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顏理謙 攝影/日常散步·李盈靜
編按:在傳統社會中,家有幼兒的父母若臨時必須外出,可以就近請長輩或鄰居幫忙看顧小孩。但都會型社區家庭人口不多,遇到這種狀況該如何解決?新北市永和區民權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邱秀蘭推動「爺奶熊寶貝」歡樂園,邀請社區裡擁有保母執照的長輩參加培訓,協助0到3歲嬰幼兒臨托,不僅解決年輕父母的問題,並讓長輩得以發揮專長,退休後當保母,還打造了共生社區的新典範。他們如何建立起這套機制,又是如何運作的?
民權社區發展協會位在永和秀朗國小斜對街的大樓內,外觀樸實無華,但一走上4樓,裡面永遠鬧熱滾滾。下午2點,10來位長輩正圍成一圈,認真敲打著金杯鼓,緊接著1個小時後,歌唱班又要開始了。而除了課程學習,這裡的長輩還協助打點社區裡的嬰幼兒臨托,忙於工作的年輕父母若有需求,可以將孩子暫時托付在此。各人自掃門前雪的冷漠都市形象,在這裡明顯不成立。
推動這一切的關鍵人物,是民權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邱秀蘭。邱秀蘭做了21年里長,對社區大小事瞭若指掌。2016年,一位年輕母親罹患了產後憂鬱症,必須外出工作的另一半也無暇陪伴,由於沒有其他家人在身邊,不知能找誰協助。因此,這位母親連著好幾天,都帶著孩子在里辦公室附近徘徊。沒想到某一天,社區志工突然發現隔壁鄰居家失火了,才知道這位母親做了傻事。幸好,最後沒有釀成傷亡。
還有一次,社區志工巡守隊大隊長確診癌症。由於女兒和女婿忙於工作,平時總是將小孩托給父母照顧。當遇到父親生病、小孩無人照顧時,這對夫妻頓時慌了手腳,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另一方面,社區裡的長輩們因為退休後時間變多,常常在辦公室裡閒得發慌。明明還身強體壯,卻難有機會發揮自己更大價值。邱秀蘭靈機一動,乾脆把大隊長的孫子帶來辦公室,幾個人就在沙發椅上幫孩子換尿布,一起照顧。
「這幾件事刺激之下,我發現我們這種都市型社區真的有越來越多臨托的需求。」邱秀蘭說。於是,她花了台幣15萬元遠赴荷蘭見習,並且見識到理想的光景。「在那裡,我看到年輕人、長輩和精神障礙者生活在一起。有需求時,他們就互相幫忙對方。」她說:「我看到有一幕是一位阿嬤坐在輪椅上,剛好有一個年輕人要去市中心超市買東西。阿嬤拜託那位年輕人說『帥哥呀,你要去哪?我可能有缺一些東西。』那位年輕人就很爽快地答應了,把阿嬤的購物清單寫在紙上。」
邱秀蘭深受啟發,從荷蘭回來後,便開始募集志工,準備著手打造屬於台灣的共生社區雛形。
雙和醫院小兒科醫師培訓 傳授長輩最新育兒知識
邱秀蘭的願景很美好,但過程中還是吃了不少苦頭。幸好,一路上總是遇到貴人出手相助。例如剛開始為了培訓社區志工,她先邀請專業保母培訓單位協助,但詢價後,才發現費用遠遠超出政府補助預算。「當天我眼淚都要掉下來了,我哪有那麼多錢。」她苦笑。
還好過了幾天,雙和醫院社區醫學承辦人游雅婷剛好來到辦公室,看到邱秀蘭愁眉苦臉,於是問了緣由。沒想到,游雅婷豪爽地說:「沒關係,我請我們的小兒科醫師跟護理師來幫你培訓吧!」
就這樣,民權社區的「爺奶熊寶貝」歡樂園終於順利跨出第一步。有興趣參加培訓的長輩每周會來上課2小時,在雙和醫院小兒科醫師李孟哲的指導下,學習如何當個專業的保母。12周的課程裡,除了衛教課程,還安排了實習課,教長輩如何替小朋友做心肺復甦術、如何正確抱嬰兒和餵奶,遇到小朋友打嗝時該怎麼處理等。
「醫生講的,長輩比較聽得進去。」她說,有些長輩可能會以過往帶孩子的經驗來照顧嬰幼兒,但這些作法可能已經和現今的醫學知識不符。「就像在以前,大家怎麼會知道不能拿巧克力或是蜂蜜餵小baby呢?」
「爺奶熊寶貝」歡樂園提供社區年輕父母臨托家中嬰幼兒。
長輩照顧小孩 小孩也療癒長輩的身心
在現行法規的規定之下,「爺奶熊寶貝」歡樂園一次最多只能收5名嬰幼兒。而有需要臨托的父母,必須在1~2天前來協會辦公室預約。預約當日,即可從早上9點托育到中午12點。帶孩子來時,父母除了要先填寫小朋友的基本資料,也要準備好健保卡、奶粉,並多帶一套換洗衣服,確保小朋友溢奶或排泄弄髒衣服後可以替換。至於尿布,則有熱心廠商提供贊助。
在目前持有保母證照的3位長輩中,共有1位男性、2位女性,年齡大約落在60到70歲。他們本來都不是職業保母,只是為了照顧自己的孫子而去考保母執照。但孫子長大後,一身技能無處發揮。還好來到爺奶熊寶貝當志工,照顧社區裡更多的孩子們。
這裡常可見到3、5位長輩圍著一個嬰孩,大家眉開眼笑。(民權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孩子來的那一天,也是長輩們最開心的時刻。邱秀蘭分享,社區裡有一位100歲的阿公,吃東西不小心沾到臉上,小朋友還會主動幫他擦嘴巴。而當長輩們正在為接下來的成果發表會練習樂器時,聽到歡快節奏的小朋友,也會跑進去跟長輩一起手舞足蹈。
「只要哪一天有小朋友登記要來,那天就會最熱鬧!長輩來上課時,如果發現隔壁有小孩子,都跑去跟他們玩,根本沒心情上課。到底是他們在照顧小孩子,還是小孩子在娛樂他們的心靈?這很難說。」邱秀蘭笑說,每次臨托時間結束,父母來接小孩時,兩邊都在互相道謝。「這些爸爸媽媽也覺得很有趣,明明是他們有難來拜託,結果最後長輩很開心,他們也很開心。」
受到前2年疫情影響,許多來參加培訓的長輩還沒機會參加證照考試。邱秀蘭說,長輩們預計今年內會去參加檢定,驗證自己學習的成果。再過不久,民權社區又會多了一批保母生力軍了!