20%訓練費用,每年補助金額最高為100萬元。

申請時間

依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各分署規定。

申請方式

企業應於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各分署公告受理訓練計畫申請之期限內,向主要辦訓所在地之分署提出申請。

(2)「僱用獎助」

定義

雇主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才登記,僱用由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推介失業連續達30日以上的中高齡者、高齡者失業勞工,並連續僱用滿30日,即可申請僱用獎助。

補助金額

若僱用高齡者失業勞工,按月計酬者,每人每月補助雇主1萬5000元。非按月計酬者,則每人每小時補助80元,每月最高1萬5000元。最長補助12個月。

若僱用中高齡者失業勞工,按月計酬者,每人每月補助雇主1萬3000元。非按月鐘點計酬者,則每人每小時補助70元,每月最高1萬3000元。最長補助12個月。

申請時間

雇主連續僱用勞工滿30日,從僱用滿30日之日起算90日內可申請。

申請方式

向原推介的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提出申請。

(3)「職場學習及再適應津貼」

定義

中高齡、高齡勞工經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推介,至用人單位進行職場學習、再適應,可申請相關津貼、行政管理及輔導費。

補助金額

職場學習及再適應津貼,依照每小時基本工資(目前是每小時176元)核發補貼,但不超過每月基本工資。而行政管理及輔導費,則以實際核發職場學習及再適應津貼的三成計算。補助期間最長3個月,若補助對象為高齡者,可以延長到6個月。

申請時間

不限。

申請方式

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提出申請。

3. 退休再就業

(1)「中高齡者退休後再就業準備訓練補助實施計畫」

定義

針對退休再就業族群,雇主可為目前僱用的64歲中高齡勞工規劃退休後再就業課程,並指派這些勞工參加國內訓練單位公開招訓的訓練課程,可得到相關課程費用補助。

補助金額

訓練課程費用7成。但需注意,每位雇主每年度申請補助總額,與「中高齡者退休後再就業準備協助措施補助計畫」提供的其他協助措施(職涯發展、就業諮詢、創業諮詢)合計最高補助50萬元。

申請時間

每年12月1日~12月31日受理下一年度申請。

申請方式

向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各地分署申請。

(2)「中高齡退休後再就業準備協助措施補助計畫」

定義

雇主辦理勞工退休再就業的職涯發展、就業諮詢、創業諮詢,即有資格申請。

補助金額

每位雇主每年度申請補助總額,與「中高齡者退休後再就業準備訓練補助實施計畫」提供的其他協助措施(職涯發展、就業諮詢、創業諮詢)合計最高補助50萬元。補助項目包括:職涯諮商費、輔導費、講師鐘點費、交通費、非自有場地租賃費、場地公共意外險、資料印製費、行政費等。

申請時間

每年1月1日~6月30日止。

申請方式

向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各地分署申請。

(3)「僱用退休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傳承專業技術及經驗補助計畫」

定義

雇主聘僱已經退休的45歲以上勞工,擔任專業技術與經驗傳承講師,促進世代合作,即有資格申請。

補助金額

講師鐘點費每小時最高補助1000元,非自有場地費則每天以8小時為限。每位受雇者每年最高補助雇主10萬元,每位雇主每年最高補助50萬元。

申請時間

每年1月1日~6月30日止。

申請方式

向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各地分署申請。

中高齡勞工的就業補助:創業、跨域就業

1. 創業

(1)「失業中高齡及高齡者創業貸款」

定義

對於有意想創業的失業中高齡及高齡人士,勞動部推提供資金借貸、創業諮詢、研習課程、利息補貼等措施,協助創業者在創業的第一哩路,可以走得更安穩。

補助金額

貸款金額最高200萬,提供兩年利息補貼,與29歲以下青年共同創業,補貼三年,貸款期間最長7年。

申請時間

不限。

申請方式

申請人參與政府機構創業研習課程18小時,並依法完成營運事業設立登記後,填具完成創業貸款計劃書、備齊申貸文件,向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各地分署申請。

2. 跨域就業津貼

定義

中高齡者若失業期間連續達3個月以上或是非自願性離職,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職登記,經就業諮詢推介跨域就業,就業地點與原日常住處所距離30公里以上,並於同一僱主連續受僱滿30日,即可依規定申領各項跨域就業津貼。

補助金額

搬遷補助金核實發給,最高3萬元為限。租屋補助金依照房屋租賃契約所列租金總額的六成核實發給,每月最高5000元,最長12個月。異地就業交通補助金則依照就業地點和原日常住處所距離核發,距離30公里以上未滿50公里,每月發給1000元;50公里以上未滿70公里,每月發給2000元;70公里以上,每月發給3000元,最長12個月。

申請時間

勞工於連續受僱滿30日,且自搬遷之日起90日內可申請搬遷補助金;於受僱且租屋之日起90日內可申請租屋補助金;於受僱滿30日之日起90日內可申請異地就業交通補助金。

申請方式

向就業當地轄區的公立就業服務機構申請。

鼓勵中高齡就業!不可差別待遇、年齡歧視

隨著愈來愈多中高齡、高齡人士投入職場,2020年12月4日施行的《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也明令禁止雇主因為年齡因素歧視求職、受僱中的中高齡、高齡者。

一旦求職者、受僱勞工遭到年齡就業歧視,可以向工作所在地的勞工行政主管機關(如勞工局處、社會局處)提出申訴,違反規定的雇主可處30萬元以上、150萬元以下罰鍰,並公布企業名稱、雇主姓名。

促進中高齡就業:銀髮族人才服務

為了鼓勵中高齡、高齡人士就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可說全面總動員。中央政府除進行各區域銀髮就業市場供需調查、試辦與推廣銀髮人力資源運用創新服務模式,並倡議、輔導延緩退休、友善職場、世代合作,舉辦就業服務人員的專業知能培訓,並輔導、協助各地銀髮人才服務據點設立。

而地方政府則負責成立銀髮人才服務據點,開發臨時性、季節性、短期性、部份工時、社區服務等就業機會媒合,並提供勞動法令、職涯發展諮詢服務,辦理就業促進活動和訓練研習課程,以促進雇主聘用專業銀髮人才傳承技術及經驗、推廣世代交流與合作。

各大企業積極輔助中高齡就業

除了政府,民間也積極打造更友善的中高齡就業氛圍。如台灣麥當勞就對中高齡、二度就業人士發出徵集令,目前全台2萬2000名員工中,45歲以上就佔17%,更有一成超過60歲。

而有「農業界台積電」之稱的農友種苗,則回聘已經退休的資深員工,手把手指導年輕同仁育苗知識。

至於中華汽車,則安排自產線第一線退役的資深員工,轉任講師和顧問,不只在內部傳承經驗,更應零組件供應鏈夥伴邀請,協助優化產線與製程。

打造中高齡「壯世代」兵團,創造下一個台灣經濟奇蹟

中高齡、高齡人士,往往擁有更豐富人生閱歷與處事經驗,在政府、產業界攜手打造的友善氛圍下,如果能運用他們這些寶貴資產,指引剛出社會的年輕世代,在老一輩的經驗與年輕一代創意火花激盪下,或可創造台灣下一個經濟奇蹟。(相關閱讀:中高齡就業選擇有限,中階白領想工作該去哪?學者成之約:讓50+員工續留職場,企業收益遠大過損失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