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顏理謙 攝影/吳毅平
編按:都會區人口密集,人與人的關係卻往往更疏離,就算同住社區大樓好幾年,也不見得認識隔壁的鄰居。去(2022)年起,新北市針對都會區高樓,推動「銀髮俱樂部先修班」,住戶長輩只要搭電梯下樓就可以參與各式課程和活動,讓長輩生活有樂趣也促進大樓住戶交流。
上午9點,大部分的上班族正忙著展開一天的工作,而在新北市中和世紀皇家社區一樓的公共空間內,樂齡運動課也熱鬧展開了。20多位長輩跟著老師的口號伸展身體,一位95歲的長者也坐在輪椅上興味盎然地看著,還有幾位穿著桃紅色背心的志工在一旁協助。特別的是,不論是學員或志工,都是世紀皇家社區的住戶。
在高齡化趨勢之下,去(2022)年起,新北市針對都會區高樓,推動「銀髮俱樂部先修班」,經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同意後,即可在公共區域設立,讓住戶長輩只要搭電梯下樓就可以參與各式課程和活動。而世紀皇家社區是全國第一座也是目前唯一由管委會開辦全時段社區關懷據點的公寓大廈,也成為新北市推動銀髮俱樂部先修班的範例。
長輩平日下樓交朋友、上課 也能活化社區公共空間
「今(2023)年6月底為止,新北市65歲以上的長輩已經突破70萬人,大概佔人口17.5%。因應高齡化社會,我們希望能為長輩更好的服務。」新北市社會局副局長許秀能告訴《50+》。
銀髮俱樂部是由新北市政府結合民間資源、各里辦公處和志工一起辦理,讓長輩可以在這裡進行休閒娛樂、運動課程或共餐。許秀能表示,截至7月底,新北市的銀髮俱樂部已達1,184個,平均每個里有1~2處,另外也有522個社區關懷據點,提供多元長照服務。
新北市幅員廣闊,都會區內共有1萬多個公寓大廈,住民眾多。社區內的圖書館、會議室、健身房等公共空間設備完善,但並非全時段都有人使用。因此,新北市政府推動「銀髮俱樂部先修班」,補助公寓大廈管委會2萬元,幫社區內長輩規劃8堂課程,只要每次參與的長輩至少10位,使用空間至少15坪即可。這樣一來,不論晴雨,長輩只要下樓就可以參加活動,並且和鄰居交流,還可以帶著孫子一起來。
許秀能表示,為了推動此計畫,社會局偕同工務局與世紀皇家社區關懷據點執行長陳世鴻一起拜訪了物業、保全業者和社區總幹事。半年多來,在各區公所舉辦了15場說明會,也在世紀皇家社區辦了1場觀摩會。
新北市社會局副局長許秀能。
「只要管委會有意願,我們有一套模組協助大家。」她說明,為了簡化流程,如果社區住戶同意,社會局可以協助社區申請計畫和規劃課程。「甚至如果不知道要上什麼課,我們也可以幫社區找老師。」課程內容不拘,只要是長輩有興趣的都可以,例如健康、運動休閒、唱歌、手工藝等。
許秀能表示,銀髮俱樂部先修班目前有105案在辦理,今年目標為250處,預計4年內達1,000處。而在新北市優良公寓大廈評選中,社區若有辦理銀髮先修班或社區關懷據點也會獲得加分,透過這些指標來鼓勵社區加入。
「先修班只是一個開始,我們希望未來社區的量能可以再升級,做更多服務。」她表示,依照服務內容不同,銀髮俱樂部分為1.0、2.0、3.0和4.0等層級。當社區理解並熟悉了先修班的模式後,可以進一步導入共餐、健康促進、關懷訪視和喘息等服務。當然,補助資源也會隨之增加。
住戶用對講機相揪上課 80歲退休長輩可以當老師
以世紀皇家社區來說,便是在去(2022)年4月升級為銀髮俱樂部3.0。除了有休閒娛樂課程活動、健康促進,也有共餐、延緩失能課程和關懷訪視。而且從周一~周五,全時段提供服務。
「如果獨居長輩住在這裡,哪一天突然沒有下樓上課,居服員會去關懷,身體不舒服就送便當過去。」許秀能說。
世紀皇家社區關懷據點執行長陳世鴻的母親也住在同社區。陳世鴻說,從前媽媽每天下午4點都會下樓跟其他住戶聚會,常常聊到晚餐時間還不想回家。這促使他起心動念,想為社區申請銀髮俱樂部。
陳世鴻的專長是公寓大廈研究,5年前開始做社區營造。他指出,在都市化趨勢之下,公寓大廈林立,管委會成為最基層的社區組織。「但是公寓大廈的特性是不太跟外界接觸,大家希望進出單純。」因此,不但許多鄰里政策宣導無法進入社區,住在公寓大廈的長者也因為缺少外界交流的機會,身體機能退化,甚至有孤獨死的危機。
相關閱讀:老了一個人住,最怕出意外!緊急救援系統怎麼用?如何防孤獨死?
世紀皇家的長輩們聚集在公共空間,在老師帶領之下伸展身體。
不過,在社區推動銀髮俱樂部,剛開始難免要面對住戶的擔心。例如,有些住戶質疑,社區開放之後會有外人進入,也有人因為不了解長照政策,誤以為是針對臥病長輩提供服務,認為住家會變成「養老院」。
因此,當時擔任管委會主委的陳世鴻依照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規定,將案子提送到該年的區分所有權人會議中,並且訂為規約,規定管委會得申請相關補助,推動社區的社福照顧,並且可集結社區熱心人士成立志工團。
「沒有我媽媽,我或許也會想到這件事,但是動力就沒有那麼強。而且照顧媽媽的同時,我也更了解長者的需求。」陳世鴻說。
世紀皇家社區關懷據點執行長陳世鴻。
目前世紀皇家社區中有186位長輩,每天大約有25~30位參與課程,並有48位住戶擔任志工,協助服務長輩。而陳世鴻86歲的母親也成為課程活動的「常客」。
「現在她早上6、7點起床後,就打對講機給她的同學,問對方會不會去上課。到了9點,他們手牽手去上課,11:30再拎著便當回家。下午,我們申請居服員帶她去診所復健,或是出去走一走。等到傍晚,子女就回家了。」
此外,長輩如果有專業技能,退休後,也能在社區擔任老師。不但有舞台可以發揮、生活不無聊,還有車馬費可以領,對生活不無小補。陳世鴻的舅舅今年80歲,退休前是國小老師,現在,他每周三都從台北到中和教課。「80歲的老師上課,長輩比較會乖乖聽。」他開玩笑說。
都會區人口密集,人與人的關係卻往往更疏離,就算同住在一棟社區大樓好幾年,也不見得認識隔壁的鄰居。銀髮俱樂部先修班除了讓長輩參加課程、有事情做,其實更能促進住戶間的交流,凝聚感情。陳世鴻說,社區的第一位志工,本來是在家裡照顧婆婆。「把家裡長輩直接帶來,大家在這邊交朋友,不是很好嗎?」
公寓大廈有使用執照規定,沒有公用廚房,無法推行真正的「共餐」。因此世紀皇家幫來上課的長輩買便當,下課後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